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崇高理想 矢志砥砺奮進
——在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
親愛的2024級全體新同學,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相聚于此,隆重舉行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首先,我謹代表東華大學,熱烈歡迎五湖四海的7000餘名新同學來到鏡月湖畔求學深造。
同學們,今天你們擁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東華人,在此共同學習生活成長。東華大學建立于1951年,是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學校始終秉承“崇德博學、砺志尚實”的校訓,不斷開拓奮進,已發展成為涵蓋多個學科門類的高水準研究型大學。73年來,學校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了一大批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傑出人才,一屆屆優秀學子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學校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産業關鍵技術,積極開展有組織科研,大批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生命健康、高端裝備、重大建築工程、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行業區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同學們,從今天起,東華大學将成為你們書寫人生的新起點、人生長跑的新賽道。在此,謹以三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為人,要心有所信,堅定信念方能行穩緻遠
啟程時,方向至關重要。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最根本的是樹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你們的求學成長期、立業奮鬥期與偉大事業程序高度重合,你們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幹的天地無比廣闊,實作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強國建設、複興偉業一定會在你們手中實作。
要以崇高理想引領人生航向。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才能行得穩、走得遠。青春同黨和人民事業高度契合,青春的光譜才會更廣闊,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發。要立志把實作人生價值融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偉大實踐中,厚植愛國之情、砥砺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做時代的奮鬥者、奉獻者和追夢者。
要以人民情懷擦亮人生底色。《嶽陽樓記》寫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中國傳統文化曆來強調讀書人要有濃厚的家國情懷,也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同學們在學習、科研之外,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幹;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服務同學、奉獻校園。要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在與祖國同呼吸、與民族同步伐、與人民心連心的高尚情懷中,陶冶道德情操,踐行和弘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
要以高尚道德塑造人生品格。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很大程度上展現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要把正确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做好小事、守住小節做起,做到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仍然慎獨慎微、心存敬畏,面對誘惑或身處困境能夠堅守道德底線、堅持道德标準、恪守道德準則,努力成為良好道德的踐行者。
二、為學,要學有所悟,苦練内功方能夯實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目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知識加速更新,ChatGPT、Sora、智能駕駛等重大技術加速疊代,人工智能時代加速來臨,對你們而言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唯有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才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中緊跟時代步伐,才能在新質生産力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勇立潮頭。希望你們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永葆學習熱忱,向書本學知識、向實踐學方法、向社會學智慧,在學習中發現樂趣、掌握已知、探索未知、增長本領,奠定人生發展的基石,鋪就成長進步的階梯。
要通過刻苦鑽研挖掘學習的深度。學科專業的形成與發展展現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部分的探索實踐,是千百年以來人類知識探索的總結。同學們既要好好學習、夯實專業基礎,更重要的是深刻把握專業領域中特殊沖突的發展規律,學會認識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深刻了解和把握時代和國家的需要,以專業所學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
要通過博采衆長拓展學習的寬度。人類文明,浩如煙海,古今中外、各種領域的科學文化知識都應成為滋養我們成長的寶貴财富,一個人博學廣識的程度決定了他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格局。要以守正創新的态度傳承和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接納和吸收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注重積累不同學科領域知識,夯實數理基礎和人文底蘊,在相容并蓄、取長補短中拓展人生的寬度。
要通過開拓創新提升學習的效能。青年大學生是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是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力軍,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要密切關注、實時跟進社會和科技發展前沿,敏于觀察、勤于求索、善于思辨,不斷錘煉探究式的學習能力,敢于打破正常,不斷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努力走在時代前列,以創造之青春力量,造就創新之偉大國家。
三、為事,要行有所成,腳踏實地方能成就人生
古語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為事者,貴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回望曆史,中國共産黨也是從弱小走向強大,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筚路褴褛、砥砺奮進,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是一部彰顯英雄本色的奮鬥史。今天,時代的接力棒已經交給了你們,你們将如何展現新時代的擔當作為,這是要時時叩問自己的必答題。擔當作為就展現在立足當下、腳踏實地,希望你們積蓄敢于攻堅、勇于追夢的精神底氣,在強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争做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不懈奮鬥者。
幹事要有起而行之的實勁。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你們是最有生氣、最有闖勁的群體,蘊含着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進步、促進文明發展的無窮力量。要發揚“肯奮鬥”的精神風貌,塑造實幹之魂,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眼前工作做起,在躬耕實踐中找出真問題、解決真問題,在破解難題中感受時代脈搏和人民需求,把人生的課題寫在生産科研一線、祖國壯麗山河上,做起而行之的行動派、躬行踐履的實幹派。
幹事要有攻堅克難的韌勁。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世上沒有随随便便的獲得,更沒有輕輕松松的成功。面對人生旅途上的困難挫折,要樹立釘釘子精神,緊盯目标、心無旁骛,锲而不舍、堅韌不拔,一錘一錘敲,積小勝為大勝。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不怕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把人生的藍圖一筆一筆繪就成實景圖。
幹事要有善于總結的巧勁。面對困難,我們要實幹,有時候也要硬幹,但絕不能蠻幹。沒有科學的方法,沒有善抓的巧勁,不僅難以交出合格答卷,還會錯失青年時期寶貴的發展機遇。大家來到東華,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除了勤學苦練、潛心鑽研,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學習和科研的效率,在不斷比較、總結中明方向、知得失、曉進退。在把握形勢變化、理清學習思路、認識發展規律中不斷增強“善作善成”的能力本領,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奮發有為,建功立業。
同學們,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上,你們重任在肩、使命在身,希望你們在塑造自我中綻放青春,在立足當下中求索未來,在放眼世界中建設國家,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祝願你們在東華大學這片沃土上學有所獲,學有所成,成為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能夠承擔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相信你們,也祝福你們,謝謝大家!
來源:東華大學 校長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