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國華裔韓冰:中國的節日裡,我最喜歡清明

作者:海外網

來源:微信公衆号、中國華僑網

中國青年說|泰語漢冰:中國節日,我最喜歡清明

他是來自泰國的第三代華人,因為許多綜藝節目幽默搞笑的形象為許多中國觀衆所熟知;

他說,他有着"中泰"的血脈,是以作為新一代華裔泰國人,他有責任為中泰的友好交往做出貢獻。

本期《中國青年說》,讓我們聽聽韓冰談一談自己的成長經曆,以及他與中國莫名其妙的關系。

以下是韓冰的自傳:

薩瓦迪卡!我的名字是孟璜。Muangphum Harnsiripetch,中文名叫韓冰,之是以這個名字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有"五行"的說法,我天生幹五線火,"冰"和"火"可以達到平衡。

泰國華裔韓冰:中國的節日裡,我最喜歡清明

我的家鄉在泰國東北部的Chaiyaphum省,我的泰語名字來源于我家鄉的名字,他們都分享了"Phum"這個詞。

我是"中國的三代人"。我的祖父來自中國海南文昌,從零開始從泰國開始,而我的祖母出生在泰國東北部的一個大家庭。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開始訓練我學習中國文化,讓我聽中文歌曲,看中國漫畫。在家裡,媽媽常說"自己動手,吃得富足",這個中國傳統作為家規問我,讓我學會獨立。

小時候,我家是做房地産生意的,可以說家庭條件很優越。直到1997年,當泰國的金融動蕩來襲時,媽媽的生意才受到打擊,我們的家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時,祖母患着晚期癌症,生來堅強的母親獨自面對家庭危機,無奈地賣珠寶,珠寶渡過難關。

媽媽永不放棄,硬質深深地打動了我。當時,年僅11歲,我在圖書館工作,努力閱讀。母親是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下長大的,要做一個正直善良、正直的人。

受母親和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的影響,我決定去中國學習。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發現中國經濟發展迅速,選擇去中國留學以後會有更多的機會。南京之後,環境不熟悉,中文不好,學業壓力大,生活不便,第一次進入異國他鄉的孤獨......我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

泰國華裔韓冰:中國的節日裡,我最喜歡清明

在南京讀書的時候,放學後就開始嘗試各種兼職工作,隻要有邀請函,再累了也想堅持。後來,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參加了江蘇衛視的綜藝節目錄制,後來,我又上了很多其他的電視綜藝節目。

我很高興在中國工作,因為做我自己是很少見的。在中國,我感到一個非常寬容和開放的環境。雖然我說話帶有很濃重的泰語口音,有些文法不太對,甚至很難了解,但是我們能了解我,給我很大的寬容。我也在努力學習,中國的發展機會實在是很多。

在2020年春節假期期間傳回泰國後,由于新冠肺炎的爆發,我還沒有回到中國。我發現,在疫情爆發期間,孤立的人們試圖找到有趣的活動來緩解壓力和無聊,許多年輕的泰國人使用社交媒體,包括"搖動",來展示他們的創造力并記錄他們的生活。我還開始在我的社交媒體賬戶上與中國網民分享泰國美食、習俗和文化。

近年來,中國的網際網路文化受到泰國人的歡迎。除了聲音,中國網絡小說和電視劇在泰國也備受追捧。事實上,在中國留學、在中國古董中扮演角色、看中國電視劇、追逐中國明星,也讓泰國年輕人很受歡迎。據我所知,泰國年輕人想更多地了解中國。

泰國華裔韓冰:中國的節日裡,我最喜歡清明

作為一名留在家裡的泰國學生和一名年輕的中國人,我希望成為中國和泰國之間的橋梁。我會發揮自己的長處,不斷用視訊的方式出擊,告訴大家聽。也希望更多的人利用網際網路平台,為泰中青年的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人們經常說"中國和泰國是親"。事實上,"中國和泰國"将永遠在兩國的心中。2011年,泰國發生了一場大洪水,在我家附近高達3米。當時,中國提供了大量的人員和資金來幫助泰國度過困難時期,我母親也登上了一艘救援船到安全的地方。

現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中國紛紛向泰國捐贈疫苗、口罩等防疫物資,這是對"中泰大家庭"的最好诠釋。

目前,我也在泰國,到泰國文化界做中泰文化推廣項目,同時也在為他們的畢業論文做準備。我也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希望獲得獎學金,幫助泰國學生學習中文。作為泰國人,我衷心希望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希望疫情早日過去,期待早日與我們的中國朋友見面。(來源:微信公衆号:喬王中郭 作者:韓輝、王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