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作者:科技修仙EScat

沉重的消息!科學家們在1.25億年前中國東北熱河生物群的尾羽龍化石中發現了儲存完好的軟骨細胞。這些細胞的細胞核還保留了絲狀色質,這是DNA儲存的載體。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上圖:熱河生物群尾羽龍恢複圖

同時具有DNA片段的遺傳資訊,還存儲了種族生命、血型、育種、生長、凋亡等過程中的所有資訊。這意味着我們完全有可能讓恐龍複活。這聽起來令人興奮嗎?但實際操作可以說是困難的,畢竟這不是恐龍DNA第一次被發現。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事實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科學家就已經從一塊65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中獲得了第一個恐龍基因碎片。但是,如果你想複制一個完整的恐龍,你必須有完整的遺傳資料。DNA更有可能在動物較軟的部分發現,如器官,血管,神經,肌肉和脂肪。但這些柔軟的部分早已不複存在,要麼腐爛,要麼被另一隻恐龍吃掉。

即使是骨頭,當被掩埋時,也會腐爛和分解并失去有機物,然後被周圍的礦物質取代并逐漸石化。留下的線索隻能告訴我們标本的形狀和大小,生存的持續時間,以及動物的一些獨特特征,但它并沒有為我們提供關鍵的遺傳資訊。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研究還表明,DNA的半衰期為521年。換句話說,每521年,DNA分子之間的化學鍵就會斷裂一半。年複一年,這些化學鍵将被時間破壞,最終隻有680萬年。如果遇到高溫、酸性環境和微生物釋放的DNA酶,肯定會加速DNA分解的速度。然而,最後一隻在白垩紀末期死亡的恐龍已有6500多萬年的曆史,沒有DNA可以持續那麼長時間。既然如此,為什麼這次我們還能找到恐龍的DNA呢?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上圖:大約6500萬年前最後一隻在地球上行走的恐龍。

在生物體被掩埋和石化的過程中,經常經曆分子級的替代,如矽化 - 内部的碳被矽取代。此外,常見的替代效果有磷酸鹽、黃鐵礦化、鈣化、白雲石化等。通過礦物替代不同組分儲存的化石的細度也不同,矽化儲存率最高。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上圖:僅存的恐龍骨化石

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從尾羽龍骨遠端關節附近的骨頭中采集了軟骨樣本。在使用顯微成像技術對其微觀結構進行脫鈣和顯微分析後,發現恐龍的軟骨細胞在死後經曆了矽化,這反過來又使軟骨細胞的完整形式得以儲存。

然後,研究小組提取了一些細胞,并使用生化方法進行染色分析,以顯示其中一個軟骨細胞的細胞核和細絲樣染色質。這表明恐龍骨骼中的有機物并沒有完全"石化",至少在軟骨細胞中,恐龍本身的有機分子仍然存在。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上圖:尾尾龍骨中軟骨細胞的微觀照片,其中一個被染色以顯示細胞核,以及細絲狀色質。

但這些仍然隻是殘留DNA的片段,不足以複制恐龍。是以我們真的沒有機會複活恐龍嗎?不要氣餒,有很多方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雞的祖先是王龍",這真的出乎意料。然而,現實情況是,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但他們确實是親戚。因為現代鳥類的祖先其實都是偷手的龍,而霸王龍是"表親"關系。是以可以說它們是活恐龍的後代。科學家們還計劃通過從雞身上發現潛在的祖先基因來創造恐龍。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雞(鳥)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野獸恐龍。直到現在,它們與恐龍祖先有許多共同特征,如雙足行走,安全氣囊呼吸系統等。不同之處在于,動物腳恐龍的重心是背的,鳥的重心是前方的。這是因為在從動物腳到偷手龍的進化過程中,長尾巴逐漸縮短,尾部肌肉逐漸減少。

從龍進化到鳥類,尾巴進一步縮短,而合成較多的尾骨、尾股骨長肌完全消失,前肢和胸肌趨于發育,這一系列的變化導緻鳥類站立重心向前。即使是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在雞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發現長尾巴等古老特征。這種胚胎發育也給了科學複制恐龍的信心。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上圖:雞的早期胚胎發育

科學家認為,通過弄清楚為什麼尾巴在發育過程中從長到短,并逆轉形成短尾巴的過程,有機會找到回歸的基因。這聽起來可能很奇怪,但在2006年,馬修·哈裡斯(Matthew Harris)和約翰·法倫(John Fallon)證明,這樣的實驗并不是世界末日。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上圖:試管中的小胚胎,基因工程恐龍也将從這裡開始。

在研究雞的突變胚胎時,馬修·哈裡斯(Matthew Harris)發現了一個儲存在Folmarin溶液中的标本,其鰓中有許多小牙齒!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但不難看出雞的起源,它們曾經是這個星球的霸主。

為了確定這不是一個笑話,馬修·哈裡斯(Matthew Harris)在正常胚胎中添加了生長因子,以刺激蛋白質的産生,看看這種情況是否會再次發生。不出所料,當添加蛋白質和生長因子時,雞的胚胎長出了類似于鳄魚胚胎的微小牙齒,并且下颚發生了變化。

我國發現疑似恐龍DNA,恐龍能複活?太麻煩,不如把雞魔改成恐龍

上圖:突變體的鰓有細齒,與正常鰓有明顯不同。

除牙齒外,還對面部,手臂和爪子進行了許多實驗性項目。科學家認為,一旦他們完成了身體的所有部位,就有可能創造出類似恐龍的動物。當然,現在不可能,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嬌小而虛弱的雞總有一天會被惡魔變成強大的恐龍,也可能被帶到餐桌上。如果你迫不及待地想品嘗恐龍,去廚房炖一隻雞!

在中國恐龍化石中發現的疑似DNA#知識創作人第七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