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中秋節到了,心裡還是有些小激動的,畢竟這是一個家人團聚、共賞月、吃美食的日子。今年的中秋節是9月17日,想到這就想起了老一輩人說的“中秋節象征福氣進門,餐桌上的3樣東西不能上桌”。我小時候還挺不解的,為什麼有些慢慢東西明明很好吃,中秋節醒了讓吃呢?不過長大後發現,老傳統背後其實有着特别的寓意,還是非常值得尊重和傳承的。
1.第一樣:帶殼的堅果
很多人一到中秋節就會準備各種堅果,比如美味的核桃、栗子、花生等。但在老一輩人眼裡,中秋節桌上的東西要代表圓滿、美好,雖然帶殼的堅果,但“帶殼”往往寓意着“震撼難以打破”,希望在團圓的節日裡,有一種難以溝通、家人不和的感覺。 是以,每年到了中秋節,老媽總是要把花生核桃這些堅果藏起來,換上葡萄、蘋果這些寓意美好的水果。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也不會過度在意這些嚴格,但每到了中秋節,帶殼的堅果還是不在我家的飯桌上出現。畢竟傳統還是有它的道理的,在這個特别的日子裡,我們追求的是一家人團圓圓滿,放下那些可能阻礙的“殼”,也寓意着放下彼此的隔閡,心心相印。
2.第二種:苦味菜
中秋節在中國文化裡是一個圓滿、團圓的日子,餐桌上的菜肴也要充滿喜慶。可有些人平時有養生的習慣,中秋這天還會想着來個“涼拌苦瓜”“清炒苦菊”老一輩的傳統觀念認為,節日的餐桌上吃這些苦味菜,就像是過苦日子,特别是在中秋這樣喜慶的日子裡,吃苦味的菜不吉利。
我有一個朋友就特别喜歡吃苦瓜,說它能清熱解毒,還能美容養顔。可我每次都忍不住提醒她,到了中秋節,我們就少吃點苦瓜,多吃點甜食,讨好彩頭。她雖然嘴上嫌我講究多,可每次中秋聚餐的時候,也不再見她點過苦瓜。其實,這種傳統講究更多的是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期盼,一家人能夠甜甜蜜蜜,逃離。
3. 第三樣:腥味重的海鮮
在沿海城市,中秋節少不了海鮮大餐,螃蟹、蝦、魚都是餐桌上的主角。但老傳統卻提醒我們,中秋節的餐桌上要避免過度腥味的海鮮。因為這是在傳統文化中秋時節逐漸轉涼,海鮮本身就屬于“涼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刺激腸胃,導緻身體不适。
去年中秋,我也犯了個錯。家裡聚餐,看到海鮮打折,直接買了一大堆螃蟹蝦,估計吃了一大把。結果婆婆看到後直說,嘴裡嘀咕着“中秋不能吃太腥”的東西”。一開始我沒太在意,結果當天晚上吃完飯,老爸就因為腸胃不鬧了一晚上,弄得大家心情都不好。今年可吸取的教訓了,準備了一些清淡、溫補的食物,既暖胃又暖心。
中秋餐桌的“必備品”
說了這麼多“不能上桌”的東西,當然也得聊聊中秋節桌面那些必備的美食啦!中秋節嘛,肯定少不了月餅,圓圓的月餅象征着團圓美滿,我每年都會準備各口味的月餅,蓮蓉蛋黃、五仁、豆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除了月餅,秋天也是螃蟹豐美的季節。雖然說不能吃太腥味的海鮮,但清蒸的螃蟹還是可以放在桌上的,搭配上姜醋蘸料,鮮美得讓人無法拒絕。還可以準備一些時令水果,如葡萄、柿子、蘋果,意色彩鮮豔又營養豐富,寓着生活多姿多彩。
節日的意義不在于吃飯什麼,而是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過程。每年的中秋節,我都會提出準備一桌飯菜,不求多麼豐盛,隻求有溫馨。和家人圍坐在一起,聊聊過去一年的收獲,展望未來的生活,這種簡單的幸福才是最珍貴的。
是以,今年中秋節,記住這三樣“不上桌”的東西,準備一些寓意美好的美食。祝大家中秋團圓,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