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田出生于清朝同治年間的江蘇蘇州,其家世顯赫,家中資财萬貫。然而劉雨田自幼便被寵壞了性子,驕縱慣了,對讀書科舉并不上心。雖曆經多年勤加鑽研,可每每臨考場,總是落落掃把。
有一年,年方二十有四的劉雨田正值科場失意歸來,正巧遇上甲午戰争的硝煙陣陣。見有日本軍人路過其家附近,劉雨田一時興起,竟主動為其充當向導,指點沿線地勢地形。事後劉雨田被清朝官員查獲,幸免一死。但這一介入戰事,讓劉雨田嘗到了新的刺激感,從此将祖國利益抛諸腦後,偏行叛逆之路。
甲午戰争一役,中國軍民傷亡慘重,清廷氣數将盡。而劉雨田則乘勝追擊,四處招搖撞騙,充當日軍的走狗和奸細。朝野震怒,人人唾棄。追捕之令迅速下達,劉雨田惶惶不可終日,遂逃往日本避難。
初到日本,劉雨田一文無贍,靠替人抄錄漢文課本維生。但憑借其天資聰穎、學識淵博,很快便在東京大學謀得教職,過着衣食無憂的優越生活。然而劉雨田舊習難改,唯利是圖的私念愈演愈烈。
就在這時,1904年日俄戰争一觸即發。日本政府對這位"通中文"的漢奸人才青睐有加,立即延攬劉雨田充當軍事顧問。劉雨田骨子裡對華夷思想根深蒂固,當仗着向日本賣力效命,為日軍提供軍事地形、交通要道等重要情報...
日俄戰争結束後,劉雨田并未就此收手,反而将叛國賣力的程度一再更新。為了彰顯自己的所謂"貢獻",他主動向日本政府獻媚,希望加入日本國籍。經過幾番周折,終于如願以償,正式成為日本國民。
此後數年,劉雨田落戶東京,在當地高等學府執教漢文。表面上看,他僅是個尋常的國文教師,實則暗地裡早已與日本軍方勾連,成為其重要線人。每當有戰事在即,日軍便會密令劉雨田前去中國,偵查軍情、布置間諜、拉攏内奸。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全面入侵中國。這一次,劉雨田扮演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他不僅親自随軍參戰,還被日軍上層重用,委以顧問重任,制定作戰方略、調遣武力、擄掠資源。為了取信于日軍将領,劉雨田竭盡全力落實各種龌龊勾當。
比如在山西閻錫山部曾任要職期間,他就極力慫恿日軍,對當地農村蠻橫屠殺、燒殺搶掠。由此可見,這個昔日的貴公子早已完全喪失了人性,堕落淪為日本侵略者的吸血鬼。
更駭人聽聞的是,為了向日本Emperor表示效忠,劉雨田竟然斥巨資為日軍購置了兩架戰鬥機,用于對中國同胞進行狂轟濫炸。這等親力親為的漢奸行徑,在當時實屬罕見。
日軍憑借這般狡猾奸詐的内應,進展神速。轉瞬間,華北、東北等中國重鎮盡數被占據。劉雨田亦乘勝追擊,四處遊說華人臣服天皇,并力主發動"大東亞戰争"。可謂是罪行罄竹難書。
對于日本政府而言,劉雨田無疑是最得力的漢奸分子。是以在1943年,天皇特意召見并授予他六等勳位,以資嘉獎。從此,這個背叛祖國的敗類也算正兒八經地撈到一官半職了。
随着日軍在華北、東北地區的節節擴張,劉雨田的威風也是與日俱增。這個出身貴族的漢奸,早已将自己看作是沐浴皇恩的顯貴,習慣了依附強權,處處矜持做派。
每逢日軍在中國赢得一場戰役,劉雨田便趾高氣揚,對身邊的漢奸朋黨們誇誇其談,炫耀自己的所作所為。他盛氣淩人地說,正是憑借着我們這些通曉華夷語言文化的人,為日軍提供了諸多寶貴情報,才使之如此迅速占領了中國的大半個疆土。
有時劉雨田還會拿出當年被日本天皇召見并親授的勳位,向左右的朋友們一一展示,并驕傲地宣稱,這就是皇上對于我的忠心耿耿所給予的最高肯定和賞賜。
劉雨田還将自己購置給日軍的那兩架戰機,視為人生最大的驕傲。每當有人提起,他必定趾踕矯矩地講述那恩威并施的經過:當時日軍急需新式飛機,我便賣掉了全部家産,兌現了幾百萬日元的巨資,把這些鈔票捧上了禦案……
對于日軍屠殺同胞、搶掠資源,劉雨田更是當作無上的功績來訴說。他曾将自己在山西時的所作所為,對當地農村的燒殺搶掠情景,娓娓道來,并加上諸多極盡誇張修飾之詞。劉雨田認為,自己豈非是最勇猛、最無情的漢奸,居功至偉,理當載入史冊?
劉雨田唯恐天下不知其雄才大略,還将自己的家世背景和門閥級,也一并拽上來說道。他自豪地說,我自小就受到良好家教,博覽群書,早已看破紅塵,對那虛僞的中國價值觀嗤之以鼻。我們漢人當然應該仰仗日本這等強國,而不是受制于那些草菅人命的國民黨匪徒……
縱橫捭阖數十載,劉雨田在漢奸這條道路上,可謂是窮其所能、盡其所嚣。但随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他這個狂妄自大的漢奸也終于到了命運的終點。
投降之初,劉雨田仍抱有一線曙光。他認為憑借自己這些年來為日軍效命的曆史功勳,定能獲得優厚的保護和安排。然而日本人早已将他這個廢舊棋子抛之腦後,絲毫不願多費一分一毫照拂他的虛榮。
無計可施之下,劉雨田隻得僞裝身份,化名"何文泉",背負沉重的家财躲藏起來。他輾轉于東北各地,時而藏身工廠,時而混入流浪漢之中。但無論如何掩飾,都難掩其貴公子出身的搖曳生姿。很快,他便遭到當地人的懷疑和查探。
1951年9月,81歲高齡的劉雨田最終被東北人民解放軍緝拿歸案,終為其罪行付出最終代價。獄中,他曾幾度對獄友誇耀自己的榮華富貴,竭力維護那可笑的虛榮心理。臨刑前,劉雨田仍對獄友們吹噓說,這一生我已享有無上的權勢名利,實在是再無遺憾可言了。
9月10日清晨,滿頭白發的劉雨田被押赴行刑場。面對槍口,這個曾幾度被日本天皇所垂青的漢奸,終于不得不為自己的罪行買單。子彈擊中他那已蒼老佝偻的身軀,一個漢奸的一生就此謝幕,但其罪行罄竹難書,遺臭萬年矣。
劉雨田之是以能在漢奸這條路走得如此之遠,實在是其家世背景和個人品行造就的結果。
出身于士大夫世家,劉雨田自小就受到封建糟粕思想的熏陶,自視甚高。加之科場屢屢碰壁,更使他對傳統價值觀完全失去信心,轉而淪落為日後那個賣身投靠的無恥之徒。
如果說甲午戰争開啟了劉雨田叛國的大門,那麼日俄戰争則徹底将他變為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反華分子。在那場戰役中,他為日軍提供大量軍事情報,給中國軍民造成了慘重傷亡。這已經是他的第一樁滔天大罪了。
可是劉雨田并未就此止步,反而越滾越遠。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不僅繼續為日軍效力,更主動要求加入日本國籍,成為叛徒中的叛徒。在華北、東北一帶,他指揮日軍大肆焚燒擄掠,屠殺無辜,手足親睦無微不至。
更令人發指的是,劉雨田不遠千裡,親自為日軍購買了兩架戰機,用于空襲炸彈中國城市,緻使數以萬計同胞傷亡慘重。這等罪大惡極的所為,實在是刻骨銘心,觸目驚心。
劉雨田之是以能做到如此地步,與其性格使然也是分不開的。一方面,他極度自負,将自己看作是沐浴皇恩的顯貴;另一方面,他又對權力存在着瘋狂的迷戀,不惜一切代價去巴結奉承強權。
正是這樣的一個人,才會不顧祖國人民的死活存亡,對日本竭盡全力效勞。在他的理念中,中國人确實就應該附庸于日本這等強國,階下囚才是天經地義。難怪臨刑前,劉雨田仍在吹噓自己曾享有無上榮華富貴。
劉雨田的一生,堪稱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他的下場正展現出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人都不應自視過高,更不應将私欲淩駕于民族國家之上,否則必将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