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霍英東死後身披國旗、享國葬?看看他抗美援朝做的事就懂了

為何霍英東死後身披國旗、享國葬?看看他抗美援朝做的事就懂了

|中國商人王宇元

今年國慶節,全國票房達到43.85億元,創曆史同期第二高紀錄。其中,長津湖貢獻了34億元,無疑是最亮的明星。

除了生動還原殘酷激烈的戰鬥場面外,志願軍處于高度緊張的準備狀态,帶着寒冷、饑餓、疲憊的對抗,也顯得格外令人擔憂。

零下41度的極端寒冷天氣,他們隻穿單件衣服防寒,每天隻能吃一塊又冷又硬的洋芋,有血肉,很難用意志扛着。

為何霍英東死後身披國旗、享國葬?看看他抗美援朝做的事就懂了

美國軍人穿着厚厚的棉花,喝着熱咖啡,吃着烤雞,在營地裡度過了聖誕節。

如此懸殊的條件,讓觀衆焦急期待,耗材快來了啊!讓我們的士兵吃飽飯,溫暖溫暖!

事實上,在對北韓的三年反美援助中,北韓一直在尋找采購戰略物資的方法,并找到将它們帶到前線的方法。在這件事上,何英東是創造曆史的人。

當時,除蘇聯外,中國周邊幾乎所有國家都在美國的上司下,關閉了與我們接壤的邊界。大量由祖國購買并由愛國商人撫養的商品被迫停到國外。

經過深思熟慮,上司人決定以香港(仍然是英國租界)為突破口,向該國運送物資。然後他們派人去找何英東。

當時,這位27歲的年輕人手裡還有十幾艘船,還有一家造船廠,在業内首屈一指,是第一個完成任務的人。

為何霍英東死後身披國旗、享國葬?看看他抗美援朝做的事就懂了

然而,與内地合作打破政治禁運,無異于與英國香港政府公然對峙,從英國本身的角度來看,何俊仁沒有必要前往渾濁的水域。

天平在他面前晃動,何英東陷入了深思。最後,一種民族的信心引導着他的判斷,即中國不僅能夠在戰争中打敗美國,而且将來還能奪回香港,而這種情況隻是暫時的。

何英東決定賭一把。他組織了十幾艘船,雇傭了200多名勞工,白天聯系酒店總部,晚上親自指揮裝運。

為了避免英國政府的監視,必須調整指揮部的位置和艦隊的路線。與此同時,何先生還随身攜帶了大量現金,前往海關、水警等,以及海盜。

當時,國民黨殘餘的一些部隊被留在了大量武器的手中,甚至還有一挺13米機槍。

1950年冬天,攜帶貨物的何英東被海盜攔截,海盜不僅拿走了所有貨物,還用槍指着他的頭。後來,正是那一大筆錢救了他一命。

盡管困難重重,何英東從未放棄。他繼續向大陸運送燃料和油渣,錫,橡膠和輪胎。

這些東西并不昂貴,但在前線卻是不可或缺的。例如,黑錫可以用來制造油桶,這樣汽油就可以運輸到前線,沒有橡膠和輪胎的汽車就無法運送物資。

為何霍英東死後身披國旗、享國葬?看看他抗美援朝做的事就懂了

你知道,真正賺錢的是棉花和西醫的傳遞。為了從中發财,一些甚至向志願官兵出售假藥、發黴的大米、臭牛肉、黑心棉等。材料到前線,打開一看卻根本無法使用。

這樣的人并不少,如上海大康藥店總經理王康年、武漢富華電棉廠廠長李豔婷、上海大名道聯合牛肉商張新根、武漢大興大米廠副廠長彭西城等,都在國家的困境中。

何英東對此嗤之以鼻,卻勤于運走那些又笨又笨卻毫無價值的材料。在與美國和北韓作戰三年後,他日夜不停地度過了三年。何英東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瘦子隻有不到90斤。

為何霍英東死後身披國旗、享國葬?看看他抗美援朝做的事就懂了

盡管存在層層封鎖和裝備差距,中國還是赢得了勝利。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志願軍15萬人參戰,傷亡5萬多人,凍傷減少已超過3萬人。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像何英東這樣的人為補給而奔波,這個數字會擴大多少......

2000年10月25日,紀念反美援助北韓5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何俊仁是唯一應邀出席的香港人。

六年後,何英東在北京去世,國家為他舉行了莊嚴的國葬。他的棺材上挂着國旗,由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和何厚铧支援。直到今年7月,也就是何厚铧逝世15周年之際,新華社才發表了一篇紀念他的文章。

他用自己的力量影響了無數的商人,告訴他們如何承擔起曆史的責任,将個人鬥争融入國家的鬥争中。而這種信念,是國家進步的最大力量。

——完——

歡迎關注"中國商人",見人民,讀傳說。

版權,不得私人複制!

部分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