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旅遊大巴在7.5米寬的瀝青路上行駛,兩邊盛開紅色月季花,萬畝柑橘園碩果累累……美麗農村路的盡頭是中國謎語村——剛剛晉升4A景區的宜都市青林謎鎮。
宜都市青林謎鎮
宜都市青林謎鎮環線全長22.5公裡,穿梭于廣袤桔園之中,沉醉于青林謎鎮之間,集江河、桔園、濕地、小鎮、溫泉、非遺文化等山水風光,人文景觀于一體。青林謎鎮公路的修通對宜都的旅遊發展、經濟增長以及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青林謎鎮環線宋高路
宜都市高壩洲鎮大戰坡村的陳文昊今年23歲,剛剛大學畢業的他暑期回老家幫父母打理自家12畝的柑橘園。陳文昊回憶,小時候看着父母每天忙碌着,但柑橘的銷路窄、利潤低,辛苦的同時生活也很艱難。為了打開銷路,他大二就線上上多個平台做賬号,打開了線上銷路。又因為橘園路修通,路好走了,物流更快,收入翻倍。
記者肖肖采訪大戰坡村的果農陳文昊(右)
“橘園路修通之後,對我們果農來說有一定的交通便利,我們是當天采果當天配送,三天就能到客戶手中。今年年收入15萬,比之前增加了一倍不止。”
橘園果農享受着豐收的喜悅
不僅是普通農戶運用電商的方式銷售,村幹部也帶頭做起了電商,拉動村鎮柑橘産業發展。青林謎鎮大戰坡村婦女兒童委員、宜都市直播推薦官肖飛回憶:
“道路暢通之前,我們發快遞都是通過麻木、三輪車,貨物一件一件地搬,拖到城裡發快遞。路修通了以後,我們的物流車直接開到村裡,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可以說是提質、增效、增收。”
青林謎鎮大戰坡村婦女兒童委員、宜都市直播推薦官肖飛與其團隊正在直播帶貨
網路通了,新路通了,推動柑橘産業發展,讓這座“柑甜小鎮”富了起來。沿線精品橘園組團發展,建成了鄂西南最大的柑橘交易中心,讓宜都柑橘通過環線走向天南海北,讓“柑甜小鎮”成為湖北省特色小鎮。宜都柑橘文化體驗中心接待員彭雨涵給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資料:2023年宜都市全市柑橘種植面積30.1萬畝,産量近70萬噸。
“青林謎鎮環線的建設,不僅改善了農村交通條件,還友善了農産品運輸和遊客出行,多類旅遊産品暢銷全國,并出口到歐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柑橘産業鍊總産值突破100億元。”
大戰坡村鄉村直播間(橘園電商中心)
清涼如畫,群山連綿,悠悠橘香,沁人心脾。1800家電商,遠銷海内外,一條甜蜜産業鍊誕生了。産業圍着公路建,全線産業吸引附近農戶就業近5000人,帶動周邊農産品銷售1200萬元,帶動沿線農民共同富裕。
青林謎鎮環線橘園路
在青林寺村郵快驿站,90後小夥廖宗忠正在打包村民們的包裹,一天收發貨物超過400件。從深圳打工回來創業的他,感受到了“客貨郵”城鄉公交的福利:
“公交從由宜都分揀中心直接給我帶回來,如果是我自己來做的話,我自己得準備車,發貨要送,收件要去拖,非常麻煩,現在有公共汽車發件和送件就便利很多。”
記者肖肖采訪青林寺村郵快驿站快遞小哥廖宗忠
村民從網絡上購買的快遞或寄出的農産品,通過驿站和“客貨郵”城鄉公交,實作農村寄遞,形成了物流良性循環。良好的交通運輸路網,不僅是連接配接城鄉的紐帶,更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快遞小哥廖宗忠正在幫村民取快遞
随着産業、電商、運輸物流、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回村就業創業的村民越來越多,村民的收入和生活發生着巨大變化。高壩洲鎮陳家崗村村民陳波笑着說:
“青林謎鎮這條環線開通以後,公共汽車也開通了,我們平時周末經常坐公共汽車帶小孩去城裡的圖書館看看書、吃個早餐,挺友善的。”
青林謎鎮環線宋高路
宜都市青林謎鎮環線起于宋高路,止于柑橘文化中心,全長22.5公裡。青林寺村是國内有名的謎語村,青林謎鎮環線的建成,不僅使集鎮文化和謎語村實作了對接,也使“青林謎鎮”成為全國獨一無二,對宜都旅遊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經過幾年的建設,青林寺村的文旅康養産業已初具規模,一輩子和泥土打交道的村民,開起農家樂和民宿,吃上了“旅遊飯”。
宜都市高壩洲鎮黨委書記楊曉輝介紹:
“目前我們高壩洲鎮形成了‘四縱四橫’的農村公路主骨架,推進農村路與産業興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這條路是産業路也是旅遊路,我們高壩洲鎮是柑橘優質産區,全鎮柑橘種植面積5萬畝,年産15萬噸,産值5億元,也是國家柑橘公園所在地。第二它是一條旅遊路,有了這條路,也讓更多的遊客來到了高壩洲,我們去年接待遊客人數突破40萬人,旅遊綜合收入達5600萬元。”
由“走得了”到“體驗好”,是人民群衆對出行的美好向往。
宜都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總工何豐年自豪地說,宜都市青林謎鎮環線榮獲2022年度全省“十大最美農村路”美譽,是典型的産業發展路、旅遊示範路、百姓緻富路,真正實作了醫療、康養、科教、文旅、宜居等全産業鍊的融合發展之路。
“宜都交通高品質謀劃‘四好農村路’建設,先後建成美麗農村路500公裡,建立‘美麗宜道’品牌 200公裡,形成以‘共同富裕路’青林謎鎮環線、‘綠野仙蹤’古樟公路、‘桑梓印記’聶枝公路、‘秀美雙溪’九鳳谷旅遊公路、‘十裡桃花’架鍋山環線為代表的農村公路,‘三軸十環’區域循環路網,為宜都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記者:肖肖、劉貞、黃宇達
通訊員:陳曉紅、王夢圓
編輯:楊均、劉貞 編審:呂俊 劉波濤 監制: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