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約翰·羅斯金:一個激進的保守派

作者:三聯生活周刊

溫/薛曦

約翰·羅斯金:一個激進的保守派

英國藝術和社會評論家約翰·拉斯金

美學的重要性

約翰·拉斯金出生于1819年2月8日。他的名聲起起落落。1964年,英國藝術史學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e)在《今日羅斯金》(Roskin Today)雜志上寫道,閱讀羅斯金的書近50年證明了一個人有靈魂。但自20世紀初以來,他一直被遺忘,也許是因為他的一些想法開始顯得反動。英國學者黛西·鄧恩(Daisy Dunn)說:"羅斯金是一個非常沖突的人。他說,就像魚一樣,最健康的方式就是逆流而上。他說他基本上是一個保守派,但他的許多想法都是社會主義的。他相信等級制度,但他相信富人有責任保護窮人。他經常乘坐火車,但在他的文章中,他譴責鐵路的延伸,稱火車将人們從遊客變成了生活包裹。

牛津大學英語副教授大衛·羅素(David Russell)說:"人們擔心羅斯金的一些想法過于古怪,但他的核心思想仍然非常相關和重要:我們的審美體驗,我們日常生活中對美的體驗,應該是美好生活和美好社會理念的核心。美麗不僅僅是裝飾或少數人享受的奢侈品。如果你通過對美學的了解學會正确看待世界,你就能正确地看待社會。"

羅斯金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如果一個社會建立在無情的結構之上,殘酷地對待人和環境,它也将對美漠不關心。"隻有享受周圍群山和水域的智慧,人口才能達到極限。地球是永恒的動力,它以地軸為驅動杆,以四季為節奏,以海洋為呼吸......寂靜的空氣不會是甜美的,除非有鳥兒叽叽喳喳,有嘀咕,除非有男人說話很粗,有孩子在玩惡作劇的尖叫。生活的藝術是在第二天學到的,但最終我們會發現,美好的事物是不可或缺的。莊稼必須生長在路邊,野花要開,牛羊要在樹林和草原上吃草,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要陪伴他們。"

"市場上交易的商品需要品質好,純淨無瑕,同時盡可能多地獲得或進行簡單快樂的力量,并表明平凡中有美,即欣賞的力量不依賴于品嘗的東西的數量, 但來自品嘗過程中生活的參與和平靜的心态,"拉斯金說。"

評論家約翰·凱裡(John Carey)說:"羅斯金的父親是一位熱愛藝術的富有葡萄酒進口商,他的母親是一名新教徒,每年都會和兒子一起讀聖經,這種訓練培養了他的風格,即使空洞,他的句子也變得神秘。"

作為一個年輕人,拉斯金需要将藝術與宗教調和起來。他的解決方案是把所有真正的藝術都看作是對上帝的崇拜。藝術作品準确地再現了上帝的創造和本性,進而美化了上帝。在《現代畫家》一書中,他說前拉斐爾主義者忠于自然,他宣稱特納是上帝派來的先知,他向人們解釋宇宙的奧秘,就像啟示錄的大天使一樣。如此強烈的感覺讓特納感到尴尬,但他忍受了,因為拉斯金買下了他的畫。特納死後,拉斯金在翻閱檔案時驚恐地發現了一批色情畫作。這顯然不應該是天使的工作,它立即被燒毀了。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英語教授約翰·羅森伯格(John Rosenberg)說:"羅斯金的天賦在于,他獨特地将孩子們驚奇地觀看的能力與英國人快速敏銳地推斷的能力融合在一起。他曾經稱贊藝術家恢複了無辜的目光,具有孩子般的色彩感,仿佛一個盲人突然獲得了視力。拉斯金強烈的感情将他囚禁在自己的世界裡,在那裡,每一眼都是一個啟示,但除了他自己的之外,沒有人。他有兩位老師(特納和卡萊爾)和許多弟子,但同僚也沒有。他說,他的智力活動幾乎是絕對孤立的,因為他偶爾的傲慢和經常的怪異。"

工作與财富的意義

《金融時報》編輯安德魯·希爾(Andrew Hill)在《羅斯金農場》(Roskin Farms)上說:"羅斯金最出名的是他對維多利亞時代藝術和建築的描繪,他欽佩畫家特納、前拉斐爾派和威尼斯畫家。但使他更具革命性和持久性的是後來作為社會評論家和改革者的角色。他以非常激進的思想推動了英國的福利制度,免費公共教育和環保運動。他關于現代上司者、組織和現代經濟最有趣的教導是如何讓工作更有意義。"

根據拉斯金的說法,工業化對勞工來說是不人道的,扼殺了創造力,污染了環境,"即使桌子上擺滿了多瑪的蘋果和Themora的葡萄酒,但有光澤的蘋果充滿了灰色的土壤,毒蛇潛伏在玉石般的葡萄酒中。

他鼓勵勞工通過自我教育來改善生活。他在牛津創辦了一所繪畫學校,并在謝菲爾德建立了第一家當地博物館。當他的父親于1864年去世時,他留下了12萬英鎊的遺産,其中大部分他捐贈給慈善機構,并為窮人購買了一排排房屋。

拉斯金認為,大教堂的匿名建造者和雕塑家之是以能夠創造這樣的藝術,是因為他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才能。他說,工業資本主義的勞動分工已經把人變成了齒輪。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者既是工匠,藝術家又是思想家,他們在工作中快樂,可以自由地展示他們的想象力,并為他們的勞動成果感到自豪。但現代勞工看不到他們最終勞動的成果,隻是一個毫無意義的部分。

在19世紀50年代,他承諾在勞工學院教工匠繪畫。他解釋說,他不想讓木匠成為藝術家,而是讓他們更快樂。"為了讓人們快樂地工作,需要三件事:他們必須适應,他們不能做太多,他們必須感到成功。

在拉斯金的許多書中,除了他的自傳之外,隻有一本關于社會批評的小冊子《最後到來》(The Last To Come)仍在印刷中。書名"

在書中,他指責富人剝削窮人,冒犯了一些人,但也激勵了許多其他人。甘地一夜之間讀了這本書,把他從一個律師和城市居民變成了一個鄉下人。甘地還接受了拉斯金的教導,即體力勞動與需要高等教育的職業一樣重要。

在他的書中,拉斯金批評了社會的兩極分化:"緻富的藝術不是絕對為自己積累财富,而是想方設法讓你周圍的人更窮,并最大限度地擴大自身利益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關系肯定是有益的,這種想法是草率和荒謬的,基于廣泛傳播的政治和經濟謬誤。他寫道:"未來确實可以擁有奢華的生活,但它是純粹、完美的奢侈品,那是被人民所享受的,被人民所成就的奢華,但現在的奢華隻為無知者而設。"

"除了生命之外,沒有财富,"他建議道。這裡的生活包括愛的力量,幸福的力量,欽佩的力量。一個國家培養的人越體面、越幸福,越富有,一個人在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的同時,通過自己和通過自己的财産,對他人的生存就越有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