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遊園會##尋找熱愛表達的你##秋日生活打卡季#
文/劉三金
都說紅氣養人,很多人都覺得,趙麗穎面相變了。
9月21日第34屆飛天獎上,趙麗穎憑借電視劇《風吹半夏》中許半夏一角,獲得優秀女演員獎。
從河北鄉下到中國電視劇最高領獎台,逆天改命般的成長不由得讓人唏噓。
〓 左:早年趙麗穎;右:趙麗穎領取“飛天”優秀女演員獎
得獎後的趙麗穎哭成淚人。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想過這麼好的事情會落到我的頭上”。
的确,出道18年來,趙麗穎通過選秀進入娛樂圈,後來跑過龍套,受到過質疑。當年那個小女孩,可能從未想到會蛻變為今天的趙麗穎。
就在此前,她已經三次提名白玉蘭最佳女主角,但遺憾的是,每一次都不是最終赢家。
這一次捧起“視後”的獎杯。她說:“我一直堅信許半夏的一句台詞‘我從不許願,因為事與願違’,但今天我的願望成真了。”
至此,趙麗穎的成就不僅領跑85花,距離獲得金鷹、飛天、白玉蘭三大滿貫也隻有一步之遙。
很多人說,趙麗穎的成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力量,讓他們看到了努力就有希望。
縱觀趙麗穎的每一步,如果說從她身上我們能領悟到什麼的話,這句話再合适不過——
相信努力的價值和意義,腳踏實地,真的有用。
成為視後
《風吹半夏》以九十年代為背景,講述做廢鋼生意起家的許半夏和夥伴們在商海沉浮的故事。
趙麗穎塑造的許半夏有勇有謀、重情重義,将女企業家的魄力與風采演繹得淋漓盡緻。
生意剛起步需要人脈,她在交易會上和各個大佬推杯換盞,盡顯圓滑與老練;
事業做大後與其他商人談判分成,臨危不懼,一副成竹在胸的強者風範。
總制片人在評價趙麗穎的表演時,用了兩個字:“很妙”。以交易會上的戲為例,若是我們在生活中見到這樣的人,難免會覺得過于圓滑和世故。但趙麗穎诠釋的許半夏堅毅果敢,同時又恰到好處地避開了油膩。
導演傅東育則稱趙麗穎的表現力真摯又動人。
衆所周知,趙麗穎是靠偶像劇被觀衆熟知的。由于偶像劇劇情簡單、演技模式化嚴重,總演偶像劇的演員一直排在影視鄙視鍊的最底層。
在《風吹半夏》這種時代劇裡,趙麗穎拿到了大衆和業内的雙重認可。
近幾年,85花們紛紛尋求轉型。楊幂和老東家分道揚镳,涉足了以前未參與過的諜戰題材;唐嫣三年磨一劍,參與了王家衛執導的《繁花》。
趙麗穎也不遑多讓。除了《風吹半夏》外,這兩年她還演過農村題材的《幸福到萬家》,以及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第二十條》。
其中在《第二十條》裡飾演的啞女郝秀萍,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全片趙麗穎沒有一句台詞,僅靠表情與肢體動作,就将一個女人的悲慘與絕望刻畫得入木三分。
憑借郝秀萍的角色,趙麗穎獲得了今年百花獎最佳女配角。
如今飛天獎又收入囊中,不得不說這個轉型之路,走得又穩又漂亮。
早在2016年拍攝諜戰劇《老九門》時,媒體就曾問過趙麗穎轉型相關的問題。
那個時候她就希望跳出單純的愛情戲碼,探索更豐富的主題。她說,盡管粉絲和經紀人鐘愛她的傻白甜形象,但自己卻渴望挑戰更有深度和内涵的角色。
八年過後,趙麗穎已經嘗試了曆史劇、年代劇、懸疑劇等不同類型的劇本,演得角色也不同質化。有複雜多面的心理醫生,有聰慧隐忍的封建庶女,也有勤勞倔強的底層女性……終于在一步一步的突破中,趙麗穎如願以償實作了自己的夢想。
不過,回溯趙麗穎的演藝生涯,或許誰也未曾料到當初那個臉圓圓的小配角竟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
成名之路:誰說圓臉演不了女主角?
1987年,趙麗穎出生于河北廊坊。跟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她,兒時在農村度過,跟着大人摘棉花、剝棒子也不在話下。
雖然廊坊與北京僅一線之隔,但由于家庭條件有限,她很少去北京玩。看見電視裡的女孩有洋娃娃和漂亮的衣服,年少的趙麗穎也會心生羨慕。
上國小時,有一次趙麗穎在黑闆上寫下了“我要當演員”幾個字,還被同學們嘲笑為異類。
畢竟在娛樂業并不發達的廊坊,當明星對普通家庭來說無異于癡人說夢。那時趙麗穎也深知這隻是自己的一個心願,并沒想過日後真能成為演員。
就像所有的小城女孩一樣,趙麗穎也按部就班地上學考試。
然而在學習上,她的成績确實不夠出色,隻進入了當地一所中專。畢業後找到的也都是做助理、發傳單這類門檻不高的工作。
這期間,趙麗穎飽嘗生活的不易與艱辛。她曾因應酬喝酒喝到胃炎,也為了十塊錢的提成跟同僚搶過生意。
就在日複一日的生活中,轉機悄然發生了。
2006年,趙麗穎參加了一檔名叫《雅虎搜星》的選秀節目。一開始,她都不知道這個節目是幹嘛的,等到去了後才明白原來是選演員。
當時趙麗穎什麼都不懂,也沒有太多的才藝。用她的話說,最大的優勢就是勇氣,“不怕被别人笑話”。
可就是憑着這股質樸和無畏的沖勁,趙麗穎最終拿下了馮小剛組冠軍,簽約華誼,正式開啟了演藝道路。
背靠華誼,趙麗穎還是能獲得一些角色。
她的第一部戲是在《金婚》裡飾演三女兒佟多多,後來又陸續出演了《春去春又回》、《鎖清秋》、新《紅樓夢》等電視劇。
〓 《金婚》中的佟多多
但正如我們所見,這些角色戲份極少,幾乎沒有存在感。
彼時的趙麗穎與素人無異,初入劇組時甚至略顯呆愣。
導演讓她生氣,她立馬闆起面孔,聲音提高八度。什麼揣摩人物心理,表演要有層次,趙麗穎完全不懂。
不過,她私下裡會自己多琢磨。在片場,她經常觀察、學習老演員如何演戲。有一次她發現一位前輩對戲時情緒激動得猛摔東西,而這些劇本裡其實都沒有。
那時她才知道表演原來是可以加入一些想法的。就這樣,在當龍套的過程中趙麗穎漸漸悟出了門道。
可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臉型又成為了事業上的限制。
當時娛樂圈存在一個說法:圓臉本身具有局限性,演不了主角和重要角色,隻能演丫鬟、孫女、妹妹之類的邊緣配角。
如今聽來非常荒謬,但這卻是行業的“金科玉律”。面對明目張膽的不公,趙麗穎十分不服。她不明白:一個演員的價值憑什麼因臉型而被定義?“人人都是錐子臉有什麼意思,沒準兒以後就流行圓嘟嘟的臉型呢。”
這時她在心裡暗暗發誓:“别給我機會,一旦有我一定會抓住。”
或許上天看到了這個女孩骨子裡的堅韌,2011年機會果然來了。
那年《新還珠格格》播出,趙麗穎飾演的晴兒甜美可人,很多觀衆一眼就記住了她。雖然晴兒還是配角,但相較于之前的龍套角色戲份已經大大增加。
不過那時趙麗穎演戲經驗尚淺,經常被導演批評。最嚴重的一次,有導演指責她總噘嘴,而且略帶攻擊性地說她噘嘴的樣子像豬嘴。
即使經曆過生活的磨練,但這麼尖銳的話語還是讓趙麗穎的自尊心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可趙麗穎硬是一滴眼淚都沒有流,而是在心裡說:盡管我現在隻是一個小演員,但将來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你對我刮目相看。
蒼天不負有心人。兩年後,趙麗穎在《陸貞傳奇》中首次擔任女主角,打破了圓臉不能演主角的偏見。
演完陸貞後,正如她所說的機會來臨定會緊緊抓住,此後的趙麗穎勢不可擋。
2015年《花千骨》爆火,成為中國内地首部網絡播放破200億的電視劇,劇中台詞“洪荒之力”火遍整個夏天。
2018年《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再度将趙麗穎推向事業巅峰。
劇中她飾演的明蘭韬光養晦,自立自強,盡管面臨重重打壓,依然在逆境中不斷成長。明蘭的一生某種程度上也是趙麗穎的寫照。再加上整部劇精緻又考究,質感極佳,至今《知否》還被人津津樂道。
然而,就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趙麗穎突然出人意料地做出結婚生子的決定。
很多網友覺得太過可惜,但趙麗穎卻十分坦然。在她看來,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既然進入了人生新階段,那就把這個階段該做的事情做好。
早年被媒體問事業愛情二選一時,會選什麼。她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為什麼要二選一?
沒錯,家庭事業她都要。
婚後的趙麗穎始終沒有放棄拍戲,休息九個月就火速複出拍攝新劇。
丈夫馮紹峰十分不解,甚至問道:“你到底是真的想跟我結婚,真的喜歡我呢?還是為了要談戀愛,為了結婚才跟我在一起?”
婚姻持續三年後,兩人最終和平分手,如今趙麗穎獨自帶着兒子在上海生活。
在一次演講中,趙麗穎說,一年365天,自己在劇組度過的時間大概有300天以上。不過她從來都不覺得辛苦,因為演戲始終是自己的熱愛。
為了這份熱愛,趙麗穎付出過巨大的代價。
拍《宮鎖沉香》時,趙麗穎從馬背上摔了下去,因不想耽誤拍戲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結果造成永久性腰傷。
拍《楚喬傳》時,她滾在内蒙古夏天高溫的沙地上,一場戲後渾身淤青,不僅吃了滿嘴黃沙,腿部也嚴重受傷。
但做自己喜歡的事,受傷又如何呢?
努力終究錯不了
其實趙麗穎的性格與甜美的外表并不相稱,骨子裡她是一個非常倔強的人。
前文提到的下決心争口氣、當主角,都是倔強性格的表現。
成名之後,趙麗穎也常常跟自己較勁。她給自己立下了要求:演各類角色,不重複,要有突破和超越。
在她眼裡,外界的聲音和評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與自己對話,超越的那個人也不是别人,而是那個平庸的自己,那個容易有退縮念頭的自己。
偶爾想到在舒适區的輕松,趙麗穎也會懷疑總挑戰難度到底是何苦。但腦海裡始終有另外一個聲音告訴她:對自己沒有要求就沒有價值,沒有價值的生命也就沒有意義。“每天在消耗光陰,難道要渾渾噩噩過一生嗎?”
如今在内娛當演員,有很多拍戲之外的“雜事”是必須要面對的。拍過多少本雜志封面,有多少國際化代言,甚至機場的街拍有多麼時髦……一切可量化的資料都成了粉絲比較的标準。
趙麗穎對這些并不排斥,但她明白自己必須做出取舍。
因為演員的黃金創作期很有限,過了特定年齡喜歡的角色就無法再演了。她選擇的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創作角色上。
《風吹半夏》播出時,趙麗穎臉上紋路清晰,成熟女人的滄桑也肉眼可見。有網友嘲笑她的狀态太差,可問題是許半夏是閱曆豐富的女企業家,皮膚要像少女一樣光滑,難道不是矯揉造作,懸浮失真嗎?
對于農村人的身份,趙麗穎從不避諱,她表示這是一段寶貴的人生經曆,對于需要塑造角色的演員來說,這是一種滋養。不過她也不想總把過去的經曆拿出來談論,相比于自己過得有多苦,她更想讓人知道自己有多麼堅持。
她的早期微網誌裡,有一條這樣寫道:“要努力才會有收獲。我是演員,我内心強大,我不會懷疑自己,我知道承受的定義。我不會怨天尤人,我會堅持!繼續拼搏!”
都說成功的反義詞是失敗,但在趙麗穎的人生字典裡,成功的反義詞是不堅持、不熱愛。憑借着用實力說話的堅持,趙麗穎在浮華的娛樂圈終于守得雲開見月明。
如今,趙麗穎已經37歲,臉上褪去少女的可愛軟糯後,多了幾厘清冷和英氣。
有人說相比年輕時,中年的趙麗穎更美了。
是啊,年輕的美是與生俱來的漂亮容顔,而中年的美在前者之外,還寫着不服輸的韌勁和不斷努力的執着。
年輕的趙麗穎總是笑呵呵的,笑容帶着新人的羞怯與讨好。現在的趙麗穎依然會笑,隻不過散發的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強大。
這樣的美,更有分量和韻味。
這幾年,“大女主”總是被用來形容趙麗穎,一方面是因為她演的很多角色比男主更重要,另一方面她的自身經曆也很像爽文。家境不好,多年被忽略、被質疑,一路更新打怪,最終成為人生赢家。
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趙麗穎的人生并不是金手指大開的爽文,而是典型的中式傳統叙事。起于微末不自卑,登上巅峰不自傲。每一步都穩紮穩打,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最終收獲了等價的成果與回報。
拍攝《第二十條》時,趙麗穎在片場幾乎不說話。
張藝謀還以為她太過内向,後來發現趙麗穎一直戴着耳塞。因為她覺得郝秀萍就是不能說話的,自己變得和角色一樣才能更有信念感,更好地表現人物。
後來,當大家在片場都盡量和她用手語交流時,她知道:這個角色,成了。
片中末尾,郝秀萍在天台上選擇用死亡抗争世間的不公和壓迫時,無聲勝有聲,極具張力。
去年,三度陪跑白玉蘭後,趙麗穎發微網誌稱自己會“繼續跑”。
一年後,她跑向了飛天獎的殿堂。白玉蘭的遺憾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得到了彌補。
天道酬勤在此刻有了具象化。
人生漫漫,通往遠方的路就在腳下。
很樸素的道理,卻很少有人真的去實踐。
(摘編自微信公衆号鳳凰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