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賺300罰2萬,代工廠成品牌“替罪羊”!

日前,廣州肌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肌蜜生物”)因生産不符合備案資訊的化妝品而受到行政處罰,具體而言,其灌裝生産的“ZISERENSHENG姿色人生美肌持妝BB霜”産品被檢出含有備案資訊未載明的防曬劑,作為備案人的肌蜜生物被罰沒20300元。

“工廠被來料方坑了。”金額不多,但背後,卻是一個工廠為了微薄利潤不斷降低要求搶單的縮影。該案也為廣大化妝品加工廠再次敲響了警鐘,不能随便接單了。

收費300元、被罰2萬

工廠被來料絆倒

據行政處罰書披露,肌蜜生物生産經營的涉案産品“ZISERENSHENG姿色人生美肌持妝BB霜(批号:E310723/GM;規格:35ml)”,在2024年化妝品國家抽檢中被檢出不合格。

基于此,廣州市花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肌蜜生物展開調查,發現後者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賺300罰2萬,代工廠成品牌“替罪羊”!

1、未執行留樣管理制度。

廣州市花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發現,上述涉案産品由肌蜜生物生産于2023年6月8日,共計500支,收取委托加工費300元。按同類型規格的産品核算,包工包料3.5元/支,肌蜜生物生産銷售上述産品的貨值金額為1732.5元,違法所得為300元。

現場未發現涉案産品,由于不能提供涉案産品留樣及留樣記錄等資料,肌蜜生物不僅違反了《化妝品生産品質管理規範》第十八條“企業應當建立并執行留樣管理制度”的規定,也不符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産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化妝品生産品質管理規範的要求組織生産化妝品,建立化妝品産品檢驗及留樣等管理制度”的規定。

2、檢出備案資料未載明的成分。

國家藥監局備案系統顯示,涉案産品“ZISERENSHENG姿色人生美肌持妝BB霜”由肌蜜生物備案于2023年2月27日,為普通化妝品,功效宣稱隻有一項即“美容修飾”,且備案成分及标簽成分表一緻,并不含其他功效成分。但國家藥監局在抽檢中卻發現,該BB霜含有防曬劑。

賺300罰2萬,代工廠成品牌“替罪羊”!

顯然,肌蜜生物生産經營不符合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載明的技術要求的化妝品的行為,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産企業應當按照化妝品注冊或者備案資料載明的技術要求生産化妝品”的規定。

但行政處罰書強調,涉案批次産品因為“來料已含防曬成分,但由于當事人在産品備案時,疏忽大意,未在備案資訊上載明”,導緻産品抽檢不合格。

鑒于此,廣州市花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肌蜜生物進行從輕處罰:1、沒收違法所得300元;2、罰款20000元;罰沒款總計20300元。

品牌“隐身”

工廠成“大冤種”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起“産品備案原料稽核不嚴引發的處罰案例”,但《化妝品觀察》采訪多位業内人士發現,事實上,這或是一起典型的工廠“背鍋”案例。

據行政處罰書,肌蜜生物“共生産500支,收取委托加工費300元”,換言之灌裝費為0.6元/支。

“很明顯,涉案産品屬于分段生産,也就是說,半成品是一個工廠生産的,灌裝由第二個工廠即肌蜜生物操作。”慧翌品質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咨詢師秦培華如是表示。

換言之,品牌方即姿色人生,委托生産企業A配制料體(即半成品),再給到生産企業肌蜜生物灌裝并備案。

賺300罰2萬,代工廠成品牌“替罪羊”!

“肌蜜生物就是被來料方坑了。”浙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技術總監梅海平指出,品牌方找肌蜜生物灌裝,并讓其按照提供的資料資訊完成備案。而肌蜜生物既沒法确認來料方提供的備案資訊和其提供的半成品之間是否一緻,也沒法稽核,“因為半成品不是肌蜜生物生産的,裡面添加了哪些成分,壓根沒法核實”。

他進一步解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規定的各種禁限用成分很多,除非明确知道可能添加了哪些成分,否則就是盲測,“這個基本沒法檢測,而且檢測費用也較高”。

“這個(防曬劑)就是故意添加,以增加産品的防曬功效。”某業内資深人士猜測,對于配方含有防曬劑,料體加工廠A肯定是知情的,品牌方也有可能知情,“或許心知肚明,知道一旦被抽檢或被舉報難逃一劫,便找了灌裝廠當替罪羊”。

新條例的亮點之一,就是建立了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制度,“作為第一責任人,注冊人備案人對産品的安全和功效宣稱負責”。當“ZISERENSHENG姿色人生美肌持妝BB霜”被抽檢不合格,首當其沖被問責的就是作為備案人的肌蜜生物。

“藥監局隻能處罰當事人,也就是備案人,而這個産品從法規角度來講屬于肌蜜生物,品牌方沒有任何法律責任。”梅海平如是表示。

甚至,品牌方和料體配制生産企業A,都在産品标簽上“隐身”了。根據《化妝品标簽管理辦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三項:生産企業名稱和位址應當标注完成最後一道接觸内容物的工序的生産企業的名稱、位址。該案中,完成最後一道接觸内容物的工序的為肌蜜生物,是以标簽上“備案人”“生産企業”都為肌蜜生物,為産品第一責任人。

訂單少、内卷加劇

工廠艱難度日

事實上,這并非首個因來料問題而被罰的工廠。

早在2022年8月,廣州市帛卉化妝品有限公司就因代工生産的面膜被檢出禁用物質而被處罰,而該産品的原料、包材,均是由品牌方提供的。

随着監管趨嚴,很多工廠在提升自身原料檢測能力的同時,也對來料加工持謹慎态度。湖北某化妝品代工廠就告訴《化妝品觀察》,“我們現在隻做ODM,不搞來料加工”。

梅海平也指出,“來料灌裝并替對方備案,這種情況大多數加工企業并不會接受。”他解釋,半成品不是自己工廠生産的,對産品裡添加了哪些成分無法掌控,如果存在禁用或者限用成分,法律風險更大,而且收益也低,一瓶的灌裝費用也就幾毛而已。

賺300罰2萬,代工廠成品牌“替罪羊”!

受益少,風險大,怎麼算,這都是一門虧本買賣。而肌蜜生物竟為了掙300元加工費,铤而走險,最終被罰款2萬,這背後,折射出整個代工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産能過剩,低價内卷,為了搶訂單無奈妥協退讓。

今年上半年,芭薇股份、嘉亨家化的表現均不甚理想,中頭部代工廠尚且如此,小微生産企業的處境更是艱難。

據企查查資料,截至2024年9月底,已有1465家化妝品生産相關企業登出、吊銷(資料口徑為企業名稱、經營範圍、産品名稱中包含“化妝品生産”),較去年同期增長13.9%。

另據國家統計局資料,今年1-8月,化妝品總零售額為2730億元,同比下滑0.5%。其中,8月份化妝品銷售額為319億元,同比下滑6.1%。

顯然,行業全面複蘇仍面臨挑戰。市場需求疲軟和成本壓力,依然是橫旦在工廠面前的一座大山,“沉住氣,熬過去”,或是廣大中小工廠當下所能做的最佳選擇。

【版權提示】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品觀網/品觀APP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對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權需求,請聯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