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秋色滿,葵花話秋實。金秋時節,朔城區利民鎮今年試種的2千畝向日葵迎來豐收,廣袤的田野上處處呈現豐收景象。當地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引進适合高寒山地種植的向日葵品種,讓小葵花開出“花樣”緻富路,挑起鄉村振興的“金扁擔”。
走進利民鎮安子坪村的千畝向日葵種植基地,成片的向日葵花海已褪去金燦燦的“外殼”,沉甸甸的葵花盤粒粒飽滿,顆顆誘人。70多個村民正忙着采收向日葵盤并就地晾曬,一排排、一行行整齊排列的向日葵盤,成為秋日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朔城區利民鎮安子坪村千畝向日葵種植基地負責人樊金告訴我們,每畝産量400斤左右,等曬幹、脫完後,經過篩選發往安徽、山東等地,還有一些要出口國外。
作為朔城區唯一的山區鄉鎮,利民鎮氣候獨特,無霜期較短。經過多次考察調研,當地引進生長周期較短的向日葵品種,憑借獨特的地理和光熱條件,種植的向日葵品質十分優良。
樊金說,主要種植的是谷豐90、三瑞10号,當地氣溫适合,早晚溫差比較大,适合種植。今年種了2000畝試驗,長勢挺好,明年還要繼續發展。
葵花種植從播種、間苗、割葵花頭、插盤、再到脫粒,都需要勞動力。向日葵的豐收,不僅讓種植戶收益頗豐,還帶動了當地村民秋收務農增加收入。這幾天,村民王小蘭每天和附近村子裡70多個村民一起來收割葵花,她說在這裡打工,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挺好。
朔城區利民鎮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惠農強農”目标,着力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探索引進經濟作物向日葵,讓“花海經濟”既是夏秋之美景,也是當地百姓增收緻富的錢袋子。
朔城區利民鎮到村工作大學生李揚洋介紹說,今年在安子坪村種植的2000畝向日葵,共雇傭附近村民2600多人次,既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也促進了觀光旅遊農業多樣化發展。下一步,利民鎮将加強農文旅融合,依托安子坪村千畝向日葵,豐富兒女山旅遊資源,做好文旅宣傳工作,為市民提供休閑、觀光、度假的舒适環境。
來源:這裡是朔州
編輯:麻世傑
複審:李池
終審: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