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啊好聽又有氣勢,朋友們想知道農民工的新名字嗎?每當有人提起城市外來務工的人員,大家可能認識他們的。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這些人為了城市小區,各種基礎設施的建造,流進了多少屈辱的淚水,幹活的時候比機器人還抗累,本人就親身經曆過。早上6點多鐘,幹到晚上12點多鐘,這是家常便飯。

這一幫人為了祖國的發展,做出來的成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耗盡了無盡的年華和淚水, 咱們農村人進城沒有這些高大上的想法,心中隻有一個目标掙錢,可是請問朋友們,這個世間用體力勞動能緻富嗎?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咱們從事了體力勞動40多年,換來的收入,除了吃飯交房租水電費,所剩無幾,心裡邊隻要一想到農民工這幾個字,瞬間就會浮想聯翩,咱們這些人沒有統一的服裝,但是那個工作服後背,卻有汗水留下的地圖示志。

雖然戴個安全帽,休息的時候滿嘴流話,缺乏教養,咱們這個年紀上下的農民工有幾個人讀完中學?甚至上過高中,國小畢業證拿到手的也是不多見吧,這種人混到城市來打工,會有人看得上你嗎?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可是就是咱們這些,被人看不起的農民,在這個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正在主演一部,轟轟烈烈的大片,片中的主人公默默無聞,辛勤勞作,哪怕是筋疲力盡,從無怨言,一雙變形的大手,不停的為每一個城市添磚加瓦。

咱們這一幫從農村來的打工者,應不應該換一個新的名字呢?應不應該讓咱們,跟城市工廠的勞工,平起平坐呢?咱們有自知之明,不敢跟大城市,白領一族相比,人家上不上班穿的都是幹幹淨淨的。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甚至是花枝招展,人見人愛。太陽大了曬不着他們,下不下雨不關他們的事。可是咱們這些打工的就不一樣了,舍去家鄉,來到每一個陌生的城市,吃飯得花錢,住房子得花錢,孩子上學更要多花幾十倍的錢?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更氣人的是解個手撒泡尿也要叫給錢, 哪一個城市人到農村去後,會享受這種待遇?哪怕是這樣,有誰看見咱們不高興了嗎?因為咱們知道在這種陌生的地方,隻有幹活才是王道,其他的已經分不出心思去想他了。

最主要的呢?是這幾年咱們的工資不好要, 這是咱們農民工最關心的問題,說一句大家不相信的話, 有一些建築工地雖說是年底結賬,但是到過年的時候,那個錢也沒有全部付清。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有的拖到第三年後幹脆聯系不上人, 錢倒是不多,每一個人都是幾千幾百的,但是這個錢在包工頭一個人的手裡,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因為咱們這些農民隻要遇到扯皮的事情,誰都會感到頭疼。

沒那個時間沒那個精力,更沒有那個能力去找人家扯皮,在這裡隻是希望那些老闆們行行好,咱們沒跟你們要錢, 那些錢是你們應該,支付給咱們的報酬,最簡單也要讓咱們的生活,有一個保障之後。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才能繼續跟你們幹活。關于給咱們農民工改名字的這個事情,個人覺得意義不大,這個名字真的又體面又有氣勢嗎?靠一個名字真的能提升,咱們農民工的地位嗎?咱們頭頂着一個姓新的名字,新産業勞工。

請問朋友們這幾個字能當飯吃嗎?靠這幾個字,别人真的能高看咱們一眼嗎?農民工确實參與了每一個城市的建設。也是每一個城市的消費者,同樣是每一個城市,建設大軍的先頭部隊。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可是新産業勞工的這個稱呼,他不實惠。農民工也不需要這幾個字提高我們的工作熱情,咱們自己要生存,自己要吃飯,你們認不認可,鼓不鼓勵?咱們一樣幹活, 因為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不幹活就生存不下去。

農民工改名字了,新名字好聽又有氣勢。

是以關于新産業勞工這個新名字, 大家有什麼要說的嗎? 請打在評論區,咱們互相聊一聊。個人觀點,無不良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