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打造的雷鋒驿站真的蠻贊的。居委會為改善我們的小區環境,動足了腦筋。”74歲的陳品珍在位于豎新鎮的瀛興居民區已經住了五十多年,她對老街的改造工作贊不絕口。
陳品珍口中的“雷鋒驿站”,是利用居民區老街閑置房屋改建而成的一排小巷店鋪——由瀛興居民區班子成員精心策劃布置的5個便民服務站點。
雷鋒驿站的每個小站空間雖不大,服務功能卻十分強大。便民裁縫鋪,提供改褲腳、換拉鍊、衣物修補等服務;便民資訊資訊站,可投放社群租售房交易、家政服務等資訊;便民理發店,提供理發、拍照等服務;便民修理鋪,提供磨刀、配鑰匙等服務……大部分服務對轄區内60歲以上老人免費,“小修小補”服務尤其受居民歡迎。
煥新後的瀛興居民區老街,吸引着周邊居民和遊客的駐足。“老街煥然一新,重新熱鬧了起來。”陳品珍告訴記者,雷鋒驿站開張後,她每天都要來這裡逛一圈,每次都能遇上幾位老朋友,大家一起在這裡看書、聊天,還可以享受到貼心的便民服務。
“現在針線活做得好的小店不好找,我有一件衣服脫線了,自己眼睛不好不友善做針線活,拿過來請志願者幫忙縫補一下。”采訪當天,陳品珍去取縫補好的衣服,對志願者精湛的縫補手藝感到十分滿意。一旁的理發店内,72歲的退休勞工袁偉也正在高興地享受免費的理發服務。“這裡為我們老年人提供了不少日常‘剛需’服務,特别友善。”
擔任理發店志願者的,是熱心的朱文忠師傅。他在豎新鎮經營着一家理發店,受居委會邀請,他每周會定時來驿站做志願者,為周邊群衆理發。
“幫他們剃個頭,和他們拉拉家常,挺溫馨的。”在朱文忠看來,居委會打造雷鋒驿站雖然面積不大,發揮的作用并不小,而他做的這件事,對他來說難度不大,卻很有意義。
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離不開瀛興居委會一如既往對民生福祉的關注與投入。在過去,瀛興居民區的老街是小商品市場,随着歲月的流逝,店鋪開始衰落最後關閉。不少居民對曾經熱鬧老街的落寞現狀感到可惜。在豎新鎮黨委、政府的支援下,瀛興居民區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統籌居委會、志願者、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盤活老街閑置房屋工作,讓老街煥發新活力。
“我們社群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老人。在生活中,老年人時常會遇到一些小修小補的需求,在附近卻很難找到這樣的店家。我們便想到把老街閑置房屋改造成雷鋒驿站,為居民提供小項便民服務,營造更加便利的生活環境,讓大家重拾往日溫暖記憶。”瀛興居民區黨支部書記袁賽帥說。
據了解,位于老街入口處的黨群驿站是老街改造最早完成的項目,為轄區居民、黨員等提供閱讀學習、休息充電等各項服務,深受周邊居民喜歡。全新打造的雷鋒驿站,是現有黨群驿站很好的補充,滿足了居民“微小事”服務需求。雷鋒驿站将常态化提供便民服務,成為轄區群衆的“歇腳地”“惠民地”。
此外,居委會還專門打造了一家“8090遊戲小屋”,裡面擺放着大大泡泡糖、金嗓子潤喉丹、小霸王遊戲機等零食玩具……在這家“時光雜貨鋪”裡,可以找到諸多“小時候”的記憶,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我回這裡看望奶奶,沒想到老街上還有這麼一家有意思的店鋪,這個遊戲機是我小時候玩的。”一位“80後”居民忍不住玩了幾把遊戲。
“目前,老街的改造項目已經過半,接下來,我們将對老街另一邊的閑置房屋繼續進行提升改造,引進更多受老百姓歡迎的内容,努力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精細化的服務。同時通過提升老街風貌,為之後美麗街區的改造抛磚引玉,讓老街區煥發出多樣的生機。”袁賽帥說。
記者:郭楊如熠;攝影:張志豪
編輯:朱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