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 源自某人講述
我叫李祥志,2011年的時候,我三十一歲。
那年我跟妻子和平離婚,辦了離婚手續,雙方分了一半的婚内财産,而女兒的撫養權,她堅持要獲得,不肯讓步,我也不跟她争。
我跟妻子的這個婚姻,僅僅是維持了四年,就無法再繼續下去,不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究竟她是否背着我,在外面跟什麼男人有來往,我不知道,并且這方面我已經不想去細究,因為哪怕沒有這方面的原因,我還是無法跟她繼續過下去的。
性格不合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
還有就是,我在跟她結婚之後,才感受到她的好強以及斤斤計較,這些都是我在婚前完全沒有了解清楚,而她又僞裝得很好的。
我其實一直在忍讓,隻想着為了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庭,讓她能在沒有任何心理陰影的條件下成長,我哪怕跟妻子再難相處下去,我也會一直守住這個婚姻的。
當我跟妻子離婚的時候,女兒隻有三歲。
女兒還不懂得,究竟是選擇跟母親過日子,還是過父親過日子比較合适,或許她也知道,她無從選擇,誰帶走她,她就隻能跟誰過。
真正導緻我和妻子不得不離婚的導火索,是我母親有一次來我家住兩天,結果我母親和我妻子因為一個很小的問題而吵起來,是關于我女兒的作息。
我完全沒想到,就因為這麼一個争吵,導緻了我妻子下定決心,一定要非離不可。
而我母親,也下定決心,要讓我離,因為她已經不想再見到這個兒媳。
最終,我就成了她們倆之間“鬥”的犧牲品,不僅婚姻失敗,并且也失去了女兒的撫養權,隻能隔一些時間去探望一下她,帶她去公園玩。
離婚後,我妻子并沒有立刻找男人再婚或談戀愛,至少據我所知,她是沒有的,她隻是帶女兒回到娘家,靜靜的過日子。
而我就每天繼續我的上班,我是在電視台裡當文案員的,工作不高,但我覺得這個工作适合我,難度不大,然而煙為這一次的離婚對我精神打擊太大,我寫出來的稿子,被認為是退步了許多。
最終我決定,還是向機關上司請個長假,好好的調整心情再回來上班,是以我的職務以及工作,就由另一個新人頂上。
休假開始之後,我就坐火車回到我和父母曾經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的家鄉。
那是一片農村地方,遠離鬧市,我隻想在那邊洗滌心靈,同時也看望一下我在那邊的親戚,我的幾個叔伯以及堂兄弟姐妹們,都生活在那邊。
家鄉的親人,依然是那麼淳樸,讓我感受到溫暖和濃厚的親情,盡管他們已經知道我離婚的事,但沒有一個問到底離婚的原因是什麼,怕我不想說起,都隻是安慰我,要把這個事情看得淡一些,或許以後遇到更合适的人也不一定。
我雖然點頭,但卻隻想着,或許我這一輩子也不會再婚。
農村的甯靜讓我在一天裡就心境好許多。
我寄住在大伯家,第二天一大清早,就走到外面去,隻想找一找以前的童年好友以及舊同學。
結果我意外遇到了一個發小,他叫梁根,跟我一樣大,他反倒是婚姻穩定,但經濟上相當困難,隻是跟他老婆一起種田,生活開支方面很節儉,日子很不如意。
當我跟他談起,他竟然說起了一個姑娘的名字,趙如蓮,并且對我說,趙如蓮也是相當的不幸,她離婚了,嫁的是個很不好的丈夫,結果她實在無法忍受下去,就跑回到娘家,也就是這條村裡,現在她無兒無女,一個人跟老父親和老母親生活。
我即時心中五味交雜,有着難以抑制的郁結,情緒也波動不斷,有一種隐隐作痛的感覺。
隻想着,趙如蓮是我自小就一起玩大的,我甚至在跟她兩小無猜的時候,對她說,我以後結婚,就娶她。
可最終的結果,我卻是跟着父母離開這個農村,在另一個地方生活,是以也就跟她很長時間沒有再見面。
而當我讀完大學,放暑假等着以後投入工作的時候,曾經回過這個村莊。
那時趙如蓮已經是個婷婷玉立的姑娘,長得很漂亮,讓我心中多年前的情愫再一次燃起,隻想着,我如果能娶她為妻,一定能過得很幸福,并且也能讓她很幸福快樂的。
可趙如蓮再見到我的時候,卻是臉上浮現出一種自嘲,以及望着我而感歎的樣子。
因為她那時已經是一個女農民,給她家裡幫忙幹農活,每天都要下田裡,承受着風吹日曬,揮汗如雨,每天都渾身髒兮兮的。
而我,在她眼中,卻是一個在城裡長大的大學生,她似乎自覺得她完全配不上我,畢竟我的家庭環境,跟她的家庭環境,相差太大了。
是以她雖然看到我這個兒時一起玩耍過的玩伴,浮現出一絲欣喜,但最終卻是沒跟我再談什麼,甚至要避開我。
可我那時卻是隻想着,她雖然是在農村裡長大的姑娘,隻是讀過技校,沒有多少文化,但她的内心是善良純真的,她的性情也是溫柔的,那麼我跟她生活在一起,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我甚至可以把她帶到城裡去,進而讓她在城裡有一份工作,這樣的話,我和她就能成為夫妻,進而一輩子都生活在一起。
我去過趙如蓮的家中,幫她父母打掃院子,可她父母似乎知道我父親現在已經在城裡混得很好,而我作為我父親的兒子,他們都隻覺得,我是他們不能接近以及交往的那類城裡人。
他們也懷疑着,我對趙如蓮不是真心的,似乎是想占些便宜,進而就甩掉趙如蓮,最終讓趙如蓮承受感情上的傷害。
是以,趙如蓮的父母對我的态度是冷漠的,隻希望我不要打擾他們家的生活,不要跟他們開這種玩笑,哄他們開心,因為我不可能成為他們家的女婿。
我卻在那時進行了好一番努力,隻想讓她以及她父母知道,我是真心的,我不在乎她是農村姑娘,是真心想娶她,讓她成為我一輩子的夫妻。
然而她和她父母,卻始終認為,我們家,跟她們家的差距太大了。
我的父母也認為,我回鄉去找一個以前村裡的姑娘,那麼所有認識他們的人,都會笑話我們家,再就是,我這是大學大學生,卻要娶一個農村姑娘,我以後肯定會知道,思想層次的不同,究竟意味着怎樣的一種夫妻溝通不良。
我卻心裡始終執着于過去跟趙如蓮産生過的那份純真感覺。
雖然那時我和她都十幾歲,但畢竟是真心互相愛過的,那麼這就是愛情,我不會在乎她文化比我低,反而我有自信,能教育好她,讓她也跟我一樣的文化思想層次。
可最終的結果,不管我怎麼努力,趙如蓮最後還是在她二十四歲的那一年,結婚了。
我當時得知這個消息後,心碎不已,而她就托村裡人留給我一句話,隻希望我忘了她。
一晃眼,十多年過去,我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
現在的我離婚了,回到家鄉來,得知當初曾經努力想娶的姑娘,竟然也離了婚,我内心受到的沖擊是很大的,巴不得立刻想見到她,進而把内心想要跟她說的一切,都說出來。
我心想,假若當初她打破思想的壁壘,以及不顧她父母的勸說,接受我的真心,進而跟我結為夫妻,或許我和她就不會弄到兩個人都離婚的地步。
在我看來,有可能夫妻之間的差距,反而會互相傾慕,她把我當成教書先生一般,向我學習的話,那麼我就悉心指導她,讓她成為我最好的學生,或許這才是最好的白首偕老。
我最終在回鄉後的第三天,壯着膽子一直走向趙如蓮和她父母住的舊屋。
村裡的大部分舊屋都翻建了,有一些還建得很漂亮,很豪華。
隻有她家的房屋沒有重建,也沒有任何的裝修,是以看上去是破敗不堪,貧窮落後。
我遠遠的望過去,就看到一個女性身影在院子裡喂雞,而籬笆是很低的,是以我能從這個女性的背面,也能認得出,這正是我以前曾經想娶的趙如蓮。
此刻我内心的激蕩,實在難以形容。
最終我加快腳步,隻想走到她的跟前,看她是否還能認得出我,估計我在她心裡也曾經留下過深深的鉻印。
因為,我曾是相當執着要娶她的人。
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趙如蓮在發現我的到來,并且認出是我後,她相當驚訝并且一個轉身,就奔向屋裡去。
我就立刻叫住她,對她說:如蓮,你不認得我嗎?或者是,你忘記我了嗎?我是小祥哥,現在我回村裡來,想見一見你,你就不想跟我談一談嗎?
趙如蓮停住腳步,但她并沒有轉過身來,當聽到我這樣的說話,她似乎内心受到很大的沖擊,也相當的觸動。
最終她發出了溫柔并且悲戚的聲音:“小祥哥,我認得你,我也沒有忘記你,但我跟你,真的沒什麼好談的,你是城裡人,你還是不要來我家了,我家這麼差勁,連坐的地方也沒得給你坐!”
我聽得出,趙如蓮是為她家的家境以及貧困而感到自卑。
我立刻對她說,我現在跟妻子離婚了。
并且,我也知道,她跟她丈夫處不下去,最終離了婚,是以我和她都是沒有伴侶的成年人,我們不需要避忌什麼,可以好好的聚一聚。
最終趙如蓮站在原地一動不動,想了很久,我估計她這刻的思想一定很糾結複雜,似乎陷入到兩難,不知道是否應該跟我相見,以及好好的聚舊。
她想了整整幾分鐘後,才轉過身來,然後和我一直走到了村郊的河邊位置,那裡風光優美一些,或許她覺得,比起在她那個破舊的家中房屋,在這裡跟我談,雙方都能心情好些。
我發現,她的容顔,雖然有了歲月的痕迹,但她昔日的美麗,依然是存在的,我還是能通過她這張臉,回想起她當年的花容月貌。
隻是,她的兩眼失去了神采,或許是生活的艱辛,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最終我跟她說起了過往,說起了我跟她在童年時的點點滴滴,然後我就對她說,當年我娶不到她,現在我和她都離婚了,那麼我隻想跟她再續前緣,讓她跟我一起到城裡去生活。
因為,我在那邊有房子,并且我也有信心,能讓她擁有一份工作,進而讓她在城裡生活。
趙如蓮的眼裡湧出淚來,她顯然是感受到我的真誠以及我對她的愛意是多麼濃烈,讓她深受觸動,也相當的喜悅以及溫暖。
然而最終她卻無奈地搖了搖頭,接着她對我說:“小祥哥,我謝謝你直到現在,還那麼喜歡我,并且對我這麼好,我也很想當你幸福的媳婦,可是,我真的沒這個福分,我不能嫁給你,不能跟你一起去城裡的!”
說到這裡,她悲催得幾乎要痛哭,聲音也哽咽起來。
我不禁内心仿徨迷惑到極點,隻想着,她現在不是跟她那個丈夫離婚了嗎?難道,她跟她的前夫,還有糾纏不清的關系?又或者是其它她說不出口的原因?
最終,我對她問:“為什麼?如蓮,你為什麼不能嫁給我,你不是跟你那個老公離婚了嗎?而且,你沒有孩子,你是怕我對你不好,又或者是,你怕在城裡沒有工作?”
我對她說,如果她擔心沒有工作,我是可以幫她慢慢找的,并且哪怕她沒有工作,我讓她在家裡待着,供養着她,也是可以的,盡管我工資并不算高。
趙如蓮苦惱地搖着頭,她對我說,她相信我會對她很好,并且她也相信我能幫她在城裡找到一份工作。
可是,她的父母,都是患有很多的慢性病,已經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需要很多的醫藥費。
而她是一個孝女,必須留下來照顧她的父母,因為她父母隻生下她和她的哥。
在幾年前,她的哥已經不幸因病離開人世,而她哥生下的那幾個侄兒侄女,雖然已經長大成人,可都離開村莊,去了很遠的地方謀生。
是以,她隻能獨自在這個村莊裡,照顧她的父母親,否則的話,她的父母親兩個人又不能離開這個村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那是完全不能生活下去的。
“小祥哥,我必須要跟父母一起過日子,他們是不可能去城裡的,而且,你如果要娶我,那麼我的父母,也會成為你的負累,你一定要想清楚,這對你來說,是多大的一個負擔,是以我真的不想拖累你!你還是另外找個姑娘結婚吧。”
說完後,趙如蓮就含着滿眼的淚,不斷跑回到她家裡去。
我整個人定住了,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
我沒想到,趙如蓮家裡是這麼一個情況,她不肯嫁給我,是有這麼一個原因,盡管我能感覺得到,她是多麼希望當我幸福的新娘,然而她卻是考慮到她的父母,是以她要舍棄她的幸福,讓父母生存下去。
我不禁心裡感歎,她是多麼好的一個姑娘,心地善良到極點,盡管她出身農村,沒有多少文化,但比起城裡不少的女性,她的内心,才是真正的完美。
她這樣的孝道,實在是讓任何人都會深深感動和稱誦,因為這是在展現着人性最光輝的一面。
最終,我回到大伯家的床躺下了,靜靜想了一晚上,完全睡不着。
到了第二天,我作出了一個決定。
我再一次去找趙如蓮,并且對她說,隻希望她等我,因為我會來農村和她一起生活,并且和她一起照顧她的父母。
我不是随口說說,又或者要跟她開玩笑,哄她的。
我回到城裡後,就對父母說,我決定要辭去我原來的那份工作,并且要把房産賣掉,把城裡所有的一切,都放棄,什麼人脈關系,什麼城裡戶口,我都不要了。
我要去農村,跟趙如蓮結婚,并且幫她照顧她的父母,隻想用我的錢,去治好她父母的慢性病。
我父母剛開始以為我精神出問題,又或者是胡亂說什麼,可他們卻最終發現,我下的決心是相當大的,他們無論說什麼,也改變不了。
最終,我不顧父母的反對,把工作辭了,房産也賣掉了,去了農村把我們以前的祖屋修葺了一番,就住下來,并且我要做養殖土豬,要跟趙如蓮一起把這個作為事業來做。
趙如蓮萬萬沒想到,我會放棄城裡的一切,最終來農村和她在一起,她每天都幸福快樂,眼裡泛着淚光,把我視為她最愛的丈夫。
那一年,我拉着趙如蓮的手,去領了證。
盡管我不知道,我究竟要花多少錢,才能治好她父母的病,但我心裡卻是很清楚,我必須要讓她當我的媳婦,我一定要讓她得到幸福,這才是我的人生意義。
三年後,我花了積蓄的一半,給趙如蓮的父母治病,最終她父母的病都治得七七八八,精神狀态好了很多,可以正常的投入到幹農活這些事上面。
而我和趙如蓮一起做的養殖場,由于養的是新型豬種,是以經濟效益很好,三年就掙到了一些錢。
趙如蓮還為我生下了一個女兒,讓我終于擁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我的生活,比起大部分的城裡同齡人,都要好多了。
父母也感歎,當初我的決定是正确的,假若我還守着城裡那一份工作,估計現在已經是失業狀态,而我再娶一個城裡女人,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幸福。
-END-
本文根據講述内容編寫,文中人名均為化名,網源配圖,某些情節有加工痕迹以及錯失遺漏,歡迎指正!
所有評論可轉發給講述者,由講述者決定是否回複及點評!
你的點贊,收藏,轉發,關注,是最大的支援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