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童年小街裡的油墩子:江南古鎮的煙火氣,齒頰間的酥脆香

作者:抓住鹹魚的小尾巴

油撻是江蘇的街頭食品,是大家童年的回憶。将淋上水的蘿蔔與少許鹹味的糊狀物混合,放入兩面金黃色的熱煎鍋中油炸。趁着吃熱脆的表皮咬下來的是軟硬的内圈,誰能拒絕油炸碳水的喜悅呢?

童年小街裡的油墩子:江南古鎮的煙火氣,齒頰間的酥脆香

上海地區在生産油撻時也會将面糊均勻地混合成洋蔥花,放入油底殼中,将蝦皮或新鮮的河蝦放在上面,以添加更特别的味道和香氣的油撻,簡直太好吃了。

本文摘錄了劉鑫老師關于油撻實踐的文章給大家分享:1.将面粉倒入面條罐中,加入适量的冷水充分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冷水,一個方向混合成薄而濃稠,放1~2h, 放入發酵粉中混合成糊狀(如果不是發酵粉,可更換舊糊狀物,次日35~40克)。

2.将蘿蔔洗淨,切成絲,擠出水分,與糊狀物混合;洗河蝦,切掉蝦須。

童年小街裡的油墩子:江南古鎮的煙火氣,齒頰間的酥脆香

3.将花生油放入鍋中,加熱至78%。将油鑷子放在油底殼上預熱,除去倒出的油,用長柄将一些糊墊舀在模具底部,将蘿蔔絲,蘿蔔放在中心然後填充糊狀物,并用勺子稍微擡起,然後放入河蝦中。然後将模具放入大油底殼中,用油炸n,火勢不應過強,以免産生外界焦炭,等待油鑷子取下模具并漂浮,變成金黃色,魚出排水油就準備好了。

參考資料:劉鑫。經典的懷舊小吃 - 油撻 . . .烹饪知識, 2019, (1): 6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