與北非其他幾個國家相比,埃及的整體旅遊資源和接待環境都非常有利,雖然該國95%的面積是沙漠和半沙漠景觀,但金字塔,寺廟,紅海,古城等熱門旅遊景點都非常有吸引力。這次埃及之行是從尼羅河上遊乘船出發,一路向北(下遊)一邊玩,這樣我們每天都可以上岸參觀,很不錯!

我們尼羅河之旅中的船。
根據行程,乘船前往盧克索會安排三天停留,畢竟這是埃及古都,Tibis的所在地,有許多震撼的古廟建築。此外,盧克索還有一個我期待的項目——熱氣球!這一次,我也是鐵心去體驗。
抵達盧克索後一大早,天亮前,熱氣球公司派車到尼羅河附近的船上接我們,帶我們到20多公裡外的起飛基地(提示:預訂熱氣球航班每人85美元,熱氣球公司提供往返酒店接送服務,每人100美元起)。我們将乘坐熱氣球觀看日出,參觀盧克索西部以外的許多寺廟,以及帝王谷,帝王谷和其他一些景觀。
車子去了熱氣球起飛地點,但由于風速不适合熱氣球起飛,是以等到太陽出來後才成功升空。隻有這個巨大的起飛地點,遊客上總共隻有4個熱氣球,根本無法捕捉到很多氣球一起起飛,有些遺憾。
據熱氣球公司的人士透露,十年前埃及有超過1300萬海外遊客。每天都有大約30個熱氣球滿載遊客,公司的小家夥們忙得開不開,老闆高興得閉上嘴。但到2013年,由于之前的革命運動和頻繁的爆炸事件阻止了外國遊客通路埃及,那幾年每年隻有大約200萬外國遊客,而那些年的入境遊客人數雖然有所恢複,但還不到十年前的一半。充滿天氣球的活潑氣氛,恐怕在短期内不易重制!
随着熱氣球的飄走,我們已經達到了理想的高度,可以看到撒哈拉沙漠的焦黃土地,還有許多麥田和甘蔗園,從空中看起來非常漂亮!田間基本作物可能隻能解決埃及人的食衣問題,隻有甘蔗種植才是高利潤、高産的項目。
從船上拍攝的尼羅河甘蔗運輸船。
在尼羅河上漂浮的日子裡,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裝滿甘蔗的船隻,這些甘蔗被運送到最近的糖廠生産蔗糖。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我們中國制糖技術,也是大唐玄玄師傅從天玄帶回來的。除了制糖技術外,南方的一些甘蔗品種首先從印度引進到我國(埃及大部分甘蔗也是印度的)。
被燒毀後的農田。
熱氣球在固定的路線上飛行,我們看到撒哈拉沙漠的山脈,道路,河流,寺廟,農田,每次我們看到新的景觀,我們都會得到一陣相機快門。據說,由于缺乏水,埃及99%的農田是沿着尼羅河種植的,這些沙漠中的農民很清楚輪作的重要性:如果同一塊土地連續種植同一種作物,産量将會下降。是以,在他們收獲甘蔗後,他們将在下個季節種植小麥或蔬菜。如果懶惰不輪作,那麼土壤中就會種植到許多以前作物的微生物,由此産生的代謝物會抑制原作物的生長,老微生物對新作物的危害要小得多,是以要輪作。
我發現,收割後,埃及人喜歡在田裡放火,燒掉原莊稼留下的莖葉,然後去田裡種其他莊稼。這種做法其實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隻是在倡導環保日益增多的日子裡,情況才越來越少。但埃及人暫時可能不會考慮空氣污染。
在沒有風的情況下,這種燃燒産生的煙霧将在空氣中持續很長時間。
随着我們的熱氣球之旅接近尾聲,氣球慢慢降落在尼羅河岸邊,尼羅河是帝王谷沙漠,許多法老被埋葬在那裡。是以你可以看到地面上到處都是挖掘出來的坑,這些都是洞穴考古(或墓葬盜竊)的痕迹。
在氣球降落之前,一些騎驢的孩子和殘疾老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要錢(或食物)。從空中看,騎兵的陣型感覺有點像沙漠騎兵。他們不在乎禮貌,伸出手,然後張開嘴 - 一美元!你好!一美元!(1美元)
雖然這些"沙漠騎兵"行動隻是口頭上的,并沒有直接搶錢,但也相當令人不安。我去過埃及三次,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埃及人也很漂亮,中國人也非常友好。不幸的是,埃及并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