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低價藥漲價百倍 病人吃不起

低價藥漲價百倍 病人吃不起

從今年6月1日起,國家取消了部分低成本藥品的最高零售價,初衷是提升藥企生産低成本藥品的積極性,減輕患者使用高價藥品的負擔。"Untie"五個月來,記者走訪了廣州各大醫院、社群醫院和連鎖企業了解到,"Untie"之後的低成本藥品價格應該上漲,漲價幅度要少幾倍,漲幾倍,漲幾百倍。醫院藥店采購人員高喊"采購難",想買一種藥品,藥價貴不敢選擇,便宜又不能被搶。患者也有新的煩惱,以前花50元可以買三種藥,現在隻能買兩種甚至一種。

政府"解開"低成本藥品後,廣東省藥品電子交易平台上的毒販紛紛跑去參與讨價還價。"它曾經是一個固定的價格,但現在不一樣了。在兩家醫院之間的馬路對面,購買藥品遇到了不同的情況。在廣州一家三佳醫院負責藥品采購的羅海外(化名)說。

但醫院藥店最頭疼的是,即使有廉價藥品可用,簽訂合同後也可能沒有供應。"在多種維生素B的情況下,100粒膠囊高達15或16元/瓶。我們找了一瓶10元以下的瓶子,合同已經簽了四五個,但最終無法供應。羅說,49.99元一盒肯定是有貨的,但原藥一盒隻需要3到5元。

當然,偶爾會有拒絕和積極的降價。如救命藥高新,今年上半年已經斬首,一箱價格從10多元到72元不等。

病人

盒子包裝改變,減少擔心的效果

以低價藥物銷售零價值藥物的社群醫院表示,這是最難做到的。一些社群醫院的醫生說,"社群醫院的藥品價格是出了名的便宜,看病和吃藥的主要是慢性病老人。藥物變得昂貴,老年人非常敏感。原本50元可以開三藥,現在隻能開兩種或一種。"如果發現原藥價格上漲,藥店隻能換藥廠,尋找便宜的藥品。結果,"很多時候老年人說藥盒看起來不一樣,尤其是抗壓藥。他們要求醫生給他們他們看起來像的藥物。"社群醫院的醫生很難向患者解釋這一點。

原來吃點藥,現在要吃一個

藥品價格上漲對患者的影響,出現了一些無奈的局面。讓康旺一家人住路梁波哭笑皆是,在吃抗炎膽汁片之前,"原來每天吃幾片,(由于不同廠家的藥材變化)現在吃一個。"梁波現在每天吃三次消炎膽汁片,一次吃12片",再加上其他一些慢動作藥,感覺藥就像吃飯一樣吃。他說,這樣吃,心理負擔很重。

之後,在開藥的社群醫院記者了解到,社群此前購買了一粒青年生産的每粒0.52克的抗炎膽汁片(100粒),現在該藥已漲至55元一盒。醫院隻能從其他制藥公司購買産品,以減輕患者的财務壓力。"現在換白雲山消炎膽汁片,每粒含量為0.26克,100粒隻有10元。患者服用的藥丸數量翻了一番,但藥量保持不變,價格比原來的藥廠便宜。"社群醫院藥學部主任解釋說,這就是為什麼服用六種藥物的患者在換藥後必須服用12片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