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融媒體記者趙莉
一番精心裝扮後,烏魯木齊的Cosplay(角色扮演)玩家駱子豪來到了新疆第十六屆白夜動漫嘉年華現場,希望通過有辨識度的裝扮吸引志趣相投的人,結識新朋友。
國慶節假期,新疆國際會展中心的展廳裡,來往成群結伴的多是裝扮成動漫角色的二次元粉絲。
說話間,駱子豪向記者展示他的動漫國際電話預付卡牌。類似于過去因共同愛好而形成的自然社交圈,如籃球迷一起打球、遊戲愛好者共同闖關,卡遊所銷售的動漫國際電話預付卡正成了一種新型的社交媒介,是進入特定興趣社群的“通行證”。
從線上走到線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基于興趣建構新的人際關系,擁抱“破冰”新名片。
擁抱流行文化,營造“青年友好”生态
聽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誇你是一種什麼感覺?10月3日,萬守新疆城市社群組織了一場“誇誇酒會”,讓初次參與其中的盧欣奕感到輕松惬意,作為新疆藝術學院紀錄片專業的學生,她喜愛自己的專業,卻對未來的職業選擇有所猶豫,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她時常感到迷茫。
萬守新疆城市社群發起的萬守聊天會,邀請陌生人坐在一起,分享故事破冰交友。受訪者供圖
活動當天,參加的每個人都會領取誇誇卡,由主持人介紹規則後分組入座,根據誇誇卡的提示輪流分享自己的故事,大家認真傾聽後誇誇對方,自由聊天碰杯,悄然熟絡起來。陌生人的鼓勵和建議讓盧欣奕十分受用,她給對方看自己拍的微紀錄片,傾聽陌生人中肯客觀的評價。
“正是意識到自己現在的朋友圈子很窄,是以我想通過這種方式去多結交一些新朋友。”盧欣奕說,通過活動結識的朋友偶爾相約一起去逛書店打卡,多相處幾次後,也會敞開心扉,聊一聊求職、升學、感情方面的困惑和問題,也能提升她的專業水準。
“我們如此渴望被認可,哪怕是一點點來自于陌生人的肯定……”緻力于聚焦建構一個有趣、有愛、有意義的城市社群,是萬守新疆發起人鶴望的目标。
從最初的讀書分享會、萬守聊天會、給自己的一場婚禮到詩歌拍賣會買一首心動的詩、心理療愈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邀請100個陌生人吃飯……鶴望發起的這些活動,參與者大多都是90後、00後,他們之中有獨自在烏魯木齊打拼的異鄉客、有經曆創業失敗重新尋找方向的創業者、有常居南京但句句不離新疆的音樂電台主播、也有正面臨人生選擇的大學生……渴望交朋友但不知從何下手,在這裡他們可以輕松地與陌生人“破冰”。
随着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大家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鶴望逐漸建立了“以書換友”、“酒與連結”、“旅途二三事”、“新銳戲劇”等近50多個細分的微信群,将年輕人熱衷的流行文化融入每一期活動,通過舉辦高品質活動,連結更多新型社交平台資源,用多元文化凝聚人心。大家因興趣愛好而相遇相識相知,在烏魯木齊這座城市感受鮮活的生命力。
“運動搭子”成為健身陪伴
國慶假期,AUC騎行俱樂部負責人朱劍橋和騎行搭子們一同報名參與了2024哈熊溝景區天山森林公路騎行活動,出發前互相檢查裝備,騎行途中互相鼓勵,車輪穿梭在秋日盛景中,他們在終點留下了難忘的合照,也在這場比賽中認識了不少朋友。
烏魯木齊AUC騎行俱樂部負責人朱劍橋,在國慶假期參加了2024哈熊溝景區天山森林公路騎行活動,也是以結識了衆多騎行愛好者,大家在哈熊溝景區拍照留念。受訪者供圖
“尋找運動搭子的最好方式莫過于去參加一場場體育賽事活動。”今年38歲的朱劍橋從三年前開始接觸騎行,如何挑選山地車、公路車?長途騎行後如何正确拉伸?騎行裝備哪些是“雞肋”……從新手到老手,“騎行搭子”給了他很多的建議。
後來,朱劍橋将自己的騎行視訊釋出在社交平台上,也由此吸引到了一群騎行愛好者在他的視訊下留言,相約一起騎行。
烏魯木齊AUC騎行俱樂部負責人朱劍橋和俱樂部成員,在國慶假期參加了2024哈熊溝景區天山森林公路騎行活動,随着賽事活動的豐富,騎行愛好者也在拓展“朋友圈”。受訪者供圖
“制定路線,檢查裝備,確定每個人的安全,這都是作為組織者在出發前的準備工作。”朱劍橋說,随着賽事活動的豐富,結識的騎行愛好者越來越多,他也建立了騎行俱樂部,定期組織騎行活動,讓更多騎行小白少走彎路。
“找個搭子,互相監督共同進步。”是衆多運動愛好者的心聲,羽毛球愛好者張偉也不例外。從體重90公斤減重到70公斤,健身房和羽毛球館都見證了他的汗水和蛻變,而他的“健身搭子”也是一路陪伴。
“如果沒有朋友的鼓勵,我可能堅持不下來。”直到現在,張偉還保持着每天鍛煉的好習慣,每周都要組幾個好友打一場羽毛球,不少朋友開始“入坑”,購置了一整套羽毛球拍、手膠、運動鞋、運動裝等,他也成為了好友的“運動搭子”,發球姿勢、熱身準備等細節,他也能指導一二。
今年夏天,他們一同報名參加了業餘羽毛球交流賽,拓展了“朋友圈”。
越來越多的賽事活動讓參與者彼此認識,互相了解,形成“運動搭子”,讓運動不再孤單。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不僅進一步滿足了大家的體育健身需求,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參與運動的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