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是非洲草原上當之無愧的國王,獅群幾乎一路狩獵,當然,在克魯格國家公園,獅群幾乎被迫分裂,但這些是流浪獅子組成的"壞男孩聯盟"造成的,歸根結底是獅子的内部沖突!

但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攝影師捕捉到了現場,獅群被野牛沖走,一頭獅子匆匆爬上樹,瑟曦吓得瑟曦發抖,怕幾個小時不敢下來!
< h1級"pgc-h-arrow-right"資料軌道""10">牛群對抗獅子,牛群與公牛一起結束</h1>
來自挪威的54歲攝影師Olav Thokle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拍攝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場景,在那裡,一隻雄偉的雄獅,就像一個被欺負的小兒媳婦,因為害怕摔倒而緊緊抓住一棵樹!
而獅子早已失去了過去那雙懶洋洋的眼睛,卻睜開眼睛緊緊盯着那群還在樹下徘徊的野牛,整齊整齊的牛群那兇狠的目光看到獅子不舒服,在樹上好幾次調整姿勢,爪子深深地抓着樹皮, 那可憐,真的忍不住!
野牛在樹上對峙了幾個小時才逐漸散去,這時獅子松了一口氣,慢慢地從樹上爬下來,灰白地走進周圍的草地,估計這次趕上了樹上狩獵的經曆,可以讓這隻獅子記憶猶新,下次就不能用牛群咬得很硬了!
一群牛
<非洲野牛<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有多狂野></h1>
非洲水牛有5個亞種,體型差異比較大,其中南方最大的是南方大草原水牛個體最大的種,成年的南方大草原水牛體長超過3米,身高約1.7米,體重可達425-900公斤,也是非洲草原體型較大的食草動物。其實看起來和亞洲水牛有點相似,但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非洲水牛體型更寬,四肢更強壯,頭部更大,角很長,最引人注目的是雄性角像盾牌一樣覆寫在頭頂上,是以頭部在受到攻擊時根本不怕撞擊!身體的頭發很薄,耳朵很大,下垂。一般來說,雄性個體比雌性大,有更大的角和更長的角。
亞洲水牛已經被馴化,脾氣暴躁的水牛很少,非洲水牛根本沒有被馴化,長期在野外生存使得非洲水牛非常脾氣暴躁,而且它們是"母系社會",群體行動,非常具有侵略性!
大軍打仗,非洲水牛沒有對手
南方草原水牛隻有老老或受傷跟不上大部隊才會落後,一般來說,水牛都是群戰,牛群中最強的牛群會成為族群的領袖,帶領牛群"打",水牛的攻擊方法簡單、粗暴、有效!
水牛組成的"大方陣"沖向"敵人",以雷聲、閃電和捂住耳朵碾壓過去的對手,通常數百頭,甚至數千頭,最高時速可達60公裡,而且續航能力非常好,請問這樣一支沖過來的部隊,你怕,估計是需要設定幾個火點, 放了幾挺重機槍來壓倒這一突擊!
當然,獵獅吓傻的,幸好附近有一棵樹,不然可憐的獅子一定會被泥漿踐踏,連皮都沒留下!
雖然獅子是野牛的主要天敵,每年都有大量的野牛被獵物,但這些野牛要麼是倒下,要麼是小牛(大多數時候野牛在種群中保護它們的幼崽),要麼是正在生産的奶牛,要麼是老年水牛,這實際上是一種群體優化行動, 但會保持水牛種群的健康,更有利于水牛種群的發展。
獅子一般都是雄獅領頭羊,在獵殺母獅時,遇到強敵時雄獅也會參加狩獵,一般需要4-5隻獅子才能成功獵殺一頭健康的水牛,還要提防野牛角受傷,可惜是張開肚子或嚴重的内傷,甚至導緻死亡!
獅子被一群野牛襲擊緻死
更何況,野牛其實是讨厭的,一旦找到機會,就會挑釁獅子,殺死獅子的幼崽,是以這頭水牛真的是獅子的噩夢!
閱讀更多:非洲最傷人的不是獅子
獅子是可怕的,因為它們是捕食者,水牛和河馬吃草,對人沒有傷害!但事實上,恰恰相反,河馬和水牛是非洲草原上受傷最嚴重的動物!
每年有數百人在非洲兩隻動物腳下死亡,前往非洲的朋友往往對這兩隻動物毫無戒心,導緻突然襲擊,沒有時間做出反應,例如8月11日在肯亞奈瓦沙湖岸邊拍照時,河馬襲擊了兩名中國遊客, 2018年,一名遊客在事件中喪生,另一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