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位一體”服務讓花茂村花繁葉茂鄉親笑

作者:李彩琴

當震驚時,一切都恢複了。早晨,在貴州省遵義市楓樹鎮的藍莓基地,藍莓花盛開。

"現在是施肥的好時機,我請了五六個人幫忙,每人每天能賺100元。"遵義法林藍莓專業合作社主任羅永平說。

更讓羅勇安心的是,2019年,森林藍莓合作社、遵益綠動九豐蔬菜栽培專業合作社等聯合了果巴市紅城區旅遊廳、華茂村集體和156名農民,共同成立了華茂村供銷合作社,羅永平和會員不再為藍莓的銷售發愁。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通路時稱贊的這個華茂村,吹噓"在這裡尋找懷舊"。"黨的中央政策是好是壞,看老百姓是笑還是哭"——總書記留在華茂村的"金句",現在在這裡得到了進一步的确認。

"供銷合作社成立後,我的年收入又增加了12萬美元。曾經以工作和種植糧食為生的羅永平說,他于2010年開始遷地種植藍莓,并于2014年成立了合作社,年收入增加到20萬元。今天,在供銷合作社的幫助下,他的産品銷售範圍更廣,藍莓酒和藍莓罐頭等産品也有所增加。

"在華茂村成立供銷合作社,是我們把習近平總書記的真心建議轉化為創業精神的生動實踐的具體展現。"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重視供銷合作社的工作,"遵義供銷合作黨組書記王強說。在村裡建立供銷合作社,有利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加強同農民群衆的聯系。"

原華茂村供銷合作社主任熊朝剛對此印象深刻。"直到2020年10月,我将擔任楓樹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負責培育新的農業經營者,

一直想組織企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等推廣農業科技和新的經營理念,但往往覺得有足夠多的力量。熊朝剛表示,2018年,商州區供銷合作組織承擔了貴州省社會"三個社團"整合試點任務,區政府也給予了相應的政策和财政支援,讓他的想法有了落地的機會,成立了華茂村供銷合作社,解決了一直困擾他的問題。

"我們一直在探索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方法,但結果并不理想。華茂村供銷合作社的現任老闆任何萬明都有同樣的感受。幸運的是,華茂村以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為契機,成立了村級供銷合作社,走"黨建用社會建設、村社群建設"道路,将供銷合作資源、網絡與村集體土地、物業等結合起來,實作農民的共赢, 鄉村集體,供應和銷售合作社。

"我們主要提供農産品産銷對接、農業配送、農業技術引導、電子商務、資訊技術、餐飲住宿服務。何萬明介紹,華茂村下屬的供銷合作電商服務站、綜合服務、當地産品銷售服務部、農業集散中心等,指導農民種植果蔬、養殖蜜蜂等。2020年,華茂村供銷合作社實作銷售收入150萬元。

"讓農民承擔起'黃金負擔'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蘇州區供銷合作社主任程偉斌自華茂村供銷合作社成立以來,做出了新的變化:種植規模更大,農業資本成本降低,農産品銷售管道更廣,農民就業更多......

"據說,以農業資本為供應這一塊,供銷合作農業資本品質有保障,價格便宜,配送給家庭,也提供技術服務,農民特别受歡迎。"現在每個人都想加入供銷合作社,"熊先生說。接下來,他們計劃打破區域限制,将華茂村供銷合作社的服務半徑擴大到楓樹鄉。

"為農民服務是供銷合作社的宗旨和使命。村級供銷合作社就像服務終端,群衆不滿意的滿足,反映得非常直接。何萬明表示,目前,華茂村供銷合作社已發展209個成員,未來,我們将進一步加強供銷合作社的資源優勢和平台作用,為農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務,為實作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關聯貢獻。

在貴州供銷合作社主任苗紅看來,建設村級供銷合作社是貴州省學會深化綜合改革,強化合作經濟組織屬性,緊密聯系農民組織和利益,打好基層基礎的重要舉措。

目前,貴州省已成立380個村級供銷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