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期待在這座詩意之城,和更多中國詩人成為朋友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記者曾傑

12月9日,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指導,四川省協會、四川省文化聯盟、中國詩歌委員會等支援,成都文化聯盟、成都文化局和廣州旅遊局、武良集團、成都文化聯盟"等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 如期。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期待在這座詩意之城,和更多中國詩人成為朋友

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楚特諾娃、唐玉蘭(巴達列娃·阿納斯塔西娅)、巴西詩人永思源、哥倫比亞詩人利戈、美國詩人肖毅、斯洛伐克詩人馬裡昂·馬霍等60多位詩人齊聚成都。在成都,一個充滿詩意的城市,中外詩人在上午的活動中,"一共把文字融入了兩城經濟圈的俞地區詩歌表達"。

活動開始前,中外詩人早早趕到,互相分享近期詩歌,交流非常融洽。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期待在這座詩意之城,和更多中國詩人成為朋友

哥倫比亞詩人李高是成都的女婿,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3年,定居在北京,每年春節都帶着妻子回成都探望家人。第一次受邀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LiGo有點尴尬,多了一個舉動。"我是一名電影制片人,一名藝術家,我不能說我是這裡的詩人,"他說。我的母語是西班牙語,我通常寫劇本,短篇小說,詩歌,我更擅長用西班牙語或英語寫作,去年我開始嘗試用中文寫詩。感謝大會組委會在邀請我到成都參加會議後看到我的詩歌,第一次和這麼多中國詩人一起交流,我很好奇,帶着學習的心态去聽大家分享。"

雖然來中國之前,Ligo不會說中文,但現在在成都夫人的幫助下,他的中文表達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中文和記者的溝通非常順暢。甚至在活動開始之前,他就在白紙上寫下了幾行漢字,這是他對中文寫作的一些想法。

在學習了漢語多年後,李戈沒有嘗試過用漢語寫作,擔心自己無法準确地表達出一些更深刻的思想。然而,去年和藝術家朋友一起去山西徐村,他看到很多石頭砌的房子造型非常漂亮,但随着年輕人出去工作,房子已經閑置了很長時間,他立刻想得像一個春天,用筆用中文寫了一首小詩"房子永遠不會空虛"。

他給了妻子一首非常害羞的中國詩歌,他的妻子很欣賞,并鼓勵他說:"它寫得很好。于是他開始嘗試寫中文,雖然不像母語那樣流暢,但中文精緻,不長,也給了他一些文字表達的幫助。

LiGo知道成都是《詩聖杜甫》生活了4年的城市,杜甫在成都創作了大量流行經典詩。在他看來,漢語寫作還具有詩意表達的魅力,他期待成都國際詩歌周結識更多的詩人朋友,找到更多的創作靈感,"無論是用中文寫詩,還是用詩意的語言創作劇本,都是一件能帶來快樂的事情。"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期待在這座詩意之城,和更多中國詩人成為朋友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