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俞仕國,上海南洋初級中學學生發展中心主任,援藏任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資訊中心主任兼曆史學科、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
為雪域高原教育事業奉獻,書寫人生新的華章,是俞仕國的援藏初心。
援藏兩年來,他不僅承擔跨學科的教學任務安排,擔任國中曆史學科教師、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而且深入當地教研組活動,參與各類聽評課20多節,參與國中道德與法治資源庫建設等,并指導組内教師的課題研究。他也愈發熱愛這片土地:“既然來了,就要好好幹,才對得起自己遭受的高原反應,對得起組織的信任,對得起當地的師生。”
學生們就和自己孩子一樣親切
援藏伊始,俞仕國女兒剛滿4歲。每次視訊通話,女兒總是問着同樣的問題:“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
俞仕國每次都安慰道:“快了!等爸爸回來陪你玩!”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把對女兒的思念轉化為對日喀則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女兒不在身邊,當地學生在身邊也感到很親切,就像自己孩子一樣。”
去年年初,俞仕國父親病重,醫院下了幾次病危通知書。幾經搶救,病情總算趨于穩定,但父親年邁,已處于卧床、無清醒意識狀态。在上海照顧父親一段時間後,俞仕國心中雖有萬般不舍,卻毅然傳回日喀則:“孩子們的功課不能落下太多。”
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為滿足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的教學需求,俞仕國積極承擔國中七年級曆史學科的教學任務。學生們對俞仕國旁征博引、注重講故事的教學方法贊不絕口。
今年9月開學後,他再次接受教學調整,開展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注重案例分析,提升學生思辨能力。在《維護秩序》公開展示課中,他通過實際案例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取得良好效果。
援藏兩年多來,俞仕國參與國中曆史、地理、道德與法治等不同學段、學科的聽評課,還與當地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李芳園簽訂“師帶徒”協定,為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青年教師隊伍貢獻力量。
此外,他主動與上海大後方溝通,聘請徐彙區政治教研員王志安作為專家,共同為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建設國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資源庫。
日喀則市福利二院10歲女孩卓瑪,也是俞仕國的結對幫扶對象。每次從上海回到日喀則,俞仕國都會去探望小卓瑪,給她帶些糖果、巧克力等小禮物,與之耐心地溝通交流。慢慢地,内向害羞的小卓瑪和俞仕國說的話越來越多,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遠處高山雪未融,閑雲一片挂蒼穹。莫羨江南春色早,山腳花開韻味濃。”俞仕國以詩明志,希冀在雪域高原三年揮灑汗水、綻放青春,留下不一樣的人生軌迹。
文:本報記者 付鑫鑫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沈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