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立波大師因染病在京逝世,臨終前把一生的全部積蓄捐獻給祖國

作者:光影旭

在網上搜尋"周麗波"三個字出現時,就是今天的明星周麗波,傷心啊!我說的不是周立波,他賺了很多錢,開着一輛豪車,而且有很多粉絲。雖然這周荔博不是一周荔博,也沒有幾千萬粉絲,但他作為和事迹都比不上這周立博。世界上不止一個周立波,而這個周立波是偉大的。

這周立波其實他的名字叫周紹義,"荔波"這兩個詞都是基于英文單詞"自由"的諧音。自由意味着自由、平等和博愛。1908年出生于湖北省益陽市的一個小村莊。他是中國共産黨黨員,近代著名作家。

周立波大師因染病在京逝世,臨終前把一生的全部積蓄捐獻給祖國
周立波大師因染病在京逝世,臨終前把一生的全部積蓄捐獻給祖國

他的父親是村裡的一位私人紳士,是以他小時候有無窮無盡的知識,他喜歡讀書,文學天賦很強,進而為他未來的道路奠定了基礎。他的一生見證了清朝的滅亡和共産黨從小到大到中國的崛起。

周立波大師因染病在京逝世,臨終前把一生的全部積蓄捐獻給祖國

14歲時,在徐洱等進步教育家的影響下,他逐漸愛上了新文學,使他改變了認知和理想,開始用文字喚醒中國人民麻木的心理,雖然是一個學生,但卻有着血的空腔和不屈不撓的驕傲。他在上海勞動大學讀書,撰寫并參與出版《左翼聯盟》等紅色刊物,他的目的是将進步思想傳達給全國人民,甚至在抗日戰争爆發時作為實地記者親自到前線,記錄他的所見所聞, 歌唱着士兵們的英雄事迹,觸碰眼前的帷幕,讓他流下了大量的眼淚。他知道手中的筆就是他手中的武器,他要繼續戰鬥。甚至在1939年,當日軍橫掃時,八路軍正準備暫時撤退,隻是在撤退時遭遇日軍,在與日軍的戰争中,一枚炮彈轟入周立波身邊,讓他的散文集飛了起來,他不顧自己的生命試圖撿起來, 後來又說,這比他的生命更重要。

周立波大師因染病在京逝世,臨終前把一生的全部積蓄捐獻給祖國

新中國成立後,他被任命為第77屆日報和中原日報副會長,以及全國文化聯合會和全國文化協會會員。随後他開始投身于寫作,他的小說《風暴》被拍成了《解放的中國》電影。憑借這部電影,周立波獲得了斯大林文學獎,這在當時堪比現代的"諾貝爾獎",他的《香江之夜》和《山村大變》成為一代經典。

周立波大師因染病在京逝世,臨終前把一生的全部積蓄捐獻給祖國
周立波大師因染病在京逝世,臨終前把一生的全部積蓄捐獻給祖國

見證他的時候很長,但是在1979年9月25日,周麗波向妻子口述遺囑後,他突然去世,因為抗日戰争中留下的傷口導緻無法治愈的複發。在遺囑中,周麗波告訴妻子,不要搞戲,不要接受綁紮,不要搞追悼會,死後屍體火化,骨灰埋在母親旁邊,同時,周麗波還決定個人隻捐800元的積蓄全部捐給國家。雖然不多,但卻是他畢生積蓄,但這是他為國家做出的最後貢獻,他離開人民,不僅他半個世紀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結晶——3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更是為人民文學事業奮鬥了一生豐富的藝術經驗和高尚的品格。我們向他緻敬。

周立波大師因染病在京逝世,臨終前把一生的全部積蓄捐獻給祖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