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在探索世界。在生産力落後的古代,人們探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但到了生産力相對發達的現代時期,正是對未知的強烈好奇心推動了人類的不斷探索。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我們此刻生活的空間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它可能有十一個次元。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的,如果我們考慮到相對論中提到的時間次元,我們實際上生活在四維時空中。此外,我們可以将其他次元空間的情況描述為"完全沒有"。
也許你會說不,一維空間和二維空間我們也熟悉啊。但你可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一維空間和二維空間是真實的,它們在裡面會是什麼樣子?
是以,你所認為的"熟悉"隻是熟悉它們的外觀,或者我們對它們的定義,而不是真正熟悉它們内部的細節。
想象一下,如果M理論是正确的,那麼生活在那裡的二維生物會是什麼樣子,宇宙真的存在于二維空間中。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如果二維生物也有眼睛等器官,它們應該在身體的兩側生長,因為如果他們的眼睛和人類一樣長在前面,那麼它們永遠不會看到對方,畢竟二維世界隻有上下左右,沒有前後。
他們的眼睛裡能看到什麼?按照二維世界的概念,很容易知道世界在他們眼中隻是一條線、曲線或弧線,因為他們的世界沒有"厚度"(前後的空間感)。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原本生活在二維空間中的二維生物突然進入我們的三維空間,那麼這個二維生物眼中看到的世界會和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一樣嗎?答案是:不一樣。
因為他們的身體成分決定了他們隻有兩維的視角,即使他們被放置在一個具有"前後"概念的三維世界中,他們看到的世界仍然是一條線、曲線或弧線。
如果允許他們沿着某樣東西來回移動,他們眼中的世界就會不斷變換形狀和大小,甚至想知道為什麼三維世界如此"不穩定"。
如果我們能和他們交流,也許就算我們告訴他們三維世界的定義,他們根本就不明白,就像一個連一點點水都沒見過的孩子,不管你怎麼形容浩瀚的大海,他根本就不明白。
為了讓這個二維生實體解三維世界的基本概念,我們展開了一個正方形,這樣在這個二維生物的世界裡就有六個正方形。
既然沒有空間的概念,二維生物一次看不到六個正方形,我們需要再次把它帶到六個正方形"行走"。走完後,得出的結論是,三維世界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顯然,它對三維世界的感覺是完全錯誤的。
這個曾通路過三維世界的二維生物,最終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結合了之前的所見所聞,最終成為二維世界中第一位探索三維空間的科學家。
當二維空間在某些情況下彎曲和折疊時,二維空間中的科學家提出了引力的概念,并對"場"有了初步的了解。
雖然他們沒有親身體驗過三維空間,但他們總能通過不時發生的一些奇怪現象,推斷出三維空間的真實情況和特征。他們認為,三維世界中的生物各自擁有非凡的力量,可以輕松改變世界的結構。
是以他們都期待着有一天能體驗到三維空間的奇特。但他們肯定無法想象,即使他們确實進入了三維空間,由于身體的結構,他們根本看不到三維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看到二維生物的可能思維模式和我們在眼睛中看到的世界之後,我們不妨想想下一個四維空間是什麼樣的,如果那裡有生物,它們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我們都知道,六個二維正方形圖案可以組合成一個三維空間立方體,是以八個三維空間正方形,能在四維空間中形成一個四維體嗎?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個有八個房間(相當于八個正方形)的四維房子。當你走進任何一個房間時,你會發現其他七個房間與它相連,那種難以形容的反轉和混亂感肯定會讓你對四維空間深感恐懼。
如前所述,當二維生物向三維空間移動時,可能會感覺到整個世界都處于混亂之中,線條互相交錯,而眼前的畫面突然變小,突然近在咫尺,似乎處于永無止境的随機變換中。
當我們進入四維世界時,它的感覺會和二維生物一樣嗎?會不會像二維生物,受意識和身體次元的限制,以至于無法真正了解和感受四維空間?我認為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也許當我們真正到達四維空間時,我們看到的是,我們永遠不會了解和看到四維生物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