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球時,請收起那份聰明勁兒

打球時,請收起那份聰明勁兒

熱愛氣排球,是一種生活态度!

上周末和幾個氣排球老友聚會,聊起打球時最看重的品質。原以為大家會說技術、反應速度,協調性……沒想到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另一個詞——踏實。

沒錯,正是這個最不起眼,最樸素的品質。

這麼多年來,接觸過形形色色的球友,我發現在球場上能有長足進步的,往往不是那些聰明人,而是那些堅持不懈的"笨笨"。

我們總喜歡讨論誰"球感好",誰"靈活機敏"。長久看下來,這些詞其實是在表揚人,卻可能成為球友進步的阻礙。

在氣排球場上,有四種小聰明,不僅沒用,而且有害。

打球時,請收起那份聰明勁兒

01 損人利己型

在氣排球場上,有些聰明人愛幹損人利己的事。

團隊配合時他總是掉鍊子、撂挑子;賽後複盤時甩鍋、搶功他最在行;選人組隊時,他又開始耍心眼子,給别人使絆子……

做些****的事,以為是天知、地知,誰都不知,但其實每個球友都有一杆秤,誰真誠,誰算計,心裡都很清楚。

耍小聰明難免有陰溝翻船的一天,算計過頭丢掉的是自己的信用和人品。

02 假裝努力型

你們球隊裡有沒有這樣的戲精隊友?

朋友圈裡天天發自己打球的照片,配文字說自己多麼努力;每次聚會都說自己剛從球場回來,渾身是汗;每次約球都說自己天天練習,狀态正佳。

但實際上呢?他可能一周都沒摸過球,練習時也是應付了事。

都說,業餘愛好也是一種生活态度。

可這種營造出來的"精緻的運動泡沫",掩耳盜鈴式的假裝努力,騙不了任何人。

球友不是傻子,比賽表現不會陪你演戲。

03 從不吃虧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氣排球群裡興起了一幫"摸魚黨"。

他們認為:隻要能混進強隊,打打順風球就行,何必那麼拼命。

不少球友直呼内行,激情點贊。

但冷靜下來想想,這樣真的可取嗎?

你打球别摸魚,摸魚表面上是你占了便宜,少付出也能玩到,但你很容易形成一個"摸魚人格"。

一旦你形成"摸魚人格",你永遠不會把一件事情做到極緻,失去了運動的真正樂趣。

你的球技永遠停留在初級階段,失去了進步和突破的機會。

球隊安排的練習是最基本的,業餘時間的自主練習才是提高的關鍵。

把打球當成社交工具的人,看似聰明,實際上是自己堵死了提高的道路。

把打球當成自己熱愛的事業的人,看似傻傻的,卻往往能從中獲得更多樂趣和成長。

04 愛走捷徑型

在氣排球界,能真正打出名堂的人隻有兩種。

一種是天賦異禀,一種是勤學苦練。

前者憑借天生的運動細胞,後者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

這就好比在氣排球圈能有一番作為的兩種人,一種骨骼驚奇,天賦異禀,但這種天才少之又少,更多是日複一日堅持練習的長期主義者。

最可惜的一種人,以為自己是天才,不甘心當那隻默默練習的"螞蟻"。

太聰明的球友,每天都能聽到各種"快速提高"的方法,看到各種"一周成為高手"的視訊。

是以他們常常在各種"捷徑"間徘徊,受不了誘惑,不斷嘗試新方法,卻始終無法真正提高。

而大多數氣排球愛好者到最後,拼的不是方法有多高明,而是你能否把基本功練到極緻。

這就是所謂的,一力降十會。

通往進步、提高的最大捷徑,就是采取這種"笨蛋戰術"。

下了笨功夫,才有真功夫。

笨的意思不是不動腦子,而是不總是朝三暮四想着哪條路可以更省力。

打球時,請收起那份聰明勁兒

寫到這裡,我也在反思了自己的氣排球之路。

還記得剛開始打氣排球的時候,總想着怎麼才能少練多赢。

發球的時候,總想着怎麼發個刁鑽的球騙過對手;

扣球的時候,總想着怎麼打個漂亮的斜線赢得喝彩;

防守的時候,總想着怎麼做個帥氣的救球博得掌聲。

結果呢?

發球經常失誤,扣球頻頻被攔,防守屢屢脫手。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老球友(前硬排教練)。

他對我說:"小夥子,你很聰明,但氣排球不需要聰明,需要的是傻勁兒。"

我不解地問:"傻勁兒?那不是笨蛋才有的嗎?"

老球友笑了笑,說:"在球場上,最聰明的人,往往是最'傻'的人。"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傻傻"練習的日子,才是我氣排球生活中最寶貴的财富。

在球場上,沒有真正的聰明和愚笨,隻有堅持和放棄的差別。

那些看似聰明的小技巧,或許能讓你在某一刻出風頭,但真正能讓你在賽場上立足的,是那些枯燥乏味卻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在氣排球場上,那些看似"笨拙"的人,往往能打得更好,更持久。

一個新加入的球友曾經問我:"我條件不好,反應慢,彈跳差,還能打好氣排球嗎?"

我告訴他:"隻要你願意變笨,你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球員。"

其實,不是真的要你變笨,而是要你放下所謂的小聰明,專注于最基本、最重要的東西。

在氣排球場上,這意味着:

  • 不怕重複,哪怕是最簡單的動作,也要練習千百次。
  • 不怕枯燥,即使是最乏味的訓練,也要堅持不懈。
  • 不怕失敗,把每一次失誤都當作學習的機會。
  • 不怕吃虧,主動承擔更多的練習任務。

這種"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聰明。

打球時,請收起那份聰明勁兒

是以,當你走上氣排球場時,請記住:

收起你的小聰明,拿出你的"笨"勁兒。

不要總想着怎麼偷懶,而要想着怎麼多練一個小時。

不要總想着怎麼耍花招,而要想着怎麼把基本動作做得更标準。

不要總想着怎麼出風頭,而要想着怎麼為團隊多做貢獻。

在這條追求進步的道路上,願你我都能成為那個"笨人"。

因為,隻有足夠"笨",才能真正地聰明。

隻有足夠"笨",才能在氣排球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

讓我們一起,把"笨"功夫進行到底。

未來的氣排球場上,一定有你我揮灑汗水的身影。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曆或感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讓我們一起重新定義氣排球場上的"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