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在《破窯賦》中寫道:
“注福注祿,命裡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福祿壽,命裡早就安排好了,誰不希望大富大貴呢?要是沒有不錯的根基八字,那他就無法為卿為相,也無法得償所願。
有些事,是“事在人為”的。而有些事兒,是“天注定”的。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就是這個道理。
凡人再怎麼才華橫溢,了不起取得一定的成績。至于說改變現實,或者挑戰定數,這都是做不到的。
萬般皆是命。這四個方面,其實是既定的定數,凡人無法改變。
一、能賺多少錢,都是安排好的。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小财靠勤,中财靠德,大财靠命。
要想賺小錢,比如說養家糊口的工資,隻要勤奮工作就可以了;要想賺中财,比如說資産百萬、千萬,就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和思維了。
可要想賺大錢,比如說上億的身家,那就不是能力、思維的問題了,而是命數的問題了。有億萬富豪的命,才能賺取過億的财富。
很多人不了解,有能力,有才華,怎麼就賺不到大錢呢?
要是有能力,有才華,就能賺到大錢,那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豈不是人人都資産過億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絕大多數人,再怎麼有才華,了不起當個進階白領,年薪幾十萬,就已經到天花闆了。至于說更進一步,很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大富大貴的命數。
二、有什麼緣分,都是安排好的。
所謂“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有緣分,哪怕雙方相隔千裡,也能見面。沒有緣分,哪怕雙方就住在隔壁,也還是擦肩而過,無法認識。
緣分這種東西,其實很奇妙。一開始,我們不知道會遇到誰。等我們遇到了某某人,才知道他們是我們生命中的緣分。
就拿“婚姻”來說,一開始,我們所愛的,未必是現在的枕邊人。可兜兜轉轉,機緣巧合之下,才遇到了現在的枕邊人。
十幾億分之一的機率,讓你遇到了他,這不是緣分,還能是什麼呢?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緣分的齒輪就已經在運轉了。
我們所做的一切,所走的道路,所選擇的人生,都是緣分在指引我們,讓我們碰到該要相遇的人。
三、能活多少歲,皆是命數。
呂蒙正在《破窯賦》中寫道: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顔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
天總有晴朗的時候,也總有風雲際變的時候;人總有享福的時候,也總有遭罪的時候。顔淵是個好人,但他命短福薄;盜跖不是什麼好人,但他命長福厚。
可見,一個人的壽命如何,跟他是否善良,沒有半毛錢關系。善良的人,不見得就命長;奸惡的人,不見得就命短。
你看《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一心興複漢室,可五十出頭就病逝了;跟諸葛亮同時代的司馬懿,壞事做盡,但他活到了七十多歲,笑到最後。
這就是所謂的“氣數”。有些人的氣數,隻能延續五六十年;有些人的氣數,可以延續八九十年。這,又有誰能預料呢?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氣數如何,皆是天意。
四、會遭遇什麼,皆是定數。
人這一生,就像是一個“開盲盒”的過程。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次所開的盲盒,裡邊究竟蘊藏着什麼。
有可能,你會遇到貴人;有可能,你會遇到小人;有可能,你會碰到機會;有可能,你會碰到麻煩......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讀小說,可以通過上帝視角,去觀看小說人物的一生。而這些小說人物的一生,在一開始,就被作者構思好,給注定了。
有可能,我們的一生,也是某某作者所構思好的小說内容、軌迹。隻是身為局内人的我們,不知道這本小說寫了什麼罷了。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他不知道自己會被如來佛祖鎮壓,但我們這些讀者、看客知道。因為身處書中的孫悟空,就是局中的迷茫者。
現實中的人生,也是如此。一開始,我們不知道自己會遭遇什麼。等我們老了,才會恍然大悟。細細想來,其實有一條“若隐若現”的軌迹,貫穿了命運的始終。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