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招商銀行副行長李德林:企業數字化已從孤島式的線上化和資訊化轉向互聯互通新階段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記者:潘偉 編輯:廖丹

近年來,随着5G、工業網際網路等數字新興技術加速融入金融業務場景,銀行向大衆化業務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零售王到零售與大衆共同發展,銀行業中都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完成公有業務的轉型更新。在這種背景下,率先接受并實踐公共服務數字化轉型的銀行将獲得更多的市場話語權。

招商銀行副行長李德林在8月24日招商銀行企業數字服務系統啟動儀式上表示:"企業數字化已從孤島式線上化、資訊化進入企業内部資料內建與互聯的新階段。"

<h2>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徹底改變了C端消費者的行為習慣</h2>

過去,銀行一直被動地适應網際網路資訊時代帶來的變化。後疫情時代充滿不确定性,萬物互聯、5G、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孿生、"雙周期"、"碳中和"等曆史機遇和新技術的出現催生了新産業、新産業、新商業模式。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每個追求長遠發展的企業都需要随時進行數字化轉型,在戰略、組織、管理、服務、人才等方面進行自我颠覆和創新,提高市場适應性和相對競争優勢。

為什麼銀行應該擁抱公共業務的轉型和數字化轉型?

招商銀行貿易銀行部總經理侯維榮表示,數字經濟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經濟形式之一。去年,中國廣泛的數字經濟活動占GDP的38.6%,中國在消費網際網路方面的全球上司地位,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導緻了C端消費者行為的徹底改變,我們對企業提供的産品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侯偉榮認為,數字化轉型的另一個原因是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鍊、大資料等新技術的進步和應用,這些新技術為企業的許多領域提供了數字化次元。

據悉,招商銀行已形成企業網上銀行、企業APP、小程式、公衆号、企業服務門戶、雲直連、CBS七大管道構成公共服務矩陣。企業數字化服務體系已服務超過210萬企業客戶,每月活躍客戶超過145萬,年交易量超過2.8億筆,交易金額超過130萬億元,超過90%的服務支援自助線上處理。

<h2>幾家銀行正在以數字方式布局公共領域</h2>

根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擴張至39.2萬億元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2020年數字經濟增速将達到9.7%,遠高于同期名義GDP增速約6.7個百分點, 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赢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數字化在數字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中國數字化工業化占2020年數字經濟的19.1%,産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的80.9%,是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

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在公共領域已經進行了數字化布局。除招商銀行外,平安銀行的半年報資料還顯示,其數字口袋累計注冊營運使用者487.33萬戶,此外,上海銀行在半年報中也指出,在公司貸款創新上線再保險、網上票務擔保、"上行"等産品功能。

"在數字經濟中,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組織,是一座孤島。"我們繼續開放支付結算、現金管理、供應鍊融資等銀行核心金融服務,與企業和合作夥伴實作無限互聯互通和生态共建,成為客戶最值得信賴的數字化轉型合作夥伴,"該行負責人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