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屆長江文化論壇舉行

人民保護長江 長江造福人民

第二屆長江文化論壇舉行

錢三雄講話并宣布開幕

第二屆長江文化論壇舉行

10月13日下午,以“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為主題的第二屆長江文化論壇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錢三雄講話并宣布開幕。市委書記袁方,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周明潔先後緻辭。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主任戴斌,中國旅遊報社黨委委員、策劃總監李鵬沖,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曾凡銀,省文聯黨組成員、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先發,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兵,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邵海衛,黃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建強,宣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金友,合肥市副市長李命山,葛斌、吳桂林等市四套班子上司,南京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所長賀雲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任慧,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安徽大學教授劉伯山出席。

第二屆長江文化論壇舉行

錢三雄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迹遍及長江沿線,情系母親河保護,指引高品質發展。本屆長江文化論壇持續聚焦“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主題,對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訓示批示精神、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必将産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長江流經安徽八百裡,與江淮文化、中原文化、徽州文化碰撞交融,這裡曆史厚重、源遠流長,文風昌盛、詩意盎然,英雄輩出、薪火相傳,活力迸發、動能澎湃,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長江文化安徽篇。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深入發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重大課題,把保護作為首要前提,把傳承作為重要途徑,把弘揚作為根本目的,充分發揮長江文化在價值引領、惠民育民、保護生态、推動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把長江文化打造成安徽鮮明的文化符号、閃亮的精神辨別。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将堅定不移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乘着滾滾長江奔湧的浪潮,全力推動文化經濟發展活力湧動、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湧流、文化建設亮點不斷湧現,唱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

袁方在緻辭中說,馬鞍山與長江有着不解之緣,長江的遠古文明在這裡發轫,長江的璀璨詩歌在這裡綻放,長江的綠水青山在這裡鋪展。2020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馬鞍山考察,作出“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重要論述,賦予我們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近年來,我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戰略,勇當長江大保護優等生,擦亮長江文化金名片,構築長江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激發了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我們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部署,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努力打造踐行“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重要論述的先行示範區、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馬鞍山樣闆段、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的節點城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排頭兵,更好展現長江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山水之美、活力之美。将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長江沿線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共同講好長江故事,讓長江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周明潔在緻辭中說,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流域(安徽段)是人類起源與演化的重要區域。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圍繞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這篇大文章,始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實作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更好發揮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築精神家園、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的作用。本次論壇既是一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會,也是一次長江文化研究的交流會,相信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

論壇上,舉行了安徽省長江流域9市“一句話推介一座城”活動,發起了安徽省長江流域9市文旅融合發展倡議。随後,劉伯山主持主旨演講,賀雲翺、戴斌、任慧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宣文藝旅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進行了演講。論壇釋出了《淩家灘文化——多元一體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節點》《青銅與鋼鐵——中華文明延續的重要保證》《“過江”與“不過江”——促進中國統一的軍事戰争》《“學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黃喊一年”——<千字文>對中國啟蒙教育貢獻巨大》《“帶有泥土芬芳的高雅”——長江安徽段民歌戲曲在中國文化史上地位顯赫》《從秋浦河到采石矶的“詩歌鋪就”——長江生态文明美好的文學展現》《“吳楚貿易”與“無徽不成鎮”——徽商是長江中下遊市鎮與都市興起的主導力量》《“一年熟三年足”和“蕪湖米市”——明清時期的“江南糧倉”》《“烏江衛花”——江南棉紡織業發展的有力推手》《“薛家窪”和“浮沙圩”——長江生态治理的典範》等長江文化安徽十大辨別研究成果。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國家文化公園專班有關上司,合肥市、滁州市、蕪湖市、宣城市、銅陵市、池州市、安慶市、黃山市有關負責同志,部分專家學者、文化工作者代表等出席。

記者 吳衡 攝影 儲燦林 唐焱

編輯:郭 笑 校對:張慧陵

二審:陳敏娟 三審:江 勇 審簽:韓德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