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征路上“衆星雲集”,除了将才還有作家,其中一位是人大老校長

作者:大象觀青史

至于85年前中國工農紅軍走過的偉大旅程,記者斯諾将其描述為"史上最大規模的武裝之旅",作家索爾茲伯裡也稱之為"有文字記載史上最激動人心、最無所畏懼的人類事迹"。

長征路上“衆星雲集”,除了将才還有作家,其中一位是人大老校長

在這場盛大的征程中,有各級上司操作帷幕,有傑出的人才,也有知名的文化人才。這些知名作家跟随紅軍長征,見證了這段輝煌的旅程,作為親身經曆,為來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财富。

其中,有魯迅先生的密友馮雪峰,有"書生式革命家"李毅流氓,有"馬背書法家"舒彤,有"紅劇作家"李伯閏,還有長征路上唯一的教授——模仿我。

1934年10月,當紅軍作出戰略轉移時,年近40歲的程義烏因重病,身體非常虛弱,李維涵立即趕到他的住所,問他不能走路。程義烏不假思索地堅定地回答:"我去,我習慣了跟軍隊走,我可以走了。随後,他随中央軍委縱隊一起編入幹部休養連。

長征路上“衆星雲集”,除了将才還有作家,其中一位是人大老校長

走進模仿我

幹部還有50歲的謝燕益、57歲的徐三、48歲的董碧武等人,程仿大家喜歡随身攜帶簡單的行李,此外,他還帶了一本德國版的《共産黨宣言》,這是他一生中最珍貴的經典之作。

程霆的長征經曆堪稱傳奇。他自己有些近視,長征之路,他晚上迷路了好幾次,還差點闖進敵人的地堡旁邊的東西,這讓大家為他捏了一把汗。

又一次行軍,他在路上遇到了老朋友張問天,當天程義烏的右肩挂着背包,左臂撐着雨傘,走得很辛苦。張文天非常關心地給了他一匹小馬。沒想到,在休息期間,馬在吃草的路上跑開了,變成模仿我怎麼沒找到也沒有回來,最遺憾的是,德國版的《共産黨宣言》也随馬一起丢了。

長征路上“衆星雲集”,除了将才還有作家,其中一位是人大老校長

張文天

他一直在思考這件事,當長征到達陝北時,他煞費苦心地找到了德文版的《共産黨宣言》,急忙請《解放日報》主編徐冰和他一起把它翻譯成中文,看着在延安出版的那本書,他終于許下了一個願望。

1935年1月,程義烏被調到紅軍大學擔任政治教師,深受大家尊敬,宋世輪和他的戰友們也經常給他一些生活關懷。

因為當時的軍事緊急情況,變成模仿我晚上睡覺不敢脫衣服,身體長出了虱子,雖然如彭德懷所說,"沒有虱子不軍",但睡得極不舒服。宋世輪在一個晚上告訴他不會有異常情況,讓他脫掉衣服睡覺,這天晚上,我變成了模仿,終于睡了個好覺。

長征路上“衆星雲集”,除了将才還有作家,其中一位是人大老校長

歌輪

紅軍在草叢中行軍時,士兵們缺少保暖的衣服,也沒有帶多少幹糧,吃完後,就拿野菜自己養活。有一天,紅軍大學的一名學生拿着自己的毯子遞給程義烏,說自己走路不行。程義烏幫他把毯子蓋在背上,過了草叢後,他看了看整個團隊也沒有找到那個學生,想被犧牲了。

後來,程義烏把毯子帶到了瓦基爾堡,然後帶到了遊擊隊,然後拿着毯子在"馬背上"戰鬥,直到它被帶入北京。今天,這條紫紅色格子毯子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出,這是那個時代的生死革命。

長征路上“衆星雲集”,除了将才還有作家,其中一位是人大老校長

1936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終于抵達陝北革命基地,結束了震驚世界的25000英裡長征。程後來回憶說,長征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但是,在經曆了這麼多的痛苦之後,他的舊病奇迹般地好了。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程義烏在敵後為軍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兩年後,程義烏擔任華北聯合大學(中文閩大學前身)校長,從此,他熬夜,緻力于教育,被學生稱為"母親校長"。

長征路上“衆星雲集”,除了将才還有作家,其中一位是人大老校長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人赢得了抗日戰争。有一天,毛主席問他解放後要做什麼。程義烏釘釘地說:"我還在搞教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