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劃明年結束沖突,烏公布勝利計劃,包含5個要點,全賴西方支援

計劃明年結束沖突,烏公布勝利計劃,包含5個要點,全賴西方支援

圖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本期話題,烏克蘭公開“勝利計劃”,打算在明年結束沖突!南韓駐軍18國,真的假的?

自2024年8月2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舉行的烏克蘭獨立論壇上首次提出“勝利計劃”,明确表示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行動是該計劃的要點之一後。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積極在美國和德國推銷他的構想。而在10月16日,澤連斯基在烏克蘭最高議會上正式公布了“勝利計劃”的五點内容,這标志着這一計劃的進一步發展。

該計劃包含五個關鍵要點,依賴于盟友的協助。包括烏克蘭需要無條件地被邀請加入北約,以及對特定武器支援的需求,認為這對于增強烏克蘭的戰鬥能力至關重要。同時他還指出,烏克蘭必須獲得足以摧毀俄羅斯的非核威懾能力,雖然他沒有詳細說明這一點,但提及存在一個不能透露的秘密附錄,令人好奇。

計劃明年結束沖突,烏公布勝利計劃,包含5個要點,全賴西方支援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另外,澤連斯基還提到,西方國家應保護烏克蘭的天然礦産資源免受俄羅斯攻擊,并承諾支援烏克蘭在戰後重建的努力。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總統拜登于同日與澤連斯基通話,表示将向基輔提供4.25億美元的安全援助,以進一步提升烏克蘭的防空能力。拜登的支援無疑是對烏克蘭“勝利計劃”的一種認可,但這也僅僅是一個開始,許多實際問題仍待解決。

烏克蘭的勝利計劃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構想,還涉及外交政策。澤連斯基意圖通過以攻代守,持續将戰火推向俄羅斯境内。他希望借此向俄羅斯施加更大的壓力,同時尋求在烏克蘭部署美軍的戰術核武器,以確定其戰略優勢。此外,烏克蘭還計劃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以削弱其戰鬥力,力求盡快結束沖突。

然而,面對這一雄心壯志,現實卻顯得十分殘酷。烏克蘭兵源已出現嚴重短缺,無論澤連斯基如何努力,似乎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戰鬥的消耗正在迅速超出預期,烏克蘭所能動員的資源正日漸枯竭,即便烏克蘭能夠将更多的罪犯動員上戰場,也能在國外拉來30萬人組建一些北約旅,依舊難以填滿戰争消耗的無底洞。

計劃明年結束沖突,烏公布勝利計劃,包含5個要點,全賴西方支援

圖為烏軍士兵

而且,盡管西方國家給予了烏克蘭一定的支援,但他們并不會為了烏克蘭親自下場。正如曆史所教導我們的,國家間的支援往往是以自身利益為重。除非烏克蘭面臨徹底崩潰的局面,西方國家才會更為積極地介入。

面對澤連斯基不斷地推銷他的勝利計劃,俄羅斯的反應顯得異常堅定。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于10月16日表示:“唯一的和平計劃是讓基輔政權認識到其所推行的政策的徒勞性,并了解清醒的必要性。”這一表态不僅傳達了俄羅斯對烏克蘭勝利計劃的漠視,也展現了其對目前局勢的自信。俄羅斯的态度總結起來就是六個字:“不在乎,沒意義。”

計劃明年結束沖突,烏公布勝利計劃,包含5個要點,全賴西方支援

圖為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

這種冷漠的态度背後,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目前在庫爾斯克前線和烏東前線的戰局對俄軍有利,而對烏軍則相對不利。根據俄軍的消息,他們已奪回庫爾斯克地區的1半土地,并在烏東前線保持強大的進攻勢頭。也就是說,在戰場上,俄軍已經具備了初步優勢,隻要繼續打下去,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可以盡可能的完全掌控烏東4地和克裡米亞,同時要庫爾斯克的烏軍有來無回,是以既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和烏克蘭和談,也沒有必要對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過于在乎。

其二,俄羅斯的戰略目标不僅僅是保衛自身領土,更是希望在烏克蘭建立一個新的緩沖區,作為與北約對峙的前沿陣地。在這一點上,北約的動向也與俄羅斯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心有靈犀”。雙方都意識到,烏克蘭在地緣政治中所處的特殊位置,都在試圖将其變成一枚至關重要的棋子。當然,對于北約來說,進一步控制烏克蘭,讓其成為北約在東歐與俄羅斯直接對峙的前沿,隻是其最低的戰略要求,這是在無法通過俄烏沖突削弱俄羅斯的情況下的結果。而對于俄羅斯而言,控制烏克蘭的局勢,無疑是在為自身的安全做出保障。

計劃明年結束沖突,烏公布勝利計劃,包含5個要點,全賴西方支援

圖為俄軍士兵

同時,俄方還在不斷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聯系,試圖建立一個能夠與西方對抗的聯盟。這樣的戰略不僅有助于緩解自身在戰争中的壓力,還能為未來的談判提供更為有利的籌碼。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中,俄方的堅定立場和高壓政策顯得尤為明顯,自然也懼怕烏克蘭的“勝利計劃。”

當然,今天的我們除了要關注俄烏戰場的形勢之外,也需要留意一下家門口的局勢。因為半島局勢的驟然更新,最近也流傳出來很多傳說,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是“南韓有18國駐軍”。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個所謂的“18國駐軍”不過是南韓的一個“聯合國軍司令部”中的18個國家。而且這個司令部本身,還與1950年的“聯合國軍”有關系,而很多事情也沒有傳的那麼嚴重。

因為這個所謂的“聯合國軍”司令部成立于1950年,源于北韓戰争爆發後,由美國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操縱安理會組建的,其主要任務是協調參與北韓戰争的多國部隊。北韓戰争結束後,這個司令部和軍隊也就處于一個十分尴尬的地位,後來聯合國也宣布該機構為非法,不屬于聯合國下的機構。

計劃明年結束沖突,烏公布勝利計劃,包含5個要點,全賴西方支援

圖為德國加入“聯合國軍司令部”

但是為了控制半島局勢,2018年,美國宣布完成對“聯合國軍司令部”的重組,包括設定司令、副司令、參謀長和副參謀長等職務,“聯合國軍”司令部名義上有18個國家參與,但實際上不過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空殼子,連一兵一卒都沒有。真正影響南韓的,還是由2.8萬人組成的駐韓美軍,主要負責支援和訓練美韓聯合軍隊,其核心是第八軍和第二步兵師。

總而言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出的“勝利計劃”盡管渴望通過軍事和外交手段獲得支援,但現實中面臨兵源短缺和西方國家介入的局限。與此同時,關于南韓的“聯合國軍”駐軍傳言,實際上是名義上18國參與的空殼,真正影響局勢的仍是駐韓美軍。整體而言,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對抗,以及亞太地區的複雜局勢,持續為國際安全帶來挑戰。

正如古人所言,“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然而,在戰争的重壓之下,烏克蘭的未來、半島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