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死,希望自己能死于這個浪漫的病”,這是中世紀詩人拜倫由衷的願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病,會被認為是一種“浪漫”的病呢?
答案叫,肺結核,這在中世紀的歐洲是浪漫的病,但在亞洲看來,它可是一個惡魔,曾有着“十痨九死”的恐怖傳說。
結核病在人民的認知中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别呢?它又是怎麼靠着“十痨九死”奪走上億人性命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探“白色瘟疫”結核病的究竟。
一、堅強的結核杆菌
肺結核,結核病,它們都離不開一種叫做“結核杆菌”的細菌,結核杆菌于1882年被一名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所發現,就此揭開了結核病的奧秘。
結核杆菌與其他的細菌有什麼差別呢?這麼說吧,如果别的細菌都比較追求安穩,想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裡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等着人類向它投取分解的食物,那麼結核杆菌就是一個“卷王”,因為它從不拘泥于自己的環境。
在空氣中懸浮很久之後,結核杆菌會試圖侵入人體,攻擊人體。
那麼現在,來到人體免疫系統,結核杆菌就遇到了其他試圖侵入人體細菌的一個大敵——吞噬細胞。
當别的細菌都被吞噬細胞吞噬被消化的時候,結核杆菌非常堅強,它不會因為吞噬細胞的分解而就此敗落于吞噬細胞體内,它會堅強的在吞噬細胞體内生活着,甚至會伺機把吞噬細胞當做自己的養分供給,繼續繁衍後代。
當大量的吞噬細胞因為吞噬了結核杆菌卻不破裂之後,免疫系統會派出更加強大的T細胞來解決它們。
見到威力很大的T細胞,結核杆菌也決定不再硬碰硬了,它“老實”了下來,呆呆地站在原地,被T細胞包圍,但結核杆菌卻十分堅定不移,它始終無法被T細胞消滅。
T細胞無奈,它大量分解,手牽手将結核杆菌團團包圍,形成了肉芽腫将結核杆菌固定在原地。
至此,結核杆菌被控制住了,但,隐患也來了,但凡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一丁點損害,曾經的T細胞稍微松懈一點,那麼沉寂的結核杆菌将會卷土重來,從肺部轉移到人體的各個部位,給人帶來一場空前的災難。
肺結核曾讓才女林徽因晚年痛苦卧病在床,曾讓魯迅先生痛心于民間偏方“人血饅頭”,肺結核在内地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卻在上個世紀的歐洲,掀起了一場浪漫潮流。
二、浪漫的白色瘟疫
随着工業革命的開始,大量的工廠開始招收勞工,城市裡開始出現大量勞工,由于居住地不夠,是以導緻了大量居民聚集在一起。
錢是個好東西,可以讓大量勞工為了賺取報酬屈居在一起,哪怕遍地垃圾,哪怕滿屋子都烏煙瘴氣。
就這樣,存在了很多年的結核杆菌大量繁殖,幾乎進入了每一個勞工的身體之内,但富人區由于空曠的居住環境和新鮮的空氣,是以他們并不被其侵擾。
肺結核是以得病“窮人病”。
19世紀,歐洲女性開始崇尚白幼瘦的美麗,她們想要自己變得白皙,變得瘦弱,變得舉手投足都溫文爾雅。
肺結核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于是不管是女性還是高尚的詩人作家,都義無反顧的愛上了結核杆菌。
因為結核杆菌,他們會虛弱無力,面色蒼白,這是白皙,因為結核杆菌,他們會低熱變得面色潮紅,這像極了害羞的嬌俏少女。
對于美的追求,讓19世紀的歐洲貴族愛上了這個疾病,肺結核會咳血,他們會将其稱之為熱烈的情感,鮮紅的血液甚至成了他們眼中激情的象征。
拜倫說,他希望自己能夠死于這個浪漫的疾病,詩人雪萊也誇贊濟慈說肺結核是對他這樣能夠妙筆生花者的偏愛。
文藝,浪漫,結核病,這三者牢牢的綁在了一起,曾經被嗤之以鼻的“窮人病”就這樣變成了“浪漫病”。
由于肺結核使人面色蒼白,它又得名“白色瘟疫”,“浪漫的白色瘟疫”成了19世紀歐洲賦予結核病最美麗的稱謂。
但在歐洲盛行了很久的結核杆菌或許沒有想到,它會被德國的羅伯特·科赫所針對,被瓦克斯曼于1943年發現天敵——鍊黴素,甚至被阿爾貝·卡爾梅特和卡米爾·介蘭研究出卡介苗給人注射疫苗以對抗自己。
三、結核病的防治
19世紀早期,有坊間傳聞,說埋葬了結核病人的土壤中,沒有結核杆菌的存在,這引起了一名科學家的注意,他就是瓦克斯曼。
土壤中尋找克制結核杆菌的想法就此埋藏在了他的心中,十幾年後,鍊黴素問世了,它成功抑制了結核杆菌,治療了大量的結核病人。
在此之後,不斷有新的藥物被發現,它們對于結核杆菌都有着鮮明的治療效果,但,人們還是低估了這個堅強的結核杆菌。
作為一個曾陸續奪走了10億人生命,讓歐洲19世紀1/4的人因為它死去的王者病菌,如果它這麼容易就被消滅,那實在是太對不起它的“豐功偉績”(這裡是反義)了。
鍊黴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利福平等藥物都對結核杆菌産生了明顯的抑制效果,但突然有一天,科學家們卻發現,不管是單一藥物還是聯合用藥,結核杆菌竟然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耐藥性。
就如同自然界優勝劣汰一般,有的結核杆菌受不了天敵藥物的攻擊,毀滅了,但留下來的那些卻仍舊在不斷繁衍,不斷地給人類提出一個又一個新的難題。
即便是到如今,大陸每個新生兒都會打的肺結核疫苗,也隻能保證他們在免疫力比較低下的時期不受肺結核的侵襲,但一旦成長,一旦免疫力變弱,一旦遇到耐藥性極強的結核杆菌,人體依舊會遭受嚴重的侵害。
這個曾經被歐洲奉為“浪漫病菌”,被大陸人民成為痨病的結核杆菌,終究沒有被完全消滅。
結語:
但科技永遠是與時俱進的,現在沒有消滅,不代表以後不會消滅,一直有人在為了消滅一種病菌病毒做努力,永遠有人用比細菌更加頑強的毅力戰勝一切阻礙人類發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