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無線電總隊移駐瑞金,7日,在瑞金召開了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王诤代表無線電總隊,當選為大會的正式代表,劉寅代表骨幹報務員,當選為列席代表。
前後三次反“圍剿”,特别是後面兩次反“圍剿”,無線電指揮及偵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王诤、劉寅能夠雙雙當選,既是對他們個人,同時更是對通信兵群體所作貢獻的褒揚以及政治上的肯定。
這次大會正式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和國民黨全國性政權相對峙。會議期間,根據王诤的建議,黨台被兼做新聞台,播發政府通電以及會議的其它有關消息,由此又誕生了如今新華社的前身——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專門負責抄收和播發新聞。
王诤不僅報務熟練,而且同樣精通機務,黨台被兼做新聞台需要重新調試,都是由他和“木匠”塗作潮共同完成的。
老塗這個人,雖然脾氣不好,但業務素質絕對過硬。王诤知道他的長處,也時時注意發揮其作用和積極性。總隊移駐瑞金後,王诤發現總隊的收發報機已經不少了,但有的需要修理,有的需要改裝,于是就對塗作潮說了這一情況,并且說:“我看你就在後方負責這一工作吧。”不久,總部就按照王诤的相關建議,下令成立無線電通訊材料處(後改為通訊材料廠),并任命塗作潮為主任(即廠長)。
塗作潮沒有讓王诤失望。材料處成立之初僅有六七個人,裝置也很簡陋,不過一把克絲鉗、一把扳手和幾把起子而已,但在塗作潮的帶動下,材料處在很短的時間内就修好了數台收發報機和一些充電機。在此之後,蘇區電台及其相關裝置的修理、改裝、裝配等,也就都有了可靠的保證。
1931年12月,在地下黨的策動下,曾參與“圍剿”中央蘇區的孫連仲第26路軍,乘孫連仲患牙疾赴南京就醫之機,在駐紮地甯都發動起義,時稱甯都起義或甯都兵暴。在紅軍總部,專門有一部電台負責對起義部隊進行聯絡和指導,有一天深夜,正當大家焦急等待起義前方傳來消息時,電台卻突然發生了故障,前後方聯系一下子就中斷了。塗作潮聞知後,火速趕到總部,一來之後,他就以其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速度,幹淨利索地排除了故障。
當塗作潮去叫專台值班的報務員起床工作時,報務員們還不相信電台已經修好,以為他在開玩笑。打人際交道從來不是老塗的強項,見叫不動人,他隻好自己暫時充當報務員,打起手鍵進行呼叫。
過了一會,塗作潮又跑去叫報務員起床工作,仍舊沒人理他。塗作潮急了,闆着臉說:“對方已經回答了,再不起來工作的話,後果由你們負。”報務員們這才跑去電台前值班,一看還真是,前後方已經聯絡上了。此事傳開後,人們在倍感驚奇之餘,都對塗作潮的業務能力折服不已,而王诤的知人善任也在這裡再次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