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重鼓樂藝術團的演員在表演鼓樂《盛世鼓韻》。
第十八屆中原民間藝術節開幕式上的文藝表演。
秋高氣爽,秋色宜人。曆經三天的精彩綻放,由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原民間藝術節,于10月3日下午落下帷幕。開幕式文藝演出、非遺折子戲、廣場舞模特展演、市民音樂會、非遺傳統技藝展示……多彩多姿的藝術魅力點燃了國慶假日的激情火焰,讓藝術節真正成為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第十八屆中原民間藝術節開幕式上,演員進行太極劍表演。
中原民間藝術節自2006年5月開始,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八屆,2010年榮獲全國社會文化藝術政府最高獎——文化部“群星獎”。本屆藝術節以“藝術的盛會 百姓的節日”為主題,以集中展示優秀民間藝術為主,堅持“突出弘揚主旋律、突出邯鄲文化特色、突出全市協調關聯”,在城區、街區、園區、景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突出、内容豐富、形式新穎的群衆文化活動,形成“文旅活動遍地開花、群衆共享幸福生活”的火熱場面。
藝術節開幕式文藝表演。
國慶假日期間的邯鄲處處鮮花絢爛,紅旗飄揚。10月1日上午,在邯鄲大劇院東廣場舉行的熱烈歡騰的“盛世山河、情滿中原”文藝演出,拉開了中原民間藝術節的帷幕。
演員在表演情景詩《建安風骨》。
當铿锵有力的開場鼓樂《盛世鼓韻》激昂奏響,現場頓時掌聲雷動。随後,山東快闆、河南民間舞蹈、山西雜技、河北地方戲等衆多精彩節目一一上演,而邯鄲本地原創情景詩《建安風骨》、國術和太極拳表演、情景說唱《成語邯鄲》等節目更是實作了多種表演形式的融合,展現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令人眼前一亮。“以邯鄲成語典故、曆史故事、民間技藝絕活為切入點,以邯鄲地區原創特色節目為主要内容,彙聚晉冀魯豫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及濃厚地域風情的優秀文藝精粹,打造出一場相容并蓄、流光溢彩的文藝盛宴。”藝術節總導演、市群藝館主要負責人池永表示。
山東省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的演員在表演山東快書《武松打虎》。
本屆藝術節吸引了來自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數十支表演隊伍與民間藝術家參與,他們以各自獨特的表演形式,讓新潮與古韻、傳統與現代碰撞出藝術火花,诠釋了對家鄉的深情厚誼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邯鄲有戲、情滿四季”非遺折子戲專場,台上名家演唱,台下觀衆互動,讓戲曲愛好者過足戲瘾;“舞悅中原”廣場舞模特展演、少兒舞蹈展演,各群衆團體從社群、公園、校園登上大舞台,一展優美舞姿;“唱響中原”市民音樂會,參加演唱的歌手是來自各行各業的音樂愛好者,充分展現了藝術節的群衆性;“樂動中原”原創歌曲音樂會,突出了邯鄲本地的文化精神、風土人情和動人故事,為邯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藝術節主題活動之一,“藝耀中原”非遺傳統技藝展示吸引了衆多市民和遊客。峰峰磁州窯、涉縣虎頭鞋、複興區剪紙、大名草編、魏縣棉紡織、館陶黑陶、廣平水陸畫、永年酥魚、武安香醋等30餘個非遺項目現場展示、展銷,國家級非遺項目曲周龍燈也進行了展演,打造“看得見、嘗得到、摸得着、帶得走”的非遺市集,廣大群衆零距離體驗和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和風采。
山西省長治市雜技團的演員在表演雜技《立方體》。
有動亦有靜,熱鬧的展演、展示之外,“群文撷萃”美術書法攝影展在邯鄲市博物館舉行,廣大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圍繞“新時代新征程”主題,揮毫潑墨,妙手著春,定格精彩,他們用不同的藝術語言,創作出一幅幅具有中國風格、邯鄲特色、民族風味、民間氣息的優秀作品,展示祖國面貌、時代風采,向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
當藝術節遇上國慶節,從城鎮到鄉村,從線下到網上,從主會場到分會場,古趙邯鄲處處都呈現着藝術的魅力,洋溢着節日的氣氛。一場場精彩的活動,一個個驚豔的瞬間,一幕幕深刻的場景,讓藝術節公益性、開放性、群衆性、互動性和觀賞性更加明顯,喜慶、歡樂、祥和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更加受到群衆的喜愛和歡迎。市文廣旅局負責同志說,中原民間藝術節已成為展示邯鄲城市魅力的一張文化名片,我們将積極推動邯鄲成為中原經濟區晉冀魯豫四省關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高地,努力打造彙聚中原、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的群衆文化品牌,為邯鄲建成魅力獨特、景色優美、品位高端、全國知名的區域文化旅遊中心城市提供文化支撐。
◈邯鄲市委市政府召開旅遊強市建設推進大會◈邯鄲11家上榜!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釋出!◈2024(甲辰)年中國·涉縣女娲祭典隆重舉行
來源:新邯鄲用戶端
記者:劉虹 劉昆 劉敏/文 郝群英 範文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