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粵東首個F5G醫院如何用好全光網

“醫院需要一張先進、綠色低碳、面向未來的高速網絡,真正成為智慧醫院的連接配接底座。”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深汕中心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屬(管)醫院,建立于1835年,是中國西醫學和西醫教育的發源地,至今已有187年曆史。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曾以“逸仙”之名在此學醫并從事革命運動。2021年5月26日,在深圳、汕尾市政府的鼎力支援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正式營運,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醫學部主任、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院士出任院長,中山大學聽力與言語研究所所長、廣東醫師獎獲得者鄭億慶出任執行院長。2022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公布第四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名單,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以下簡稱深汕中心醫院)榮譽上榜,标志着深汕中心醫院建設廣東省高水準醫院再上新台階、邁向新征程。

看,粵東首個F5G醫院如何用好全光網

圖1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

關鍵轉型,智慧醫院尋新機

建設初始,醫院重點規劃發展心腦血管、骨科、婦産兒科、消化内科、顱腦外科等專科,計劃建成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甲綜合醫院。同時配備了數字标牌資訊顯示、醫療器械資料回傳、病房呼叫系統等網絡,分布于院内數十個部門和科室。如果各類網絡獨立成網,會導緻布線和施工難度加大,醫院的IT網絡管理和更新都會極其複雜。此外,在傳統醫院網絡方案中,網線僅僅隻有100米的有效傳輸距離,這導緻各部門科室的網絡結構需要逐層彙聚,占用大量的樓層布線空間,同時弱電機房裝置和空調制冷能耗也随之增加,機房的維護和能耗支出使得醫院的營運成本負載過重。更重要的是,在傳統網絡建設方案中,各自獨立的煙囪式網絡會形成資訊孤島,導緻資訊隔絕無法共享。是以,讓資料跑在一張多業務融合承載、架構簡單、可靈活擴充、超高帶寬的網絡上,已成為醫院智慧化轉型迫切的需求,在建設過程中,醫院對全院網絡的未來規劃列出以下發展要求:

1.從分散到集中,從網絡孤島到資訊整合,通過建設統一的醫院資料中心平台,能實時獲得患者全流程的醫療資訊,包括門診、住院、體檢等所有資料,而非單一系統資料。

2.從過去傳統的能耗粗放型網絡到綠色、可持續發展、節能的網絡轉型。

3.通過精簡網絡架構,減少網絡層次,降低日常醫院網絡運維工作量與難度。充分利用新技術的引入,逐漸達成建設一張大帶寬、易管理、故障低、綠色低碳醫院網絡的目标。

挑戰在前,“智慧醫院”得良方

為實作搭建新平台、建設智慧醫院的願景,深汕中心醫院在對比多種網絡方案後,最終選擇了一份“良方”:華為F5G全光網絡解決方案,該方案以無源光技術、Wi-Fi 6為基礎實作全光千兆寬帶接入。通過光纖承載多種業務,能夠實作未來帶寬的平滑更新,從入室的千兆到萬兆,從管道的GPON到10GPON,甚至到50GPON。光纖的一次性部署為将來醫院數字化業務的發展帶來了多種可能性。深汕中心醫院積極響應國家“千兆光網”戰略,成為粵東地區首個采用F5G技術建設網絡的“全光醫院”。那麼相比較其他方案,F5G到底有什麼魔力能在諸多方案中脫穎而出,助力深汕中心醫院在“智慧醫院”的藍圖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呢?

相比傳統網絡方案,F5G全光網絡具有如下特點:

1、傳輸媒體帶來的本質革新

F5G全光網絡與傳統網絡最大的差別就是最大限度地采用光纖和無源分光作為傳輸方式,是以資料傳輸速度更快、延遲更低、距離更遠、容量更大。憑借這些特點,深汕中心醫院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網絡的整體性能和表現,在確定網絡覆寫範圍的同時,確定使用者的實際使用體驗,進而滿足多場景、高并發的需求。

光纖由透明度極高的玻璃纖維和包裹它的材料組成,先天就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一方面,與傳統的銅線相比,光纖的傳輸過程中實作了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污染以及更少的電磁幹擾;另一方面,由于耐腐蝕的化學特性,光纖的鋪設不需要像銅線那樣頻繁更換電纜,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一次部署,30年無憂。

看,粵東首個F5G醫院如何用好全光網

圖2 光纖相比傳統網線的優勢

2、從堆疊到扁平的網絡架構革新

F5G全光網絡,通過無源分光器(免取電)替代傳統弱電間有源交換機,傳統的“核心層+彙聚層+接入層”的雙層架構,被優化為“核心層+接入層”的極簡架構,有效降低了網絡層級,将光纖直接延伸至病房、醫生辦公桌,園區的任意角落,将光信号均勻地分發到院區範圍内。

看,粵東首個F5G醫院如何用好全光網

圖3 網絡架構對比

3、一張光纖網絡承載多業務的部署革新

針對不同的網絡業務,F5G全光網絡方案進行了精細化的劃分,将網絡業務分為内網、外網以及裝置安防網,實作了業務網絡的精細化管理。其中,内網主要服務各科室,確定醫療人員之間能夠實時、高效地進行遠端醫療會診和學術交流,確定患者病曆、檢查結果、診斷建議等資訊及時傳輸至醫生端,提高診斷準确性和效率;外網面向就診人員與患者家屬公開,使病患就診時能夠基于Wi-Fi 6,進行就診預約的自主登記,以及住院期間的休閑娛樂;裝置安防網主要用于各類視訊終端裝置和監察平台,服務網絡裝置的智能化、自動化管理。

看,粵東首個F5G醫院如何用好全光網

圖4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F5G全光網絡架構圖

同頻共振,智慧建設有新貌

得益于F5G全光網絡的加持,深汕中心醫院有了全新的數字風貌。

患者就診的效率更高了。以往,病患來深汕中心醫院就診,需要排隊挂号,就診完成後還要排隊繳費、排隊檢查、等待檢查結果列印,不僅繁瑣而且時間周期長,現在裝置端自主預約、自主繳費,檢查完畢後資料直傳主治醫師,化“病患跑”為“資料跑”。具體來看,F5G全光網絡讓患者從“進入醫院”到“完成診療”的時間,從原先的45分鐘縮短至15分鐘;在閱片上,則打破了以往必須依賴閱片經驗豐富醫療人員的特性,讓系統根據7×24小時主動閱片,對于1G大小的CT組圖,在标準模式下隻需0.4秒就可以加載完畢;對于2.5G的PET-CT組圖閱片,标準模式下也隻需要2.5秒即可加載完畢,實作秒級閱片。

智慧醫院的建設成本、運維支出更低了。在建設過程中,智慧終端AP裝置均支援Wi-Fi 6無線連接配接,這樣的優勢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網絡覆寫效率和穩定性,降低了信号幹擾和網絡擁堵的可能性。在運維支出方面,智慧醫院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系統,減少了人工幹預的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這些改變不僅降低了醫院的建設成本,還有效釋放了人力資源,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經評估,F5G全光網絡方案能夠有效提升3-5倍的網絡帶寬,減少60%的機房空間,降低了35%的整網建設成本,也使得日常運維工作量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

未來演進更便捷、更易拓展。在未來的更新和擴充中,深汕中心醫院可以更靈活地根據需求調整網絡架構,無需大規模的改造工程,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更為重要的是,F5G全光網絡為深汕中心醫院的智慧化建設提供了持續演進的潛力,随着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需求的不斷變化,深汕中心醫院以輕松應對各種挑戰,保持系統的領先地位。這種持續演進的特性,使得深汕中心醫院的智慧化建設能夠始終保持與時代同頻共振,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副院長李棟方在2024華南醫院資訊網絡大會上分享深汕中心醫院全光醫院的建設經驗時介紹:借助中山大學院本部科技優勢和醫院改擴建契機,F5G全光網作為深汕中心醫院“智慧醫院”重要的落地技術,推動了醫院診療、服務和管理等全場景智能化,提高診療效率和患者就醫體驗,高品質打造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智慧化榜樣。

華為F5G全光網的超大帶寬、穩定可靠、簡便運維等特性已成為支撐未來醫院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底座,牽引醫療行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資訊化和數字化改革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