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建設小鎮建設村的"林芝書屋"将于2019年向周邊村民免費開放,提供閱讀、觀影、交流、講座等公益服務。如今,這座農舍也成為村民學習"四史"的新陣地。
位于建築村的"林芝書屋"建設小鎮,建築面積約40平方米。在這狹小的空間裡,一整面牆已經被做成了書架,整齊地擺放在各種書本上,其中"四史"教育書籍最搶眼,這些書成了村民們學習"四史"的導師和朋友。
"我正在看習近平的《知識七年》,"盧志明說,他是一名村民,年輕時曾與貧窮的中農一起工作和生活。我在這裡坐下來看看,學習一些文化知識,了解曆史名人和崇明的一些演變。"
林芝書屋創始人陸培告訴記者,為了讓書屋真正發揮基層公共文化崗位的作用,他鼓勵村民在業餘時間來到這裡學習"四史",學習知識。此外,他還定期為村民播放紅片,邀請老黨員講黨史故事,講家鄉變化故事,開展文化活動,讓村民們在紅色經典中汲取奮鬥的力量。"村裡以老年人為主,文化活力低下,是以我們在書屋裡開展文化活動,比如當地的文化交流會、研讨會等,近年來,舉辦了20多場各種活動。"盧培說。
據悉,為了進一步打造這一學習崗位,陸培對書屋進行了更新改造,在現有建立"鄉村客廳"的基礎上,未來還将打造"兒童文化園",讓這裡真正成為村民積極文化生活的鄰裡,成長為"四史"知識的倉儲站, 讓小倉位的農舍發揮出更多的"大能量"。
"我們一直在研究如何激發農村文化,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資源聯系起來,"林芝書屋創始人陸培說。未來,我們希望通過以"林芝書屋"和"鄉村客廳"為基礎的農村教育,進一步激發農村文化的活力。"
記者:顧義勤、于慶兒(實習)
攝影:楊雨浩
編輯:無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