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區林草原局的許可和支援下,在林芝市、莫特縣林草局的幫助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态進化研究小組近日在莫特縣的兩個紅外攝像儀點三次捕獲了野生孟加拉虎, 西藏自治區,這是中國研究人員首次在野外捕捉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

自2018年10月以來,項目組在西藏東南部開展"青藏高原第二次綜合研究"和"泛三季度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子課題——高通量、連續覆寫生物多樣性重點地區監測評價"項目。
茂特縣是中國最後一個通過高速公路的縣,由于交通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地區的人工幹擾程度較低,生态系統的真實性儲存完好。在1990年代中後期,研究人員估計該地區分布着11隻老虎,這是根據南迦巴瓦周圍被大型捕食者捕食的牲畜數量以及網上發現的大型貓科動物的足迹鍊。近年來,村民們紛紛報到在莫特縣境内發現了老虎腳印,但沒有确鑿的證據表明孟加拉虎仍生活在西藏東南部的自然環境中。
為把握莫特縣大中型半陸珍稀野生動物的多樣性和分布情況,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獸醫生态與進化處副研究員李學友博士帶領團隊于2018年10月和11月在莫特縣進行哺乳動物研究, 并在1000米至3400米的高度梯度上放置了48個紅外錄影機。
研究人員對首次恢複的相機資料的初步分析發現,莫特縣擁有極其豐富多樣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包括23種大中型哺乳動物和6種雪貂;飛蛾是該地區記錄最頻繁的物種,共計358倍,其在該地區的份額(即豐富度指數)也高達0.53,說明該地區大中型捕食者擁有豐富的獵物資源,也從食物供應中解釋了為什麼莫特縣的境内可以攜帶如此豐富多樣的稀有和瀕危大中型食肉動物。
老虎是亞洲最大的貓科動物,目前的種群分為六個亞類:孟加拉虎,東北虎,華南虎,印度支那虎,馬來虎和蘇門答臘虎。世界自然聯盟(IUCN)估計,現存的野生老虎數量在2,154至3,159之間,并且種群瀕臨滅絕。
老虎是頂級捕食者,對生态系統的真實性和連續性有更高的要求。本次調查獲得的野生孟加拉虎的紅外相機照片是孟加拉虎在中國野生環境中分布的直接證據,表明莫特縣的生态環境可以承載野生孟加拉虎種群的生存和繁殖。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孟加拉虎及其分布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仍面臨栖息地破碎化或喪失的威脅,栖息地周邊栖息地迅速增長,造成栖息地搬遷,人為活動的影響增加。
為此,項目組建議:以發現孟加拉虎為契機,加大對鴨綠鹿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孟加拉虎種群的調查和監測,利用紅外熱像儀對該地區孟加拉虎的分布和種群分布、食物供應情況進行分析, 潛在威脅因素和生境品質分析,開展社群保護宣傳教育,鼓勵和促進周邊社群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監測等工作。
<h4>網友評論</h4>
<h4>擴充閱讀</h4>
<h4>孟加拉虎</h4>
它是被命名的老虎亞種,也被稱為印度虎。野生雄性孟加拉虎體重160-270公斤,僅次于西伯利亞虎。成年孟加拉虎的皮毛以棕色和白色為基礎,帶有黑色條紋。由于基因突變,也有少量的白虎和黑虎。體型大,體型均勻,四肢長,腳趾線。頭部又大又圓,吻短,視覺、聽覺、嗅覺都很發達。犬齒和開裂齒極為發達,上開裂齒有三個齒尖,下裂齒2尖,臼齒退化較多,齒冠直徑小于外門齒的高度。皮毛柔軟,通常具有獨特的圖案。前腳5個腳趾,後腳4個腳趾;尾巴發達。嗨,獨自生活。肉,經常伏擊殺死其他溫血動物。
栖息地包括高寒地區的喜馬拉雅針葉樹,沼澤蘆葦,印度半島的幹燥山脈,印度北部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和幹燥闊葉林,以及南亞次大陸沿岸的紅樹林地區。通常獨自一人,隻有在繁殖季節,雌性和雄性才會生活在一起。沒有固定的巢穴,大多在群山和森林中徘徊尋找食物。會遊泳,不擅長爬樹。
它是世界上最大,分布最廣泛的老虎亞種。1758年,孟加拉虎被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确定為模範物種。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國,它們是稀有動物。在中國西藏有一個小的跨境分銷。
<h4>來源 北晚新視野網 綜合中國青年報 百度百科 網友評論</h4>
來到"中國網"(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複"零件"并告訴你減肥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