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城縣:鄉村振興路上“追夢人”

作者:河南廣播電視台信陽站

大象新聞 河南廣播電視台記者 辛鵬 記者 于偉 陳磊

商城縣:鄉村振興路上“追夢人”

整潔的茶園散開,郁郁蔥蔥,茶農忙得井井有條,扶貧工廠中的房間機器轟鳴,勞工們忙得不停......在上城縣富山鄉玉子河村,茶葉已成為強村富民的"招牌",茶農直接每年增加收入460萬至500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年淨增50萬元,這是省保監局駐福山鄉、玉子河村第一書記陳鐵幫助交出的成績單。

陳鐵幫,作為河南省"先進個體脫貧"的赢家,隻是商場縣村一等秘書的一個縮影。商場縣目前共有147名一書記駐村,他們在抗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第一線,扮演着"銳戰士"的角色,是商場縣上農村振興道路上的"夢想家"。

打造強有組織,讓鄉村振興的"大綱"

在商場縣金港台鎮都玉村,前來參觀1000米"第一心街"和黨員政治生活館的人們無窮無盡,在這裡,我們認真聆聽着身邊的黨史、村史、先進模式、典型事迹。

作為商場縣的"紅旗村",二村在市縣組織部門的支援下,在都玉村旅遊路沿線修建了1000米長的"第一心道",在村文化廣場上修建了以"弘揚優秀共産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村優秀一書記"為主題的"先進典型教育基地"。全村49名黨員家屬都挂上了"共産黨家族"的牌子,村一書記于強介紹:"我們把黨的建設陣地延伸到了家庭,讓每個黨員家庭既是一面紅旗,又是一座紅色堡壘。"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保證,村一書記147駐商場縣繼續開展村級标準化活動,規範化建設,選拔好利用村級黨組織上司,帶領廣大黨員發揮模範上司作用,黨建示範帶動成效顯著, 全面推進商場縣基層黨建工作。

發展産業,使群衆在家就業增加

早上八點,太陽照亮了整齊排列在大樓屋頂上的光伏闆,也照亮了商場縣鶴鳳橋鄉新橋村村民的歡樂火熱的日子。

駐新橋村國電投資集團一書記馬晨輝利用機關資源優勢,在新橋村建設綜合智慧清潔能源試點項目,為村集體帶來20萬元左右,同時,為了拓寬村村民的就業路徑, 馬晨輝用50萬元的扶貧資金建了一個加工工廠中的房間,然後又出資50萬股原農電商公司建設了不鏽鋼餐具生産線。"新能源項目實施後,新橋村國小将有免費的電熱水,以及村裡便利服務中心的免費充電服務。馬晨輝介紹。

近三年來,商場縣一書記通過内外部指導,積極推動各類資源向基層一線下沉,共引進财富項目282個,培育支柱産業299個,引進扶持資金18628.9萬元,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

服務人民,成為身邊的人的貼心人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彭部長幫助我度過了難關,我很感激她。提到村一書記彭剛力,商城縣觀廟鎮張灣村村民董守秀哭了起來。

今年4月,董守秀不幸發現宮頸癌,彭剛麗首先聯系了鄉鎮民政部門,幫她申請低額保險和婦聯"兩癌救濟金",并多次挨家挨戶鼓勵,幫助她樹立了戰勝疾病的信心。現在董守秀參加了村裡的廣場舞隊,精神受夠了,病情已經穩定下來。對于彭剛麗來說,每一件小事都是老百姓,都是實事,到村裡服務後,她組建了志願服務隊,從幫助老人打掃衛生、買日用品、醫療陪伴留守兒童進行體育鍛煉,進戶推廣防疫知識,領取健康保險養老保險, 二、篩查,安裝反詐APP,運送群衆到醫院撲滅疫苗、疫情卡

哪裡有困難,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村裡一書記的身影,商場縣一書記在村裡堅持為人民服務,幫助群衆解決"急急急"的問題,把村一書記的初期使命在革命老街商場縣變成了一個感動人。

商場縣147個居民村一書記以"第一"為使命和責任,發揚抗貧的偉大精神,以新的态度進行新的鬥争,以新的步伐踏上新的征程,全力以赴地投身鄉村振興的新戰場, 并取得了新的更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