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維生素的前生今世

本文全長3689 字,閱讀全程約需7分鐘

1602年,在一支沿着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航行的西班牙艦隊中,船員們患有不治之症。"第一個症狀是全身性疼痛,這使得患者對普通觸摸敏感,"探險隊的牧師安東尼奧·德拉阿森松寫道。"

船員患有壞血病。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這種疾病既令人心碎又令人困惑。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它突然來到水手身邊,也沒有人知道如何治愈它。但在1602年的這次航行中,阿森松見證了一個奇迹。當船員上岸埋葬死者時,一名生病的水手摘了一個仙人掌果實并吃了它。他漸漸地感覺好多了,是以他的隊友們也跟着好多了。

維生素的前生今世

當時的人們用檸檬水治療壞血患者

"他們都開始吃水果,把它帶回船上,這樣兩周後,每個人都恢複了,"神父寫道。

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裡,很明顯,壞血病是由長途航行中缺乏水果和蔬菜引起的。在18世紀後期,英國海軍開始向其艦隊提供數百萬加侖的檸檬汁,以消除壞血病。但直到1928年,匈牙利生物化學家Albert Szent-Gyorgyi才真正發現了治療水果和蔬菜中壞血病的方法:維生素C。

維生素的前生今世

維生素C的關鍵

聖喬治的實驗是20世紀初旨在揭開維生素神秘面紗的研究浪潮之一。科學家發現了13種必需但極小的有機分子,稱為維生素。缺乏這些都可能導緻不同的疾病 - 維生素A缺乏會導緻失明,維生素B12缺乏會導緻嚴重的貧血,維生素D缺乏會導緻佝偻病。

維生素的前生今世

維生素對于維持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

今天,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來深入了解維生素,但其中大多數都集中在保持身體健康所需的維生素量上。但這些努力并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如此依賴這些特定的小分子?

最近的研究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新的答案。研究表明,自從大約40億年前最早的生命形式在地球上誕生以來,維生素一直是生命必不可少的。早期的生命形式可以自己制造維生素,但包括我們在内的一些物種後來失去了這種能力。根據生産維生素的能力,不同的物種開始互相依賴,創造了一個複雜的分子流,科學家将其命名為"維生素交通"。

廣泛的化學反應

所有維生素都是由我們自己或其他物種的活細胞産生的。例如,當陽光照射在我們皮膚中的膽固醇前體上時,可以産生維生素D;通常,維生素的産生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過程。在某些物種中,需要22種不同的蛋白質來制造維生素B12分子。

雖然建構蛋白質需要數千個原子,但維生素可能隻含有幾十個原子。盡管它們很小,但它們極大地豐富了我們體内的化學反應類型。維生素與蛋白質一起工作,幫助它們做出反應,否則它們将無法做到這一點。例如,維生素B1有助于蛋白質從分子中釋放二氧化碳。

維生素不僅在我們的身體中進行這些化學反應,而且在所有生物中也是如此。"從細菌,真菌,植物到人類 - 所有生物都需要它們,"特拉華大學生物化學家Harold Delaware說。B.懷特三世指出。

這種化學反應的廣泛存在很可能是自然進化的結果。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今天地球上的生命是從40億年前化學結構的簡單生命形式進化而來的。這些原始生物依靠DNA或RNA的單鍊變體來生存和繁殖 - 當時RNA具有雙重責任:攜帶基因(即DNA今天的作用)和催化化學反應(現在是蛋白質的功能)。

維生素的前生今世

圖為電子顯微鏡下的DNA

懷特博士是第一批認真思考這個原始"RNA世界"的科學家之一。1975年,他提出維生素可以幫助RNA分子進行化學反應。雖然今天,這些反應已被蛋白質接管,但它們所依賴的維生素并沒有改變。"我們現在離不開他們,"他說。

當懷特博士提出這個理論時,其他科學家都持懷疑态度。"人們問我,'你打算如何檢驗這個理論?'""他回憶道。我回答說:'我不能。"當時,我想不出任何方法來完成工作。"

直到近40年後,技術的發展才終于趕上了理論的需求。2007年,西蒙弗雷澤大學的生物化學家迪潘卡爾·森(Dipankar Sen)開始測試懷特博士的理論。

經過六年的實驗和改進,Sen博士和研究所學生Paul Cernak發現,一個RNA分子可以使用維生素B1從另一個分子中釋放二氧化碳 - 就像蛋白質今天使用維生素B1一樣,證明了懷特博士的預測。Senak博士和Sen博士在《自然化學》雜志上描述了他們的實驗。

我們失去的能力

在進化出制造維生素的能力後,一些物種特别擅長于此。例如,植物已經進化成生産維生素C的工廠,它們的葉子和果實富含這種分子。起初,維生素C的作用可能是保護植物免受壓力 - 這種功能仍然在其他物種中執行,包括我們的人體。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植物中的維生素承擔了新的任務,例如幫助控制水果的發育。

植物花了數億年的時間才将自己轉變為維生素C的專業制造商,但維生素的生産可能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内發生變化。我們自己的祖先在短短幾千年内改變了他們生産維生素D的能力。那一年,随着人類離開非洲赤道地區擴散到高緯度地區,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下降,提供的紫外線減少。歐洲人和亞洲人已經進化出淺色皮膚,以保持維生素D的正常供應。

維生素的前生今世

膚色的差異可能是人類在不同緯度産生維生素D的結果。

除了維生素D和維生素K,我們人類不能産生任何維持健康所必需的維生素。對于他們中的一些人來說,我們的祖先本可以成功,但後來失去了它。例如,1億年前,祖先的哺乳動物從未受到壞血病的困擾,因為它們可以制造自己的維生素C。

許多脊椎動物可以制造維生素C,它們使用相同的基因集。"我們應該有這種能力,因為我們也有所有這些基因,"法國國家農業研究所的麗貝卡史蒂文斯說。

然而,與青蛙或袋鼠不同,我們的一個基因GOLO發生了重大突變。我們不能制造維生素C,因為我們不能生産GOLO蛋白。

"這種突變不僅限于我們 - 事實上,它可以追溯到很長一段時間,"渥太華大學分子進化生物學家Guy Drouin說。他和其他研究人員發現,在我們最親近的靈長類動物、猿類和猴子的基因組中,許多相同的基因突變也使它們的GOLO基因失活。Drauin博士得出結論,我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共同祖先在大約6000萬年前失去了制造維生素C的能力。

我們并不例外

然而,靈長類動物并不是唯一具有受損的GOLO基因的動物,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科學家們最初能夠找到維生素C.Sanchochi博士的突破是由于他發現,與其他齧齒動物不同,豚鼠也可以患上壞血病。研究表明,幾内亞基因中另一組突變的存在與我們的不同,導緻該基因失活。

就像在靈長類動物和豚鼠中一樣,GULO基因在其他幾種動物譜系中失活,例如蝙蝠和鳴禽。科學家發現,在飲食中添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後,動物更有可能失去制造維生素C的能力。例如,我們的靈長類祖先開始食用水果,這些水果提供的維生素C比他們需要的要多得多。

對維生素産量下降的綜述已發表在《遺傳學趨勢》雜志上。"失去一個阻止你獨自生存的基因似乎非常違反常識,"合著者凱瑟琳·M·凱瑟琳·E·赫利韋爾(Catherine M. Katherine E. Helliwell)說。"但如果你長期生活在富含這種維生素的環境中,你真的不需要使用這種基因。

當科學家掃描數千個物種的基因組時,他們發現了更多的維生素基因下降或完全消失的情況。南加州大學的Sergio Sanudo-Wilhelmy及其同僚最近調查了400種海洋最豐富的細菌的基因組。在即将發表在《海洋科學年度評論》上的一篇論文中,他們報告說,這些細菌中有24%缺乏制造維生素B1的基因,63%的細菌不制造維生素B12。

最近的這些研究特别令人驚訝,因為細菌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維生素充足的物種。現在,科學家們需要弄清楚為什麼海洋中有這麼多細菌物種沒有死于"微生物壞血病"。

"可能有一些東西可以為整個生物群系産生維生素,但我們不知道這些無名英雄是誰,"薩努多·威利米博士說。

直到最近,科學家們還能夠測量海洋中的維生素。他們發現一些地區富含維生素,而另一些地區則是"維生素沙漠"。這種差異可能不僅影響細菌和藻類,還影響以兩者為食的動物。

維生素沿着海洋和陸地上的複雜路徑流動。例如,我們人類不能制造我們需要的維生素B12,是以我們需要從食物中擷取它們。一種方法是吃含有維生素B12的肉類,如牛肉。研究表明,我們吃的牛和其他動物不會在自己的細胞中産生維生素B12。相反,是他們的腸道細菌在為他們服務。

維生素的前生今世

腸道菌群為宿主提供各種必需的營養素,如圖所示是大腸杆菌

我們也是成千上萬種細菌的家園,這些細菌也可以從我們吃的食物中合成維生素。這是否意味着我們可以依靠内部維生素運輸?"這都是理論上的推測,"愛爾蘭科克大學的微生物學家Douwe van Sinderen說。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細菌可以提供我們需要的一些維生素。

如果是這樣,也許我們也應該将我們的身體視為維生素自給自足的海洋,這是已經在地球上循環了40億年的維生素運輸的延續。

本文由Carl Zimmer轉發給《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