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蕉:寫好書法,就看"靜"“興”“恒”三字

白蕉:寫好書法,就看"靜"“興”“恒”三字

白蕉(1907-1969),上海人,本姓何,名法治,名馥,字遠香,号旭如。後改名換姓為白蕉。别署雲間居士、濟廬複生、複翁。能篆刻,精書法,亦擅長畫蘭,能詩文。

提及書法之道,白蕉先生曾言:“寫好書法,就看‘靜’‘興’‘恒’三字。”此言簡意赅,卻道出了書法修煉的精髓。

一、靜——書法之基,心之所在

靜,是書法創作的首要條件。在喧嚣的塵世中,尋得一方淨土,讓心靈得以沉靜,是書法家們追求的至高境界。靜心,方能洞察筆墨的微妙變化,感受紙與墨的交融之美。書法創作,不僅僅是手的運動,更是心的流淌。唯有心靜,才能使筆觸穩健,字形端莊,展現出書法獨有的韻味。

靜心,還意味着對書法的敬畏和專注。在書寫之前,先靜心凝神,摒棄雜念,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即将創作的作品中。這樣的作品,才能透露出書者的内心世界,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二、興——書法之魂,情之所至

興,是書法創作的動力源泉。沒有對書法的濃厚興趣,就難以在漫長的修煉道路上堅持下去。興趣,讓書法家們在面對宣紙和毛筆時,能夠激發出無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他們或揮灑自如,或精雕細琢,每一筆都蘊含着對書法的熱愛和追求。

興之所至,書法家們往往能夠創作出超越自我的作品。他們不拘泥于傳統,敢于創新,使書法藝術在傳承中不斷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三、恒——書法之徑,志之所向

恒,是書法修煉的必經之路。書法的學習和創作,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磨練。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決心,就難以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書法家們需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練習,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技藝。

恒,還意味着對書法藝術的執着追求。書法家們不畏艱難,不懼挫折,始終堅守在書法的道路上,用筆墨書寫着自己的人生。他們的作品,不僅是對書法的诠釋,更是對生命和藝術的深刻了解。

綜上所述,白蕉先生所言的“靜”“興”“恒”三字,不僅是書法創作的法門,更是書法家們修煉心性的指南。在書法的世界裡,我們需要靜心凝神,感受筆墨的韻味;我們需要興趣盎然,激發創作的靈感;我們需要持之以恒,不斷追求藝術的真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書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為書法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白蕉:寫好書法,就看"靜"“興”“恒”三字
白蕉:寫好書法,就看"靜"“興”“恒”三字
白蕉:寫好書法,就看"靜"“興”“恒”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