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杭黃攜手打造生态共富跨省合作樣闆

作者:廖昊
杭黃攜手打造生态共富跨省合作樣闆

新安河畔的衛平鎮。記者 張兵

記者 陳麗萍 記者 于紅玲

車線新安河,眼上,是宜人的青山碧水。增強公衆擷取生态環境意識,突出生态之美,是浙江省高品質開發建設共同繁榮示範區實施方案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目标。近日,記者跟随杭州都市圈發展協調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的杭州都市圈共富率先示範創新抽樣選組走進延安縣,現場感受生态财富帶來的美好圖景。

"秀水守衛"確定杭州人喝水"摸得着"

打開杭州市千島湖"秀水衛士"場景的駕駛艙,一張千島湖及周邊水系地圖出現在你面前。"三個燈泡形圖示分别位于千島湖的西北、東南和湖區中部。如果那裡的水質有問題,燈泡會變紅。杭州市生态環境局延安分局黨組成員、副主任吳志珂表示,通過全湖區自動監測站和攝像頭,"秀水衛士"實作了對8類52個資料的全面監測,其中13條河流入湖,534個農村污水處理終端, 225艘郵輪污水登陸資料,9家重點污染源企業。一台計算機可以實時掌握整個千島湖區的水質,監控該地區企業的排放狀況并監控圖像。

此外,出現問題的水質監測點也可以通過系統快速回報給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理。如新安河上遊出現水質問題,監測情況将通報黃山市上遊相關部門,共同處置。記者看到,多年監測資料顯示,千島湖水質一直保持在I類至II類優良水質,其中9月份全湖水質為II類,僅磷含量指數略高于I類水質标準。

據了解,自新安江生态補償機制建立以來,杭州黃城通過推進建立聯席會議、聯檢監察、聯合執法等跨省污染防治區域關聯機制,全面推進流域聯合防控,實作千島湖出境段水質持續保持一級标準, 全市控制地表水功能區達标率為100%,飲用水源水水質達标率為100%。

優質潔淨的水,也成為普通人幸福和擷取的源泉。目前,随着杭州千島湖供水工程的不斷推進,杭州部分城區居民已經實作用自己的水龍頭喝"農夫山泉"。吳志旭介紹,未來,千島湖的供水将進一步改善,錢塘江南岸的蕭山都有望喝上千個島湖的優質水,以實作飲用水領域的"共同繁榮"。

黃航攜手推動新安江生态旅遊"串珠成鍊"

"越過這條溝,就是安徽省。延安縣衛平鎮副鎮長方曉指着不遠處的一個邊境标志告訴記者。

衛平鎮位于延安縣西北端,是位于新安河畔的一個美麗小鎮。"離這裡四十公裡,就是泸縣沈都鎮。小時候,我經常從這裡回深圳看奶奶,沒有路,走路都是水路。方曉說。

一條新安河,串聯黃山上山和杭州下遊。曾經無數的回族商人順流而下,經過深渡,來到了衛平,然後又去了更遠的地方。今年,杭州市會同黃山市聯合釋出了《杭黃相鄰街區(泸縣元區)生态文化旅遊合作試點建設方案》,這兩個相鄰鄉鎮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根據規劃,衛平鎮将成為神都鎮的兩個關鍵節點作為第一片區域,并與延安縣千島湖西北臨湖闆塊和泸縣新安河沿岸其他八個鄉鎮形成"強兩鎮、湖城支護、串珠鍊"的空間布局。

"這對衛平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将進一步強化旅遊服務的功能,解決痛難,通過兩地合作和行業共同繁榮,實作共同繁榮。方曉表示,《建設規劃》釋出後,衛平鎮已與雁安、陸縣兄弟鄉鎮多次對接,目前縣級規劃方案正在編制中。

作為彙尚入杭州的水喉,衛平鎮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地産豐富。位于衛平鎮古紅巷"三國驿"鎮客廳,展示衛平鎮各類農産品及傳統婚、舞獅、舞龍等民俗文化。在古老的回尚岸邊的衛平老碼頭上,一座以徽族建築為主、古色古香的墨迹小鎮冉冉升起。目前,該鎮已引進新安書院書畫院、民宿等産業,未來将圍繞杭州黃相鄰街區(元安、泸縣)生态文化旅遊合作第一區規劃,進一步豐富旅遊狀态,強化旅遊功能,聚集遊客人氣。

活水源從新安流出,千轉回錢塘。遠古以來由于徽商與惠杭水道的繁榮,現在将成為康莊大道兩地攜手共榮的地方。

來源:杭州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電子郵件位址: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