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怪玄慈要破戒,與葉二娘生下虛竹,你看誰想讓他身敗名裂?

少林派曆來是金庸武俠中的第一大門派,在号稱金庸武俠武學水準巅峰的《天龍八部》也是如此。

隻不過,少林派在《天龍八部》中的威名,全靠一個掃地僧在支撐,而作為少林派掌門的玄慈,卻處在一個極為尴尬的位置上。

他的武功不僅不算絕頂,甚至連《天龍八部》前十都進不去。而且,與那些謹守清規戒律的少林掌門不同,玄慈居然破戒和葉二娘生下了一個兒子,那就是虛竹。

這樣的一個人,如此藐視清規戒律,是怎麼當上少林掌門的?

難怪玄慈要破戒,與葉二娘生下虛竹,你看誰想讓他身敗名裂?

嚴格地說,玄慈的武功雖然不是絕頂,但是,卻是一個合格的少林掌門。他能夠當上少林掌門,也是憑借着自己的能力,而之是以他的武功算不得天龍絕頂,也是因為在天龍八部時代,各種高手太多了,以至于玄慈顯不出來了。而他在臨死之時的表現,也維護了少林寺的清譽。

原文道:

玄慈喝道:“行杖!”好容易二百下法杖打完,鮮血流得滿地,玄慈勉提真氣護心,以免痛得昏暈過去。……玄慈伸出手,右的抓住葉二娘的手腕,左手抓住虛竹,說道:“過去二十餘年來,我日日夜夜記挂着你母子二人,自知身犯大戒,卻又不敢向僧衆忏悔,今日卻能一舉解脫,從此更無挂恐懼,方得安樂。”說偈道:“人生于世,有欲有愛,煩惱多苦,解脫為樂!”說罷慢慢閉上了眼睛,臉露祥和微笑。

既然玄慈是在以一個合格的少林掌門來要求自己的,那又為何要破戒與葉二娘歡好,還生下兒子虛竹?

其實,他是被人做了局,這個人就是慕容博。

慕容博一直處心積慮的要恢複燕國,但是,他雖然狂妄,也知道所謂鮮卑慕容早就已經是破落戶了,他不過是一個沒有一官半職的草民,而且也完全沒有群眾支援。

難怪玄慈要破戒,與葉二娘生下虛竹,你看誰想讓他身敗名裂?

要想恢複燕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北宋大亂,他好從中漁利。而當時的北宋雖然不是盛世,也算國泰民安,隻有挑起和遼國的争端才有機會。而慕容博不過是個江湖人,他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試圖控制武林當中的名門大派,進而為他自己取得資本。

為此,慕容博相中了玄慈,他認為玄慈有做少林方丈的潛力,他想用葉二娘作為誘餌,讓玄慈上鈎,然後借機控制少林派。為此,他暗設機會,讓葉二娘接近了玄慈。

其實,這一切都算是成功的。問題是慕容博的情商和智商,也就隻能做一個江湖中的所謂大佬,在政治鬥争上完全上不了台面。

玄慈給葉二娘的父親治病,雖然是慕容博設的局,而且葉二娘也勾引到了玄慈。但是,那完全是你情我願,而且葉二娘和玄慈真心相愛。慕容博之前完全沒有得到葉二娘的信任,以至于在葉二娘生下虛竹之後,被來複仇的蕭遠山偷走虛竹,然後放入少林寺,使他們一家三口不能相認。

難怪玄慈要破戒,與葉二娘生下虛竹,你看誰想讓他身敗名裂?

這對于玄慈、葉二娘和虛竹來說,是天大的悲劇,而對于慕容博的計劃,也是一種幹擾。

玄慈除了武功天資比蕭峰、鸠摩智等人差上一籌之外,其他無論是佛學,還是大智慧都不差。他這樣的人,絕不會受到任何人的挾持,是以,慕容博甚至也不敢借着虛竹來要挾玄慈。

玄慈年輕的時候,作為帶頭大哥,率領中原武林高手伏擊回家省親的蕭遠山一家,實際上是鑄成了大錯,因為那完全是誤會。

蕭遠山在當時,不僅不是遼國侵略大宋大急先鋒,而且還因為漢人師父的緣故,不願意殺漢人。問題是中原武林的情報太差了,以至于竟然輕信了慕容博的謊言。

隻不過這一次,慕容博同樣失算了,因為遼國并沒有因為蕭遠山失蹤而和大宋開戰,而玄慈也在安頓了葉二娘之後回到少林做了掌門。

難怪玄慈要破戒,與葉二娘生下虛竹,你看誰想讓他身敗名裂?

慕容博這個人一生所做的事情,就是損人不利己,假如他的格局能夠再大一些,暗自把虛竹在少林寺的消息告訴玄慈和葉二娘,讓他們一家三口團聚,做一個順水人情。這完全可以得到玄慈的好感,對他的計劃其實大有幫助。奈何,他非要試圖損害少林的威名。玄慈甯可一死也不願意讓對方得逞。

說起來,玄慈臨死之時已經大徹大悟,他罪不至死,但是選擇了解脫,而慕容博雖然活着,也隻能選擇徹底否定曾經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