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是該國第33個愛國健康月。4月12日,一種兼具理論講解和實踐指導的健康文明新風尚在方松街綠洲華亭區推廣推廣。在活動期間,一個名為"堆肥塔"的裝置引起了"圍觀者"。

"道路和社群綠化帶寵物糞便特别多,粗心大意會'踩到礦井',夏天也容易滋生蚊子、蒼蠅怎麼辦?"理論課剛開課,區愛衛辦公室從業人員周豔豔就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就在居民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時候,周燕燕拿出下一張PPT圖檔,一個标有"堆肥塔"的管道裝置出現在大家面前。經過詳細的介紹,居民們豎起了大拇指。已經養了近20年的寵物狗周薇華說,她每天至少遛三次"狗寶寶",她的糞便被帶回家,放在随身攜帶的塑膠袋裡,使她對堆肥塔的外觀既新鮮又滿意。
原來,小管子相當于為氡氣量身定做"房子",底部開出多個小洞,友善大地,居民隻需要遛狗在産生糞便的過程中進入塔内食用。"糞便食用後有機分解,所得糞粒無毒無味,含有有機物質和多種氨基酸,是直接滋養塔周圍綠花的優質有機肥。周豔豔介紹.
理論演講廳一結束,區愛衛辦公室從業人員立即帶居民到社群綠地實踐演練。"阿姨叔叔們,堆肥塔的位置很小心,盡量在陰濕地帶,這個地方适合地球的生活""堆肥塔高70厘米,30厘米要埋在土裡"......區健康促進辦公室"安裝可以處理"戴仁同時指導如何安裝。
"我希望公衆在深刻了解堆肥塔的功能後,能夠自覺踐行文明、綠色環保的新文化。據區愛衛辦公室從業人員張啟臣介紹,目前,區艾維辦公室在區試點安裝1000個堆肥塔裝置。
此外,當天的講座班還邀請了區疾控中心專業人員陶俊傑為居民介紹病媒生物防治常識,為六名居民志願者代表頒發了《健康新風尚指南》委任書。
溫望梅 , 塗望梅
視訊
專欄編輯 盧佳
專欄主編 周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