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羅援将軍談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導語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今天是國慶佳節,火樹銀花不夜天,舉國歡慶萬家圓。但我們還有一點紮心的遺憾,那就是,祖國還沒有實作完全的統一。九百六十餘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尚有三萬六千平方公裡沒有與我們共享節日的歡樂,十四億多骨肉同胞,尚有二千三百萬處于分離狀态。

怎麼辦?七十二年前,那振聾發聩的聲音回蕩在祖國的藍天大海:“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指令》,言猶在耳:“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幹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鋼鐵誓言。

如今,我們的最高統帥再次振臂高呼,“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統一大業,浩浩蕩蕩,排山倒海,勢不可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如若有人膽敢逆曆史潮流而動,我全軍将士必定像當年集結在長江北岸的百萬雄師一般,随時準備聽從最高統帥的号令,“打過海峽去,統一全中國!”

蔡英文等“台獨”分子不要心存癡夢,狐假虎威,企圖依仗美國人的洋槍洋炮,以武拒統。當年,英帝國主義曾經被稱之為“日不落帝國”,不可一世。它為給我軍渡江作戰制造麻煩,無視人民解放軍的限行公告,派遠東艦隊的"紫石英"号護衛艦闖入即将發起渡江戰役的禁航區,他們吃定中國共産黨不敢向“大英帝國”的軍艦開炮。沒想到,共産黨不怕鬼,不信邪,果敢向英艦開炮。經炮戰,"紫石英"号重傷擱淺。随後,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又将先後趕來增援的英國海軍"伴侶"号驅逐艦、"倫敦"号重巡洋艦、"黑天鵝"号護衛艦擊退。“紫石英”号事件是新中國建國前夕進行的一次武裝反對外來侵略的實踐。這一實踐結束了外國軍艦在中國内水橫沖直闖的時代。若台海戰争爆發,強敵介入,其下場一定比“紫石英”号敗得更慘。那時,我們将徹底結束外國軍艦在中國周邊海域橫行霸道的時代。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蔡英文等“台獨”分子不要心存幻想,企圖劃峽而治,以拖待變,搞“和平分裂”。當年,毛澤東主席曾經為新華社寫了題為《将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他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除惡務盡的道理,告誡人們決不要憐惜像蛇一樣的惡人。他引用了古代希臘的一則寓言:一個農夫在冬天看見一條蛇凍僵了。他很可憐它,便拿來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氣就蘇醒了,等到恢複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死了。對“台獨”分子,我們絕對不能憐憫,絕對不能心慈手軟。“一國兩制”不能等同于“劃峽而治”,更不能等同于“武裝割據”。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這三句話是一條完整的法律表述鍊,缺一不可。台灣當局試圖另立國家,就是犯上謀反,必須翦滅蕩平。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蔡英文等“台獨”分子不要心存僥幸,企圖壞事做盡,溜之大吉。大膽蟊賊,哪裡跑!我軍在台灣周邊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台獨”首惡分子插翅難逃。當年,我軍“渡江模範營”以400餘人一次抓了8000多名俘虜,橫掃千軍如卷席。在未來的台海戰争中,“渡江模範營”必将變身“渡海模範營”。我們的渡海英雄們将緝拿更多的“台獨”死硬分子,擒賊擒王,如囊中取物,手到擒來。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我們今天講述“渡江模範營”的故事,就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既是講給我們自己聽的,“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更是警示“台獨”分子的。現在留給“窮寇”苟延殘喘的時間不多了,唯一的活路就是“和平歸順”。否則,隻有死路一條。

兩岸同胞唯有“堅守民族大義,勠力合作,為同胞謀福祉,為台海謀和平,為國家謀統一,為民族謀複興”,才是人間正道!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正文】

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

——《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1949年,在中華民族曆史上,注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天翻地覆的一年!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主席這首激情澎湃的七律,真實記下了上世紀中葉舊中國行将就木、新中國呼之欲出時的壯麗景象,展現了巨人的豪邁和人民軍隊的舉世無雙。在場面宏大的渡江戰役中,我百萬大軍千船競發,萬槳擊水,以排山倒海之勢,冒着敵人的炮火,奮勇向長江彼岸挺進,“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口号響徹雲霄。

其中,第三野戰軍25軍74師222團3營,因作戰表現神勇,戰後被授予榮譽稱号。面對淘盡英雄的滾滾長江, 3營無疑隻是百萬軍中的一朵浪花、一個縮影,但正是這小小的浪花和細微的縮影,最後彙聚集起了掀翻蔣家王朝的沖天巨浪,創造出了改天換地的恢宏畫卷。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一、鐘山風雨起蒼黃

1949年2月,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戰火洗禮,國民黨反動派154萬美式精銳部隊灰飛煙滅,所剩204萬殘兵敗将惶惶不可終日。而發展成400萬強師勁旅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則士氣正值巅峰,戰線由北向南推進到了長江北岸。

不甘心失敗,是一切反動勢力的通病。國民黨一方面放出“和平談判”煙霧拖延時日,幻想國際幹預;一方面企圖利用長江天塹負隅頑抗,在宜昌至上海1800餘公裡江防上部署了115個師、100餘艘艦船、300餘架飛機,約70萬兵力。美、英等國則心懷鬼胎,派軍艦停泊于長江和吳淞口海面,伺機威脅或阻礙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國際上亦出現了“劃江而治”的陰謀噪音。

毛主席、黨中央洞若觀火,力排幹擾,決心以百萬大軍實施渡江戰役,奪取政治經濟中心南京、上海,并随時準備應對帝國主義可能的武裝幹涉。

渡江作戰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行動成敗将直接關系中國革命的命運,但毛主席堅定認為:“不可沽名學霸王”, 必須打過長江去!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渡江戰役主要指揮員(從左至右):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是我軍一貫思想。1949年2~3月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和中原軍區、華東軍區部隊共約120萬人大軍完成集結,統一由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和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組成的總前委指揮。

同時,第四野戰軍12兵團約12萬人組成先遣兵團,由平津地區南下,攻信陽,脅武漢,會同中原軍區部隊鉗制國民黨白崇禧集團,策應渡江作戰。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各參戰部隊秣馬厲兵,枕戈待旦)

鑒于部隊北方戰士多,對橫渡長江心存顧慮的實際,總前委要求渡江部隊戰前練兵,周密做好各項準備。

三野25軍74師222團3營,是支能打惡仗的基層營隊,就在幾月前的淮海戰役大王莊戰鬥中,剛和兄弟部隊聯手殲滅了作風兇悍、全部美械的老虎團(18軍33團)。在這次渡江作戰準備中,3營被指定為團的第二梯隊。

3營長名叫武廣臣,是公認的打仗好手,對擔任二梯隊耿耿于懷,覺得擡不起頭來,找團長謝長華、政委謝雪疇理論,結果不但沒理論通,還被要求加強練兵,做好團部渡船的保障工作。雖說心裡不免失落,但作為革命軍人,必須堅決執行指令。

按上級布署,3營開展了訴苦和“三查”活動,全營上下士氣高昂,紛紛咬破手指書寫請戰書,做好犧牲準備。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全營上下士氣高昂,摩拳擦掌)

長江北岸水系密布, 3營就利用地形不分晝夜反複模拟訓練渡江動作。剛開始,多數戰士不識水性,下水嗆得翻白眼兒,上船暈得吐苦水兒。生在安徽水鄉的武廣臣自有辦法,他讓黨員、懂水性的南方戰士當小教員,反複鼓勵大家:“旱鴨子敢下水,就能變水鴨子”,硬是把遊泳、操船、水上射擊、灘頭爆破、搶灘登岸等都練了個遍。

武營長還親自帶了幾個戰士用一隻小木船摸過了江,把南岸灘頭、暗礁等地理水文和敵軍陣地情況都标注在了地圖上,為首長決策渡江作戰提供了有價值的情報。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配合團裡偵察、調查相關情況)

為防止敵機偵察轟炸,3營在當地群衆幫助下,構築了船隻隐蔽所。武廣臣帶領全營戰士反複研究,摸索了把本營和代管的團直14條船從隐蔽所快速運到江邊的一整套辦法。他還要求各連多與船工交心,幫助船工疏危解困,使船工發自内心地願意與子弟兵同舟共濟,争當“渡江第一船”。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 長江北岸老百姓支援人民解放軍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經過一個階段的戰前準備,我軍參戰部隊士氣高漲,可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将士們引弓待發,時刻準備打過長江去,親手砸爛蔣家王朝。

二、百萬雄師過大江

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内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破裂。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随即釋出了《向全國進軍的指令》。

當天9時,英帝國主義者為試探我軍決心,制造事端,不顧我軍嚴正警告,派“紫石英”号軍艦擅闖長江防線,肆無忌憚地由東向西溯行。我軍與該艦發生激烈炮戰,當即将其擊傷,擱淺在鎮江附近江面。13時,停泊在南京的“伴侶”号英艦下行接應“紫石英”号,亦被我痛擊後倉皇逃竄。4月21日上午,英國遠東艦隊副總司令梅登中将親率旗艦“倫敦”号和快速艦“黑天鵝”号溯江西上,再被我軍炮火擊中。三次炮戰,我軍共斃傷英軍11人,包括艦長、副艦長4人。

長江炮戰事件,震驚世界。解放軍百年來第一次痛打帝國主義軍艦,讓敵人膽寒,令國人振奮。英國政要張伯倫哀歎:英國政府的“炮艦觀念”似乎是“太過時了”。帝國主義者終于明白,鴉片戰争以來依仗船堅炮利在中國橫行霸道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英國“紫石英”号軍艦不顧我軍嚴正警告強行闖進長江防線,被擊傷後擱淺于鎮江附近江面)

面對帝國主義的挑釁、阻撓,解放軍渡江決心絲毫未被動搖,于當晚就打響了渡江戰役。4月20日20時,總指揮部正式下達渡江作戰指令,解放軍分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在西起江西湖口、東至江蘇江陰長達500公裡江段上,采取寬正面、有重點的多路突擊戰法,先後發起了波瀾壯闊的渡江行動。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渡江戰役态勢圖)

三野25軍負責大套溝至魯港地段強渡,所屬74師的任務是突破對岸上窯至油房嘴約7公裡江防。

接到指令後,3營立即行動,快速把隐蔽在江堤後面蘆葦蕩裡的本營和團直渡船運到江邊,然後集結待命。

這時,出了個意外情況, 擔任突擊隊的1營一條船卡在閘口,一時出不來,還擋住了後面的船。事不宜遲,團長謝長華把電話機重重一摔,當即下令:3營頂替1營,由預備隊改為突擊隊。

“真乃天助我也!”武廣臣營長大喜過望,興奮地捶着身邊的7連長肩膀說:“我就知道咱們有福不用愁!”

3營官兵也都格外激動,上下一條心,堅決頂上去!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3營就有這個素質。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迅速登船,如離弦的箭一樣向南岸沖去)

3營各連迅速分頭登船,如離弦的箭一樣向南岸沖去。為加快船速,戰士們用鐵鍬、鋼盔幫助船工拼命劃水。船至江心,遇到了急流,忽地一下竄得老高,猛地又砸向旋渦,好在戰前已經練了無數遍,足以應付。大家屏住呼吸,忍住眩暈,勇往直前。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敵軍的炮彈炸出了一個個沖天水柱)

過了江心,敵軍的炮彈密集了起來,炸出了一個個沖天水柱,有的船中彈,有的船被掀翻,江上到處漂浮着炸碎的船木。犧牲的戰士沉入了江底,而落水的戰士則抓住大點的木片奮力泅渡,繼續向南岸遊去。

接近江堤時,3營遭到敵地堡火力攔截,機槍吐着火舌,打得江面開了鍋。武廣臣指令各連堅決回擊,掩護爆破手逐一炸掉了江堤地堡,戰士們趁勢順着木梯踏上江灘,在淤泥中跳躍騰挪,帶着一身泥漿沖上了江堤,追殲潰敵。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戰士們趁勢順着木梯沖上江堤,追殲潰逃之敵)

國民黨軍精心構築的長江天塹,僅1個小時就被我渡江部隊全線突破,切成數段。強渡成功後,3營立刻占領陣地,打退了敵人一次次瘋狂反撲,保障了後續部隊順利登陸。随後,3營官兵又跑步追擊逃敵,其先頭8連疾進15公裡,殲敵一部。拂曉前,3營占領了橫山橋。這時,随後趕到的團長謝長華令3營在橫山頭搶築工事,防敵軍反撲。

至21日9時,74師已完全控制了銅山、嶽山等制高點,沿江國民黨守敵土崩瓦解,全線崩潰。我軍勝利完成了渡江作戰的第一階段任務。

4月23日,陣地上傳來了攻克南京、“代總統”李宗仁逃往桂林、國民黨南京政要和機構倉皇撤往廣州的好消息。解放軍前線官兵士氣大振,國民黨守軍如喪家之犬。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解放軍攻克南京、占領國民黨總統府)

24日淩晨,25軍攻擊至蕪湖灣沚附近,與國民黨川軍20軍以及99軍和保安4旅各一部遭遇。25軍當即展開圍攻,戰鬥異常激烈。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困獸猶鬥的敵軍不斷組織反沖擊,妄圖逃離被殲的厄運。

3營所在的222團奉命向敵縱深疾進30裡,占領了桂花嶺制高點。急紅了眼的敵軍一看退路被堵,馬上蜂擁向守在高地上的我3營8連發起沖鋒。

上午,敵軍集中全部炮火瘋狂向222團2營皂角樹陣地和3營桂花嶺陣地進行了持續40分鐘的轟擊,然後以3個多團的兵力分兩路發起強攻。其中一路一個團的兵力沿鐵路路基向3營陣地沖來。3營經過10餘小時的阻擊、反擊、出擊的拉鋸戰,連續挫敗了敵軍一次又一次進攻。

戰鬥持續至下午14時,3營8連已經傷亡很大,處于敵衆我寡的不利境地。武廣臣營長發現後,立刻組織力量親自帶隊繞到山後,在敵側後發起攻擊,打亂了敵人的作戰節奏。

15時,敵20軍陷入我軍重圍,我主力部隊從四面八方向心猛烈壓縮,灣沚上空硝煙翻滾,炮聲隆隆,交槍不殺的呐喊聲響徹山谷。

17時,在我軍多路夾擊下,敵20軍軍心動搖,陣地一片混亂,中将軍長楊幹才被擊斃,副軍長陳親民以下1.3萬人被俘。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川軍20軍1.3萬人被俘)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川軍中将軍長楊幹才被擊斃)

這場蕪湖灣沚遭遇戰,25軍一個軍殲滅國民黨一個多軍,受到總前敵委員會的表揚。3營因在阻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亦受到上級嘉獎。

三、宜将勝勇追窮寇

蕪湖灣沚遭遇戰後, 3營随部奉命向郎(溪)廣(德)山區對敵進行拉枯摧朽般的大追擊,配合東路兵團成功全殲了南京、鎮江南逃之敵。5月20日,進駐鎮江擔負警備任務。25日夜,又接新指令,繼續從鎮江向上海攻擊。

武廣臣營長暗自選好了前進路線,計劃向莫家宅穿插,配合正面作戰。團首長準許了武廣臣的計劃。

武廣臣親自帶領7連,貼着通往縱深的一條小河的河坎隐蔽前進,剪斷了橫拉的三道鐵絲網,直插到了敵軍背後,把炸藥包放在敵各個地堡上,随着轟隆隆幾聲,敵子母堡群被炸上了天,我軍趁勢發起攻擊。

26日淩晨,3營沿羅店至寶山公路單刀直入,快速向敵縱深推進。他們成一路縱隊在蔣軍鋼筋水泥地堡群之間猛打猛插,所向無敵,令守敵慌亂不堪,不戰而潰。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成一路縱隊在蔣軍的鋼筋水泥地堡群之間猛打猛插)

追擊中武營長發現,大隊的蔣軍官兵都争先恐後向海邊虬江碼頭方向潰逃,便率部一直沖到了出海口。隻見碼頭上人山人海,國民黨官兵正在等船逃跑。同時,更多的國民黨官兵還在向虬江碼頭不斷湧來。

武營長打眼估算了一下,黑壓壓的敵人約有近萬人,是3營的20多倍,吃還是不吃掉?按常理,手中的兵力确有點不夠,敵人又都是美械裝備。但膽量過人的武營長認定兵敗如山倒,敵已是窮寇,很有可能全部拿下。他将3營兵分兩路,一路由自己親自帶領,迎頭攔截;一路堵敵後路,防敵逃逸。

武營長抄近路快速趕到敵軍前面,令7連駕起機槍朝着密密麻麻的敵軍就是一頓猛掃,把跑在最前面的敵人當場打翻在地。

敵人掉頭想退,又被我兜底的連隊堵截。進不得,退不了,在碼頭上擁擠踩踏,亂作一團。戰士們一面開火,一面機智地大喊:“你們被包圍了,繳槍不殺!”毫無鬥志的敵軍徹底崩潰,隻好同意繳械投降。

3營将機槍架在高處,兩名副連長威風凜凜地發号施令,要求蔣軍按照班、排建制,把槍捆好,卸掉槍栓,等候發落。蔣軍推出的投降代表噤若寒蟬,諾諾聽令。

事後查清,3營400多人一次竟抓了8000名俘虜,正所謂橫掃千軍如卷席。一時3營名冠全軍,威震敵膽,成為解放戰争戰場上的一段佳話。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解放軍1949年4月進入南京市挹江門,受到群衆熱烈歡迎)

四、人間正道是滄桑

奪占了虬江碼頭,國民黨上海守軍從海上方向逃走的重要通路被堵死,盤踞淞滬的敵重兵集團成了甕中之鼈。

當時,敵軍尚有20萬人龜縮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在蔣介石直接策動下,企圖憑借囤集的大量物資和4000多處鋼筋水泥工事做最後掙紮,期待英、美等國出手幹涉。

上海是舊中國最大的工商業中心,也是帝國主義長期浸潤的花花世界。中央軍委要求解放軍既要消滅敵人,又要保護上海和數百萬人民的生命财産,還要準備應對帝國主義可能的武裝幹涉。

5月12日,三野主力對上海外圍發起進攻。為避免戰火波及主要市區,攻擊部隊采取鉗形攻勢,分别自浦東、浦西進逼吳淞口,逼敵退出主要市區,縮集于蘇州河以北,然後加以聚殲。二野主力則在浙贛路金華至東鄉段休整待命,準備應對帝國主義可能的挑釁。

5月14日,為配合渡江戰役,四野先遣兵團在湖北團風至武穴地段橫渡長江,16日解放漢口,17日解放武昌和漢陽。國民黨軍第19兵團司令官張轸率部2萬餘人起義。17日二野部隊解放九江,22日解放南昌。

5月23日夜,解放軍對上海發起總攻,以快速迅猛的動作,多路直插市區,追殲國民黨軍隊。至5月27日,除湯恩伯攜5萬殘敵登艦出逃外,其餘15萬守軍全部投降或被殲滅,上海宣告解放。

在進入上海市區的過程中,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模範執行黨的城市政策,露宿街頭,不進民房,保護外僑,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上海群眾打着打着“天亮了,解放了”“帝國主義夾着尾巴逃跑了”的橫幅智語,箪食壺漿,傾城迎接威武仁義的解放大軍。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進占上海過程中人民解放軍指戰員露宿街頭)

6月2日,長江口外崇明島解放,至此,曆時42天的渡江戰役勝利結束。

得悉我軍決勝長江,毛主席心潮澎湃,有感建黨28年的腥風苦雨、前赴後繼,成就如此輝煌,夜不能寐,揮毫寫下了《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的不朽詩篇。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毛主席手書《七律 ·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戰役結束後,鑒于第25軍74師222團3營在渡江作戰、阻擊作戰、追擊作戰、穿插作戰中的赫赫戰功,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司令部、政治部授予其“渡江模範營”榮譽稱号。

8月,第三野戰軍命名武廣臣為“華東一級人民英雄”。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自古以來,倚長江而戰的戰例不下千百起。解放軍渡江戰役不僅規模空前絕後,渡江部隊更是英雄輩出。此役,我軍以傷亡6萬的代價,消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如疾風勁掃,摧毀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最後堡壘;似驟雨咆哮,蕩滌着舊中國黑暗面的頑疾污垢。

渡江戰役後,随着華東全境、華南西南地區先後解放,新中國已如黎明前一輪噴薄欲出的旭日,升騰律動于茫茫九派盡頭的七彩粼光之中,那麼的絢麗,那麼的鮮亮,孕育着無限希望……

(參加創作人員:沈延濱、葉征)

[附錄]

榮譽戰旗名稱:渡江模範營

授旗時間:1949年5月

授旗時戰鬥序列:第25軍74師222團3營

準許上司機關: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司令、政治部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授旗前後主要戰鬥序列沿革:該營前身是新四軍第2支隊第4團第1營。1939年8月改編為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江北遊擊縱隊1大隊。1940年3月改編為江北遊擊縱隊新7團1營。1940年6月改稱江北遊擊縱隊2團1營。1941年2月改編為新四軍2師6旅17團3營。1943年9月改編為新四軍2師5旅15團3營。1945年10月,改編為津浦前線野戰軍第F。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5軍74師222團3營。1952年7月,該營随74師改隸第24軍。1955年10月從北韓回國。1957年1月,随74師轉隸第66軍建制。1969年10月随74師重歸第24軍建制。1969年12月,改稱第24軍70師210團3營。1985年10月改編為第24集團軍70師210團3營。2003年10月第24集團軍番号撤銷,改編為第65集團軍70旅4營。現改編為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某營。(特别鳴謝葉青松、朱祖陽同志參與對曆史沿革進行考證)

戰旗精神:有進無退,勇往直前,奪取勝利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本文版權歸《百面戰旗紅》組委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于嚴重侵權者,網站保留提起訴訟之權利】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誦讀:李同生

李同生,有着27年的軍旅生涯,現任山西省朗誦藝術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團成員,崇尚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作品,求德思誠。

羅援将軍:打過長江去,迎接新中國!《百面戰旗紅》之渡江模範營

錄音、配樂勞丁

微信名:獨釣老翁。平日裡喜好音樂,讀書,攝影,業餘時間朗讀文章,是一名忠實的朗讀愛好者。自律格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