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資料爆炸和能源轉型的時代,儲能技術正成為通信和大資料裝置更新、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力量與共同交集。
近期,大資料及通信領域儲能業務全球上司者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登集團")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并由中金、建銀國際、華泰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深耕大資料及通信領域的儲能業務,擁有全球領先者位置
成立于2011年的雙登集團,是一家在全球範圍内專注于大資料及通信領域能源存儲業務的公司。雙登集團的産品線涵蓋了锂電池和鉛酸電池,其中锂電池主要為磷酸鐵锂電池,鉛酸電池則包括多種類型。
憑借其在通信基站儲能、資料中心儲能、電力儲能場景等領域的突出表現,雙登集團已在全球儲能市場中确立了領先地位。據招股書,在2023年,雙登集團出貨量達5.3 GWh,位居全球通信及資料中心儲能電池供應商第一,對應市占率為10.4%。
在通信基站儲能領域,雙登集團與全球多家頂尖通信營運商及裝置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其産品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據招股書資料,雙登集團在通信基站儲能市場的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場佔有率的9.7%。
而在資料中心儲能市場的出貨量則占據了全球市場佔有率的12.5%。随着人工智能和大資料的興起,公司緊跟市場需求,與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及資料中心營運商亦建立了合作關系。
雙登集團在以上兩大細分領域擁有優質且忠誠度高的客戶群體。
具體而言,公司的客戶涵蓋五家全球十大通信營運商及裝置商、近30%全球百大通信營運商及裝置商、以及中國五大通信營運商及裝置商、中國十大自有資料中心企業的50%,以及中國十大第三方資料中心企業的 60%。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服務五大客戶的平均時長超過九年。
此外,公司在電力儲能場景中也取得了不俗成績,成功抓住了大規模電網儲能、商業和住宅儲能領域帶來的市場機會,其産品已開始在全球範圍内得到應用,海外已落地的儲能項目包括了高棉、蒙古、幾内亞、中非等。
而在國内不同地區的電力儲能項目,公司也做得有聲有色。當中,公司成功以儲能産品和系統的主要供應商角色,參與了國網張北儲能系統項目的開發——該項目是自2011年展開營運以來以裝機容量計算全球最大的集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及智能電力傳輸新能源發電站。
财務業績呈高速增長态勢,穩定性與均衡性持續釋放
據招股書顯示,雙登集團在過去幾年中實作了高速增長。公司的收入從2021年的人民币24.40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42.60億元(機關下同),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2.1%。同期,毛利的年複合增長率更是達到了371.1%。
公司毛利率在2021-2023年分别錄得7.5%、16.9%、20.3%,按年形成了明顯的上升趨勢。
此外,在盈利方面,公司成功實作了扭虧為盈,從2021年的淨虧損人民币53.7百萬元轉為2023年的純利人民币385.2百萬元。對應的期間經營活動現金流也從負200.2百萬元轉為907.2百萬元。
賬面期末現金,在2021-2023年分别錄得99.0百萬元、270.3百萬元、479.0百萬元,同樣的呈現出與營收、盈利及現金流相似的增長趨勢,進一步驗證了财務業績增長的可靠性。
一系列強勁的财務表現,不僅反映了雙登集團在産業中的市場競争優勢,也較為充分的顯示出該公司正為其未來的擴張和研發投入建立起穩固的财務基礎。
值得關注的一點,近年來,公司前五大客戶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逐漸降低。據招股書所示,于2021-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前五大客戶總收入占比分别為45.0%、54.2%、46.1%及35.7%,同期單一最大客戶總收入占比分别為15.4%、24.3%、21.3%及10.0%。
既表明公司在客戶分布上更加多元化,降低了對單一客戶的依賴,又提高了公司的财務穩定性,進而使得雙登集團的營收來源更加均衡。
未來發展戰略:凝聚雙登集團業務快速向前發展的幾大關鍵因素
在雙登集團的财務增長背後,除了顯著市場領先優勢之外,還有幾個關鍵因素推動雙登集團業務快速向前發展,這些因素實際上是共同合力的,環環相扣。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在其招股書中首次提出的未來發展戰略,高度總結和融合了這些關鍵因素。
首先,技術創新是一個極為重要方面。
雙登集團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走出了一條開放式的科技創新之路。公司不斷投入資金更新企業的生産、研發裝置,擁有了高科技的工作環境和研發裝置,如美國Arbin公司的BT2000電池測試系統、英國Solartron電化學工作站等,有效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雙登集團還制定了明确的未來發展戰略,其表示,公司将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産品技術的創新和更新,以滿足市場對高性能、高安全性儲能産品的需求。
除此之外,雙登集團還與大連化學實體研究所簽署技術開發戰略合作協定,合作研究電池機理模型課題,利用AI及大資料技術,深入研究儲能系統故障預警及電池狀态預估技術,有效解決客戶痛點問題,為客戶創造價值。
其次,是産品優勢。雙登集團的産品線豐富,能夠滿足通信基站、資料中心、戶用儲能、電力儲能等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公司在锂離子電池和鉛酸電池領域均有布局,憑借其産品優勢,滿足了市場的不同需求。在公司未來發展戰略中,也提到了在産品線方面布局,即雙登集團将繼續優化锂電池和鉛酸電池的産品結構,提高産品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降低成本。
再者,繞不開的是産能擴張。為滿足電池需求的預期增長,雙登集團無論過去及未來,一直持續擴大産能。公司已經擁有了高科技的工作環境和研發裝置,并建立了锂離子電池材料實驗室。公司在锂離子電池領域的投入,也使得锂離子電池的銷售在公司絕對金額以及占總收入的比例均持續增加。
還有就是,公司一直把業務和産品的出海,放在了重要戰略位置,比如此前提及的電力儲能項目做到了高棉、蒙古、幾内亞、中非等地。而其未來發展戰略也包括了出海的規劃,公司将繼續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建立更多的合作關系和銷售網絡,提升全球市場佔有率。
除了出海,積極探索儲能技術落地場景的多元化,亦成為了公司業務收入來源多元化的重要策源地。比如,公司發展戰略提及要探索儲能技術在新能源、智能電網等領域的新應用,以推動實作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身處成長賽道:全球及中國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
随着全球對清潔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儲能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儲能累計發電機容量預計由2023年的478.5 GWh提升至2030年的6,393.0 GWh,複合年增長率為44.8%。
其還預計,以新裝機容量計算的全球儲能市場規模将由2023年的157.7 GWh增加至2030年的1,677.0 GWh,複合年增長率為40.2%。
而中國市場的增長尤為顯著,以新裝機容量計算的中國儲能市場規模将從占全球市場的48.4%(2023年)或進一步提升至2030年的52.2%。
由此亦可見,未來中國将繼續鞏固其全球儲能安裝領域的領先地位。
面向未來,全球儲能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特别是以中國市場發展為主的儲能行業黃金期,正為雙登集團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深入來看,通信網絡和資料中心的快速發展、能源轉型的加速、監管政策的支援以及儲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下降,這些都是推動整個儲能市場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1)通信網絡及資料中心的行業需求旺盛
在通信領域,随着5G技術的商用化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通信基站的數量和密度不斷增加,對儲能系統的需求也随之上升。雙登集團憑借其在通信基站儲能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豐富經驗,有望在這一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
資料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其對能源的需求和儲能解決方案的依賴也在不斷增長,是以,雙登集團在資料中心儲能領域的布局,将使其能夠抓住這一市場機遇,實作業務的持續增長。
(2)能源轉型提供強力助推
全球範圍内的能源轉型,特别是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是推動儲能行業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的并網,需要儲能系統來平衡供需,保證能源供應的穩定性。雙登集團在電力儲能場景中的技術和産品,将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3)監管與政策支援
各國政府對儲能行業的支援政策,如稅收優惠、補貼、研發資助等,為儲能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儲能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這為雙登集團等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4)效率提升且成本下降
技術進步帶來的儲能系統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使得儲能解決方案在經濟上更具吸引力。而雙登集團則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産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增強了其在市場中的競争力。
筆者判斷,憑借雙登集團在儲能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強大的綜合領先實力優勢,其完全有望在未來市場中實作更大的份額。
與此同時,行業格局從目前的分散走向未來的相對集中的過程中,雙登集團亦能夠繼續順應"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規律,進而較同行競争者受益得更加充分。
結尾部分
實際上,雙登集團在港遞交上市申請,不僅是對公司自身實力的展示,也是對全球儲能市場潛力的肯定。綜合來看,雙登集團作為大資料及通信領域儲能業務全球上司者,在全球及中國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中,預期未來或能夠擁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充分受益行業/賽道的快速成長。
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優質客戶群體、全球市場布局以及穩健的财務表現,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外,随着公司發展戰略的逐漸實施,雙登集團有望在儲能市場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實作可持續的增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