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嘧菌酯”是拜耳作物公司1994年開發并于2004年才上市的含“氟”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現己在全球30多個國家40多種作物上使用,可以有效防控100多種真菌性病害,是“線粒體”呼吸抑制劑中的殺菌劑“新寵”。一經上市,由于其獨特的作用機理,得到了廣大農資消費者的關注與青睐。
圖檔01~02):用于楊梅果病害
在農業領域,随着病原菌抗藥性的增強和病害種類的複雜化,尋找高效、廣譜且環境友好的殺菌劑成為農資消費者們的當務之急。
氟嘧菌酯,作為一種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自2004年上市以來,憑借其獨特的作用機理、卓越的應用特點及廣泛的病害防控能力,迅速在農業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不論是市場覆寫量還是農資消費量,一直處于市場同類産品的首要位置。
2024年3月29日,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公示了2024年第3批獲準農藥登記公告。
其中就有江蘇好收成韋恩公司的“氟嘧菌酯”3個品種,亦即94%氟嘧菌酯原藥,43%氟嘧菌酯戊唑醇懸浮劑,51%氟嘧菌酯百菌清懸浮劑。是國内企業首次登記“氟嘧菌酯”的相關農資産品。也就是說,在這之前,農資市場上銷售和農資消費者使用的“氟嘧菌酯”農資産品全是進口農資産品。
圖檔03~04):用于經濟林木病害
本期圖文,清江鶴将與各位親們各位老師重點關注和聊聊關于農資新品“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氟嘧菌酯”的相關話題。
希望通過本文分享,帶你一起深入探讨和交流氟嘧菌酯的作用機理、特點、應用優勢及其防控的病害種類。希望你喜歡并積極參與互動評論,轉發分享本期圖文。
氟嘧菌酯的作用機理與特點:
01)“氟嘧菌酯”的作用機理。
氟嘧菌酯與嘧菌酯及其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一樣,其核心作用機理在于其作為線粒體呼吸抑制劑的功能。
具體而言,它通過結合于細胞色素b和cl複合物Ⅲ中的細胞色素b的Qo位點,阻止電子傳遞鍊中的電子轉移,進而阻斷ATP(細胞所需能量)的産生,幹擾真菌體内的能量循環,最終導緻細胞死亡。
圖檔05~06):用于果樹病害
這種作用機制與以往大多數殺菌劑不同,特别是其針對細胞色素b的作用位點,使得氟嘧菌酯對多種已産生抗性的菌株依然保持高效(保護加治療作用)。
02)“氟嘧菌酯”的作用特點。
“氟嘧菌酯”是廣譜性殺菌劑,對幾乎所有真菌綱(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卵菌綱和半知菌類)病害均表現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比如“子囊菌綱”中的真菌性病害“白粉病”“菌核病”“白黴病”。“擔子菌綱”中的真菌性病害“絲核病”“繡病”。“卵菌綱”中的真菌性病害“腐黴病”“晚疫病”“霜黴病”等。“半知菌類”真菌性病害中的“褐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炭疽病”等病害。
其次,氟嘧菌酯具有速效和持效期長的雙重特性,能在病害初期迅速抑制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同時也可以在較長時間内保持穩定的藥劑防治效果。
圖檔07~08):用于“經果”病害
此外,氟嘧菌酯的内吸活性優異,藥劑能夠被植物快速吸收并均勻滲透分布在整個植株的各個部位,提高植物體免疫能力,增強藥劑在作物體表的耐雨水沖刷能力。
“氟嘧菌酯”在生産中的應用優勢:
01)“氟嘧菌酯”的應用具有靈活性。
氟嘧菌酯的應用方式多樣,既可用于莖葉處理,也可作為種子處理劑使用。但以“莖葉處理”為主。
在莖葉處理方面,氟嘧菌酯在真菌侵染的早期階段如孢子萌發、芽管生長以及侵入葉部時,“氟嘧菌酯”就能提供極佳的保護和治療作用。
而在用作種子處理時,“氟嘧菌酯”藥劑雖然通過種子和根部的吸收能力相對較弱,但是對幼苗和種傳、土傳病害具有顯著的殺滅和持效作用,可使藥劑處理以後的種籽,萌芽快出苗齊,出土以後少感病或者不感病。
圖檔09~10):用于花卉培植病害
02)“氟嘧菌酯”具有對環境友好性的特征。
氟嘧菌酯對作物和環境表現出良好的相容性,在推薦劑量下使用對作物安全,同時對地下水及生态環境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此外,氟嘧菌酯的化合物專利到期後,國内已有多家企業開展氟嘧菌酯單劑和複配制劑的田間試驗與示範,進一步推動了“氟嘧菌酯”在國内市場的應用和發展。
圖檔11~12):用于“特産”作物病害
03)“氟嘧菌酯”具有潛在的混配優勢。
氟嘧菌酯與其他殺菌劑混配使用,能夠發揮顯著的協同增效作用。
例如“氟嘧菌酯”與噁唑菌酮、肟菌酯、稻瘟酰胺等殺菌劑混配,不僅提高了防治效果,還克服了病菌的抗藥性,降低了農藥使用成本。這種混配政策使得氟嘧菌酯在不同作物和病害防治中更具靈活性和高效性。
圖檔13~14):用于蓮荷病害
此外,“氟嘧菌酯”還存在與“戊唑醇”“丙硫菌唑”“百菌清”“腈菌唑”“粉唑醇”“霜黴威”等殺菌劑的複配制劑。也可以用複配制劑之中的單劑進行兩元或者多元複配使用莖葉處理效果更好。
農資市場上銷售的“氟嘧菌酯”的主要産品有:
01)“氟嘧菌酯”的原藥:
有94%氟嘧菌酯原藥和98.5%氟嘧菌酯原藥登記産品。
02)“氟嘧菌酯”的單劑産品:
10%氟嘧菌酯乳油,48%氟嘧菌酯乳油。
圖檔15~16):“氟嘧菌酯”的複配制劑
03)“氟嘧菌酯”的複配制劑有:
7.5%氟嘧菌酯丙硫菌唑乳油(其中“氟嘧菌酯”占比3.75%),20%氟嘧菌酯丙硫菌唑乳油(其中“氟嘧菌酯”占比10%),40.84%氟嘧菌酯百菌清懸浮劑(其中“氟嘧菌酯”占比2.44%),41.41%氟嘧菌酯腈菌唑懸浮劑(其中“氟嘧菌酯”占比15.81%),43%氟嘧菌酯戊唑醇懸浮劑(其中“氟嘧菌酯”占比18%),51%氟嘧菌酯百菌清懸浮劑(其中“氟嘧菌酯”占4.6%)。
氟嘧菌酯可以有防控的病害種類:
氟嘧菌酯的廣譜殺菌活性,使其能夠有效防控多種真菌病害。經試驗示範,目前“氟嘧菌酯”可以用于40多種作物,100多種真菌性病害的預防及治療,而且效果非常不錯。
比如在禾谷類作物中,氟嘧菌酯對葉斑病、穎枯病、褐鏽病、條鏽病、雲紋病、褐斑病、網斑病及白粉病等多種病害表現出優異的防治效果。
圖檔17~18):用于果樹生産
在馬鈴薯上,氟嘧菌酯對早疫病、晚疫病霜黴病有顯著的防效。在蔬菜作物中,氟嘧菌酯對葉斑病、霜黴病等病害同樣具有優異的防效。此外,氟嘧菌酯還對咖啡鏽病、柑橘樹瘡痂病、玉米大(小)斑病、花生褐斑病等多種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寫在最後面的話語:
綜上所述,氟嘧菌酯作為一種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以其獨特的作用機理、廣譜的殺菌活性、優異的内吸傳導性、環境友好性及應用靈活性,在農業病害防控中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潛力和使用價值。
随着劑型及複配組合的逐漸豐富,氟嘧菌酯未來在國内外農資消費市場乃至全球範圍内都将迎來更加廣闊的應用與消費前景。
圖檔19~20):“氟嘧菌酯”及化學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