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作者:利刃說開講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浪潮顯然遠大于亞洲戰場:雙方數百萬軍隊之間的碰撞,數千輛坦克裝甲車的碰撞,美德之間的緻命戰鬥,納粹德國噴射機,V-2飛彈和許多其他黑色技術都是令人津津樂道的曆史。但歐洲離我們太遠了,畢竟那些驚天動地、抽泣的戰争場面我們自然不會感覺到,我們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14年來日本魔鬼在中國土地上的焚燒和掠奪,是以每當日本在戰場上戰敗的消息,總會更讓我們感到興奮。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外,還有一次與原子彈相媲美的轟炸,這是不應該忘記的:美國轟炸機指揮官柯蒂斯·利默将軍的"對東京的火力襲擊"。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說到"東京之火",必須提到一個人:柯蒂斯·萊姆(Curtis Lime)。柯蒂斯·愛默生·勒梅(Curtis Emerson LeMay)出生于俄亥俄州哥倫布市一個普通的勞工階級家庭,由于他不是名人,他無法獲得名人的支援,這使他無法上軍校,在那裡他就讀于俄亥俄州立大學并獲得土木工程學士學位。李梅很快在轟炸機領域展現出自己的絕對天賦:駐英美軍"不避而逃"的口号來自李梅的戰術,導緻第8航空隊轟炸機能夠投下兩倍多于其他部隊的炸彈,但飛機損失要少得多。李梅是一名非科爾賓出生的空軍軍官,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從空軍少校晉升為空軍少将,并将很快在亞洲戰場上展示他的才華。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始于1944年底,因為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但占領着周圍的廣闊領土和領海,盟軍轟炸機的射程有限,使得很難在日本領土上進行有效的空襲。在杜利特率領陸軍轟炸機從海軍航母上起飛,空襲東京後,美軍長期無法對日本本土的重型遠端轟炸機進行有效的空襲。在李光耀被調任太平洋第20轟炸機聯隊指揮官之前,美軍曾在中國部署了B-24轟炸機,但由于轟炸機距離日本本土太遠,無法轟炸當時的日本九州島,是以無法有效覆寫整個日本。但随着1944年美軍的反擊,日本在塞班島、馬裡亞納群島等島嶼上的所謂"絕對防禦圈"繼續被美軍占領,美軍終于對日本本土空軍基地進行了直接有效的轟炸,再加上最新的B-29轟炸機也開始上架美軍, 李梅将軍在裝備和地理位置上同時具備轟炸日本本土的實際能力。

但是,最初對日本本土的轟炸相當不成功,因為美軍沒有認真研究日德之間的差異,而隻是把直接轟炸德國的戰術轉移到對付日本上,這對日本的效率非常低下。這有幾個原因: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首先,日本的工業格局與德國截然不同。按照20世紀40年代的西方标準,日本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工業化國家,因為當時日本的工業幾乎都是工廠中的房間級的,都是由各種小作坊來加工零件,然後送到大企業進行組裝,是以日本沒有集中式的大型工業廠房,是以反對德國那種集中式大型工業化國家的轟炸, 面對日本的小作坊,特别是日本的許多小作坊,隻是在居民區,甚至在勞工自己的家中,隻有擴大轟炸規模,才能有效地打擊日本的軍事工業,進而削弱日軍的戰鬥力。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由于氣候原因,高空轟炸對日本影響不大,圖為美軍對橫須賀港的密集轟炸)

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護航戰鬥機,美軍轟炸日本最初采用高空轟炸,導緻精度低下。在1944年之前,美國和英國轟炸機的損失驚人地高,因為它們通常射程較短,無法為轟炸德國的轟炸機群提供掩護。為此,美軍采用了高空轟炸方式,盡可能地提高轟炸機的高度,以盡可能遠離德軍戰鬥機,減少自身傷亡。同樣在轟炸日本時,由于塞班島等島嶼距離日本本土約3000公裡,往返需要6000多公裡,當時美軍也沒有戰鬥機為轟炸機提供護航,是以美軍在海拔1萬多米處使用了最新的B-29轟炸機, 進入日本領空後,立即投下炸彈進行轟炸。然而,這裡的問題是,日本是一個島國,最大寬度不超過200公裡,而B-29隻需要10分鐘即可飛越日本領土,并且很少注意,将錯過轟炸目标。而且由于島上環境,日本上空風速高達321.8公裡/小時,是以投下1萬米高空的炸彈很快就會被強風吹走,嚴重影響轟炸的精度。

1944年11月24日,美軍首先向日本東京派出了88架B-29重型轟炸機,但由于天氣和氣候原因,隻有30架轟炸機找到了目标,投下的炸彈隻有10%擊中了預定目标,效果非常不合時宜。但通過這次轟炸,李梅将軍發現,由于日本海軍和陸軍飛行員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美軍殲滅,是以日本本土的抵抗力一直很弱,而且,經過調查,李梅發現,當時日本城市有大量的木屋,使用轟炸德國的高爆彈并不是很緻命, 但如果使用燃燒彈可能更有效。于是李梅研制出飛行高度為1500~2000米,同時大量燃燒彈,在夜間對日本城市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轟炸的新作戰方法,後來被稱為"對東京的火力攻擊"。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對B-29轟炸機夜襲東京的反應)

"對東京的火力攻擊"嚴格來說不是空襲,而是分别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進行四次空襲;但通常的術語"對東京的火力攻擊"是指1945年3月9日的轟炸,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戰争史上對非核攻擊的最大一次戰略轟炸。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B-29轟炸機正在被轟炸中)

1945年3月9日晚,334架美.B-29轟炸機攜帶燃燒彈和白磷彈,從馬裡亞納群島天甯島等基地起飛,直飛東京。為了充分發揮轟炸機的威力,李梅将軍甚至指令部隊拆除B-29的大部分自衛火力,隻保留一套尾炮,并節省重量,全部用于攜帶燃燒彈。當時美軍使用最多的是一種新型凝固汽油彈燃燒彈,它在汽油中添加了一種特殊物質,形成威力可怕的明膠狀固體,在1000攝氏度的高溫下爆炸,産生的火焰會與"凝固汽油"一起濺射,并可能繼續在其他表面上燃燒,難以熄滅。為了增加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美軍還派出了一些攜帶白磷彈的B-29轟炸機,以加速凝固汽油彈的燃燒。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凝固汽油彈的力量表明,火焰區域根本無法生存)

3月10日淩晨15.m,美轟炸機抵達東京上空,兩架執行試點任務的B-29轟炸機在目标區域上空交叉投下燃燒彈,形成了一個巨大的"X"标記,而B-29轟炸機則繼續以單一和漸進的方式向日本人頭部投擲炸彈。在兩個半小時内,334架B-29轟炸機投下了約2000噸燃燒彈,東京的木屋被點火成片,整個俊田川的水被火焰沸騰,不僅是木材等易燃材料,甚至還有大理石。地面上大火的高溫造成了一場巨大的風暴,在一波沖擊波中,像一艘綠葉船一樣将巨大的B-29轟炸機吹得焦頭爛額,許多B-29轟炸機的肚子都被煙霧熏黑了。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地上的黑色"可樂"是被日本軍國主義埋葬的平民)

據統計,3月9日"東京縱火"導緻日本首都東京約41平方公裡被夷為平地,燒毀了26.7萬座建築物,其中約18%為工業區,63%為商業區,其餘為東京居民區,其中四分之一被完全摧毀。空襲造成83,793人死亡,10萬人被燒傷或瘀傷,使100萬人無家可歸,造成的損失比廣島原子彈襲擊還要多,日本政府在空襲後花了25天時間清除了所有瓦礫和屍體,而李明博計劃的所有22個目标都被燒毀,沒有網。美軍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隻有九架B-29轟炸機被擊落,另外五架受傷并被迫在海上降落,42架受傷的轟炸機傳回基地,其餘的毫發無損,這一比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毫發無損。

柯蒂斯·李梅的“東京燒烤”:單次殺傷最大的非核轟炸

(日本首都東京被燃燒彈雞尾酒"洗"過,看起來确實與廣島非常相似。

轟炸東京後,李梅改變了政策,在每次轟炸前向日本人發送了數百萬份傳單,并公開告訴日本人轟炸的目标,這引起了日本人的持久恐慌,當大量日本人逃離城市到農村避難時,城市人口還不到日常人口的一半, 嚴重影響了日本當時的軍事生産,從根本上摧毀了日本群眾的士氣,徹底粉碎了日本的戰争狂潮。相反,人們對美國轟炸機的恐懼是無止境的。3月9日"對東京的火力攻擊"之後,美國轟炸機在5月9日和5月26日連續兩次轟炸東京,在此期間,300架B-29轟炸機共投下了約1800噸燃燒彈,燒毀了56平方公裡的東京,當時美國飛行員回憶說,東京的火力可以在250公裡外的太平洋看到, 5月26日,一架攜帶4000噸燃燒彈的B-29轟炸機再次"掃蕩"東京。東京的西部和北部城市被完全摧毀,使其成為一個"死城"和一個被正常炸彈"殺死"的城市。

盡管李梅将軍的"火力攻擊東京"戰術受到了很多批評,但事實證明,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再也不能用"人"來形容了,面對這樣一群野獸,隻能讓野獸們害怕真正投降日本和結束戰争的道路。是以,從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和全人類的生存的高峰期來看,對東京的火力攻擊是正确的選擇!而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64年,日本天皇授予他"玄一等日出勳章",以表彰他在轟炸日本本土方面的傑出功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