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周,中東局勢急轉直下,呈現多點蔓延态勢,外溢效應日趨顯著。隐忍兩個多月之後,伊朗終于對以色列出手,這對中東局勢有什麼影響?在伊朗的打擊之下,以色列又是否會就此收手?
近段時間,随着黎巴嫩真主黨上司人納斯魯拉遇襲身亡,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驟然更新。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以及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相繼對以色列發動襲擊,而以色列以空襲作為回應。近日,伊朗也向以色列發射了約200枚飛彈,進一步加劇了中東地區的安全危機。在此之後,以色列政府宣布,将在未來幾天内對伊朗發起重大報複行動。
有消息指出,在真主黨上司人納斯魯拉身亡後,10月4日,納斯魯拉的表弟,最有可能成為新一任真主黨上司人的薩菲丁,再次遭到以軍定點清除,生死未蔔。這一消息如果屬實,無疑将進一步刺激伊朗采取更加激烈的報複行動。同一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副司令法達維發出嚴厲警告稱,如果以色列繼續其錯誤行為,将面臨毀滅性的後果。
法達維指出,一旦以色列犯下任何錯誤,伊朗将毫不猶豫地瞄準其所有關鍵的能源和交通設施,包括煉油廠和天然氣田。他進一步強調,伊朗作為一個擁有廣闊領土的國家,擁有衆多經濟中心,而相比之下,以色列的能源和基礎設施則相對集中,僅有的幾處發電廠和煉油廠均處于伊朗的打擊範圍之内,伊朗完全有能力同時覆寫并摧毀這些目标。
可以說,伊朗高層撂下的這番狠話,無疑給中東局勢帶來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美國、中國、俄羅斯等30個國家紛紛采取緊急撤僑措施,以確定本國公民的安全。其中,美國已安排航班從黎巴嫩撤走100名美國公民,俄羅斯也撤離了60名外交人員家屬。
中國則通過“新廈門”号輪船和包機等方式,緊急撤離了中國公民。30國的緊急撤僑顯得非同尋常,預示着中東的“大結局”或即将到來,同時也凸顯了中東局勢正朝着更加緊張的方向發展。
更為關鍵的是,美以之間已經爆發“信任危機”。自本來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内塔尼亞胡政府在如何應對哈馬斯襲擊以色列的問題上,始終無視美國的建議,這讓拜登政府因以色列在加沙地帶擴大戰争目标而感到“沮喪”。
不僅如此,日前有美國匿名官員爆料稱,内塔尼亞胡與拜登之間的電話,越來越頻繁地演變成大聲争論。從以上種種迹象來看,美國在限制以色列其他行動方面的能力已經有限。一旦局勢超出美方的掌控範圍,引發嚴重後果,那麼美方或許也無能為力。
而對于目前緊張局面,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安理會上表示,中方敦促所有各方特别是以色列力行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導緻局勢進一步更新的行動。有分析指出,這是中國在過去很少見發出的警告,也進一步表明中東局勢已經遊走在失控的邊緣,以色列如果還不懸崖勒馬,屆時引發的後果将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