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林殘障人士之聲」公主嶺市殘聯副理事長李豔榮獲第七屆吉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号吉林省智協舉辦第四屆趣味體育節活動

作者:吉林之聲

在生活中,最糟糕的情況不是貧窮,不是厄運,而是相反的精神、心情和夢想。是以,對于夢想,不要輕易放棄,隻要有信念,能堅持,一定會到達勝利的另一邊。

《吉林殘障人士之聲》由吉林廣播電視新聞和吉林省殘障人士聯合會聯合制作,每周日12:50至13:00播出。

穿越黑夜

清晨的黎明

他們追逐夢想

他們收獲了回報

玲公主市殘奧會副會長李岩榮獲吉林省第七屆"人民滿意公務員"稱号

為了表彰先進,發揚積極進取的精神,鼓勵全省公務員立足崗位,争取人民群衆滿意的表現,日前,省委、省政府決定授予劉斌等吉林省50名同志第七屆"人民滿意公務員"稱号, 享受省部級表彰獎獲得者待遇。其中,玲公主市殘障人士聯合會副會長李岩被授予吉林省"人民滿意公務員"稱号。

李岩,1976年1月出生,中國共産黨黨員。2018年4月,調任淩公主城黨組副董事長。三年來,她走遍了全市各鄉鎮街道,聯系了一批殘障人士,走訪了許多貧困殘障人士之家。從陌生到愛再到創造性的工作,她深深感受到殘障人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康複是殘障人士工作的永恒主題,是殘障人士最迫切的需求和最熱切的期望。在工作中,李岩堅持以卓越的精度、品質、綜合三大重點,确定殘障人士優先配送配件的工作目标,先後投資197.5萬元用于适配假肢,購置輪椅、手杖、助聽器等配件8000件。當聽力障礙者佩戴助聽器聽到眼淚的聲音時,當殘障人士戴上假肢站起來跳舞時,李岩的心中充滿了滿足和喜悅,也感受到了殘障人士康複的重要性,為做好工作的發展注入了更強的動力。

針對殘疾兒童康複的實際情況,李岩還牽頭制定了《玲公主市殘疾兒童康複援助計劃》,在省級規模化的基礎上,将援助年齡從6歲提高到8歲。三年來,共有378名殘疾兒童獲得460萬元的救助資金,減輕了殘疾兒童家庭負擔,為殘疾兒童康複提供了保障。

貧困殘障人士是最貧困、最難脫貧、返貧率最高的特困群體,也是打赢這場攻堅戰的艱苦、艱難、強者。為有效解決貧困殘障人士脫貧困難、返貧高風險等問題,李岩組織玲妃市殘障人士協會乾部積極落實進戶、上門許可等熱心服務政策,為殘障人士節省了約4000萬元的許可和交通費用。對殘障人士因政策投入5億多元,推進"兩補助"行業扶貧康複服務,幫助殘疾學生全覆寫,讓更多殘障人士享受到政策紅利。

在李岩的不懈努力下,玲公主城2530名貧困殘障人士和81名邊緣家庭殘障人士順利完成了脫貧攻堅的任務。

為豐富殘障人士精神文化生活,為殘障人士提供優質多樣的文體活動,李岩積極策劃群組織在城市圖書館購買盲人有聲讀物、殘障人士文化活動示範點建設、殘障人士冰雪運動季、殘障人士入家"五個一"工程等。以"自我完善脫貧,建小康"、"書香中國,讀書有我"等主題開展各種演出、閱讀活動,通過冰壺比賽、健身周等群衆性文化活動,讓殘障人士分享文明新時代的成果,提高生活品質,打造全社會關注支援殘障人士事業, 幫助殘障人士共享良好的社會氛圍。

一張笑臉訴說着扶貧的喜悅,一句感謝的話語,充滿了殘障人士的真摯感情,一幅和平與幸福的圖畫是共産黨員最美的禮物。李岩先後被評為吉林省靈王妃市優秀黨員、吉林省婦幼維權、吉林省第七屆"人民滿意公務員"等榮譽稱号。

首屆吉林省殘障人士網絡創業創新大賽新聞

首屆吉林省殘障人士網絡創業創新大賽即将舉行,近日,大賽LOGO标志設計正式開通。

LOGO标志集出版後,收到了各界的投稿,收到了近20件作品,最後長春大學藝術與設計研究所學生院張偉鵬設計作品脫穎而出。

張偉鵬是一名聽力障礙學生,目前在長春大學研究所學生院學習藝術與設計。貢獻辨別在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教師孫敬華的指導下順利完成。

主題圖案是漢字"禁用"的拼音的首字母縮寫 - CJR

橙色部分是字母C,象征着活力,指的是輪椅

綠色部分是R和J的圖形組合,象征着頑強的生命力

黃色部分是點綴色的主體,象征着溫暖的陽光,意味着永不熄滅的燈塔,引導殘障人士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以智慧和無限的力量創造奇迹。

藍色部分表示網絡創業,紅色部分表示銳意進取,代表殘障人士充分參與網絡創業創新大賽,永不放棄的精神,也賦予全省殘疾朋友銳意進取、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涵。

<h1頭條起源"h3">吉林省知識分子協會舉辦第四屆趣味體育節活動</h1>

為貫徹落實殘障人士融合理念,傳遞黨和政府對殘疾兒童的關愛,促進陽光運動,增強智障兒童的身體素質,近日,在吉林省長春市培智學校的大力支援下,知識分子協會舉辦了"平等, "融合、綻放"為主題的第四屆趣味體育節活動。

在活動中,100多名智障兒童在教練的陪同下,輕松愉快地體驗了體育運動帶來的歡樂,孩子們通過趣味運動取得突破,通過舞台表演來飛翔夢想。此次活動搭建了智障兒童融入社會的平台,充分展現了智障兒童的自力更生、活潑的态度。歡樂的互動,鼓勵的掌聲,讓智障兒童真正體會到來自社會的愛與溫暖。

2012年倫敦殘奧會标槍項目金牌得主傅豔龍的故事

金牌是一個夢想;

傅彥龍出生于吉林省撫餘市三宣河鎮靈子村,一歲時患上脊髓灰質炎。

一次偶然的機會,扶餘市殘障人士聯合會的從業人員聯系了他,問他是否願意參加體育活動。當時,傅彥龍和父親商量并同意。"無法想象這樣的機會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傅回憶道。

樂觀面對生活,勇敢挑戰自我,努力實作自己的夢想。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過程中,傅豔龍唯一的"非常",就是會讓自己更樂觀、更勇敢、更努力。

傅彥龍現在的"登場"辛永翠剛加入殘障人士運動隊時,發現自己特别适合标槍項目,于是将他招募到自己的羽翼下。起初,由于腿部活動不便,跑步時經常出現左腳踩右腳,自己絆倒自己的情況,腿部肌肉被釘鞋綁在血肉上模糊不清,回想起那段痛苦,傅豔龍笑着說:"不要經曆過風雨怎麼看彩虹。"

在教練辛永翠眼中,傅彥龍是"好種子"。果然,經過幾年的刻苦訓練,傅彥龍在各個層次的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2011年,傅豔龍參加了吉林省首屆殘奧會,在F42标槍、鐵餅、鉛球項目上獲得三枚金牌。同年10月,在杭州舉行的第八屆全國殘奧會打破全國紀錄,奪得冠軍。

2012年,在倫敦殘奧會标槍競技場,傅豔龍開始了他在世界舞台上的表演:第四次出場,在賽道上跑了三次,終于達到52.79米,在改寫殘奧會紀錄的同時,赢得了金牌!這是吉林省獲得殘奧會金牌的第一枚,實作了吉林省殘奧會體育的曆史性突破。

面對一個目标,抱着一個信念,即使沒有支撐身體的腿,傅彥龍也能登上最高的領獎台。

文章來源:原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編輯:郭偉、紫鑫

審計:懷南

制片人:王琳、奇峰

「吉林殘障人士之聲」公主嶺市殘聯副理事長李豔榮獲第七屆吉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号吉林省智協舉辦第四屆趣味體育節活動

戳花的右下角,與更多人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