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怪王語嫣死不見屍,你看她兒子叫什麼,楊過見了那人都要磕頭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

這是無崖子用來形容李秋水妹妹的句子,也就是段譽口中的“神仙姐姐”,而王語嫣與那神仙姐姐的玉像長得一模一樣,也不枉他直接稱呼那女子為神仙姐姐了。

隻是并非每一段愛情故事的結局都是圓滿的,王語嫣和段譽的故事就不太圓滿,至少在新修版中,他們最終是分道揚镳了,當然,對于一部分讀者而言,這反倒是另一種圓滿,畢竟王語嫣對段譽本就沒有多少愛意,她投入段譽的懷抱,也隻是走投無路的無奈之舉。

難怪王語嫣死不見屍,你看她兒子叫什麼,楊過見了那人都要磕頭

(段譽、王語嫣劇照)

不過有一個問題,王語嫣後來哪去了?她好歹也算是女子中的武學奇才,她那滿腹經綸難道無人繼承?

或許答案并非如此。

一、新修版的設定

王語嫣的結局難道不是嫁給段譽嗎?

若你是通過電視劇或者連載版、三聯版原著小說了解的《天龍八部》,那王語嫣确實是與段譽走到一起,故事也隻發展到他們看着發了瘋的慕容複也就結束了。

但新修版不同,正如前文所言,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其實不值得被祝福,甚至就連段譽自己也看透了王語嫣的為人。

說是:“見到她時,當她是‘神仙姊姊’,不見她而想看她時,心中将‘神仙姊姊’冰肌玉貌的神仙體态、神清骨秀的天女形貌,都加在王語嫣身上。其實不但王語嫣并非當真如此美豔若仙,即使玉像本身,也遠遠不及段譽心中自己所構成的意像,自知那便是佛家所謂的‘心魔’。”

是以在“不老長春谷事件”之後,他便主動放手,王語嫣愛去哪便去哪。

難怪王語嫣死不見屍,你看她兒子叫什麼,楊過見了那人都要磕頭

(王語嫣劇照)

隻是殺人誅心的是這女子後來居然回到了慕容複那瘋子身邊,别忘了,慕容複甚至還是逼死王語嫣雙親的兇手,他在王語嫣心中的地位卻仍是高于段譽,段譽對她怕是又愛又恨吧。

但這樣的結合也讓這幾個角色看起來“還有故事”,尤其是在新修版中,金庸将各部作品的世界觀打通之後,金庸讓王語嫣和慕容複重聚的設定就顯得别有用心了。

二、統一的世界觀

金庸在新修版《天龍八部》最後一回中加上了一段蕭峰将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傳給虛竹的劇情。

多數人不明是以,故事都要完結了,此時還給虛竹來一波加強有何意義?事實上在宋遼大戰中,虛竹也并未使用降龍十八掌或者打狗棒法,這細節豈不成了畫蛇添足?

不,金庸在新修版《射雕英雄傳》第十二回中就給出了答案。

書中隻道:“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鬥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後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删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這掌法傳到洪七公手上,在華山絕頂與王重陽、黃藥師等人論劍時施展出來,王重陽等盡皆稱道。”

你看,原來洪七公使用的降龍十八掌正是源自蕭峰、虛竹這一脈,若非虛竹将神功傳下,降龍十八掌都完全有可能在蕭峰這一代斷了傳承。

金庸加上這一段設定的意圖很明顯了,他想寫的不是一部又一部獨立的作品,而是創造一個完整的,在不斷傳承的武林。

難怪王語嫣死不見屍,你看她兒子叫什麼,楊過見了那人都要磕頭

(王語嫣、慕容複劇照)

也就是說,《天龍八部》與“射雕三部曲”的世界觀被統一了,如此一來,後世武林崛起的某些高手,就必然是某些前輩高人的傳人了。

而王語嫣和慕容複就完全有可能生下一個魔頭。

三、悄然崛起的高人

慕容複一生隻想複興大燕,奈何屢屢受挫,終落得淪為瘋子的結局,王語嫣作為他的伴侶,自然是無比心痛的,不過慕容複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當上了大燕皇帝,他這皇帝自然是要生兒育女的,王語嫣會為他誕下“皇子”那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不過他們要如何培養這孩子?

難道真的讓他繼承皇位嗎?

慕容複瘋了,王語嫣可沒瘋,甚至慕容複遲早會因為自诩“朕”而被大宋皇帝盯上,他注定難逃一死,撫養孩子的任務就落到了王語嫣身上。

她難道還繼續讓這孩子去複興大燕?自然是不可能了,她恨殺死慕容複的人,也恨這武林,于是她隻想将畢生所學傳授給孩子,加上慕容家族的鬥轉星移也一并教給那孩子,于是一位魔頭誕生了。

那人即是“劍魔”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在劍冢中留下的那段生平自述着實霸氣。

說是:“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難怪王語嫣死不見屍,你看她兒子叫什麼,楊過見了那人都要磕頭

(獨孤求敗劇照)

還有他生平第一柄佩劍旁刻着“弱冠之年”,也就是說他十幾歲就已經天下無敵了。

試問十幾歲的張無忌、楊過、郭靖、蕭峰等人天下無敵了嗎?他是哪裡橫空出世的奇才,如何能做到登場即巅峰?

隻有一種解釋,他有高人指點。

而結合《笑傲江湖》中那風清揚提到的,獨孤求敗的劍法名為獨孤九劍,是一套能夠破盡天下武功的劍法,那一切就合情合理了。

要破盡天下武功,前提就是了解天下武功,而王語嫣和慕容複就能做到這一點,王語嫣早已将天下武學秘籍牢記于心中,她就是一本活體的《武林百科全書》,而那慕容家族的鬥轉星移恰好就能做到“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獨孤求敗作為他們的兒子,完全可以将二者結合,創出一套劍法,那就合理了。

難怪王語嫣死不見屍,你看她兒子叫什麼,楊過見了那人都要磕頭

(楊過劇照)

甚至慕容複是鮮卑人,獨孤這姓氏也是鮮卑姓氏,這名字是獨孤求敗後來自己改的,他若是漢人,又如何會改為鮮卑姓氏?

若無意外,金庸留王語嫣一命,正是為了讓獨孤求敗的出現變得合理,隻是他沒将這段發生在後天龍時代的故事寫出來,着實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