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前言

高速發展的社會,生活福利條件變好,各地區GDP穩步上升,國家經濟欣欣向榮,對外出口貿易訂單越來越多,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然而在社會的大背景下,老百姓的錢包卻是越來越扁,出門旅遊連買個小周邊都得再三考慮。

消費降級是現在社會不可改變的一個現實,人們花錢已經沒有之前那樣大手筆,工資攢下來也不敢說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明明一切都在變好啊,老百姓的錢都哪去了?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隻因社會上存在的這兩大“毒瘤”,他們無時無刻都在人們身邊環繞,像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壓的人們喘不過來氣,兩大“毒瘤”不便消除人們的口袋一直将扁扁,究竟這兩大“毒瘤”是什麼?有什麼消除他們的方法嗎?

電商

“三二一上連結,全網最低價僅限今天,”“9塊9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現在人們日常消遣,刷短視訊的時候經常會刷到各式各樣的直播,上述三條話語自然不會陌生,這個基本上是每個直播間的慣用套路。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躺在家裡的床上,動動手指輸上支付密碼,心儀的東西就這樣下了單,隔不了幾天就會出現在自己小區的菜鳥驿站當中。

随着電商平台的爆火,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在網上購物,多平台比價,選取一個價格最合适的來購買,一批又一批的電商主播橫空出世,甚至有一些知名明星發現電商的暴利也紛紛轉去直播。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不少有着知名度的人都紛紛出來直播,像賈乃亮,以及在4年禁賽當中的孫楊,這些直播帶貨的主播,據說最終的成交額都在成百上千萬,一些頭号主像李佳琦以及因稅務問題被封殺的薇娅,他們的一場直播成交額可能在上億。

電商确實給老百姓帶來了便利,但同樣帶來的也是揮之不去的問題,比如說想買一個護手霜,在這個直播間看看,在那個直播間看看,去各種購物平台看看,最終標明了一個又好看又實用,價格又合适的,結果發快遞到手來發現是個劣質産品。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容量又小,氣味又難聞,糟糕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心裡難受,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商家的誇大其詞,明明自己的産品沒有這些功效,卻偏偏寫上明明沒有這麼大容量,還非得編造,弄虛作假的現象層出不窮。

最近三隻羊的小楊哥因為一些問題在熱搜榜上居高不下,有消費者發現他在小楊哥直播間購買的五糧液,是假貨。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再一看這個五糧液的商家剛成立了十幾天,小楊哥算是大的主播了,在選品的時候沒有仔細的斟酌下嗎?

即使買到劣質産品,但一次又一次的促銷活動讓人無法經得起誘惑,雙十一買一送一,雙12又買一送一,3折,5折無不在刺激的消費者,大家都去網上買了,實體店就幹不下去了,大馬路上全都是旺鋪轉租,是以說電商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弊端。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看起來自己一次下單就買了9塊9的東西,但10次9塊9就是100,積少成多,數量也是相當龐大的,錢包扁扁正是因為在自己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就花錢如流水。

不過2024年6月18日,勞工日報曾發表過,“全網最低價”誤導消費者已經行不通了,電商就是其中一個大的“毒瘤”,那麼另一個“毒瘤”是什麼呢?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房子貸款

電商問題,如果說日常生活中能克制一下,這些錢還有可能能攢下,但第二個“毒瘤”是不得不花出去的,那就是買房子的錢,現在社會努力工作的人們似乎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一定要攢錢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不去比較上海,深圳這樣大的城市,就拿南京,青島這樣一線城市來說,基本上市區的房子都在2萬左右,一套百米的房子兩三百萬,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動辄也上百萬。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現在找工作又不好找,年輕人月薪三五千是比較平均的,這樣算一下,兩三百萬得攢多久啊?

一套房子的首付基本上就能掏幹一個家庭的全部心血,緊接着就是每個月不停的還貸款,不僅有房子的貸款,還有借銀行錢的利息,工資拿到手還沒多少錢都花了出去,雖然說現在房子市場行情不好,但房子也沒便宜到哪去。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再加上之前炒房子的火熱,手裡有點小錢的人就瘋狂買房子,一套接一套的買,等着房價高了再高價賣出去賺取差價,這群人也把房價給帶了起來,不過現在房價又跌了,他們也把房子砸在了手裡。

年輕人身上背負着房價,那麼他們隻能通過努力工作,去多賺錢,之前的工作模式早九晚五,一周上5天雙休,而現在大多成了早九晚九,一周上6天,工資也沒多多少,反而把自己身體給累垮了。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長期的房貸成為一種負擔,過多的金錢流向房地産領域,因為買房子人們被困在同一個城市,開發商為了不斷的建房子就去買地皮,然而有的開發商房子建着建着資金鍊就斷了,導緻房子爛尾,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已經有200多萬套爛尾樓。

這批房子如果還沒有賣給消費者,損失的可能是開發商,但如果房子建造初期,開發商就打着各種名頭把房子給賣出去了,那消費者說理都沒地方說。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不過現在政府已經出手管理這類事件,比如說一個人最多買幾套房子,以及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增加土地供應等等,盡量不讓房貸壓着每一個人。

是以說社會上這兩大毒瘤一個是房地産另一個是電商,兩個領域都影響着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果房子的價格還能跟之前一樣十幾萬就能買一套。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人們的手裡是不是會闊綽很多?如果說沒有電商這樣“9塊9” 的東西,是不是也能無形之中攢下一大筆錢?捂好自己的口袋,賺錢不易,花錢易啊。

兩大“毒瘤”不除,老百姓如何敢消費?原來老百姓的錢都被吸走了

主要信源

中國青年網——2024-02-04《下跌還是回暖?跨入2024年的中國房地産有啥新動态》

勞工日報——2024-06-18《以“全網最低價”誤導消費者行不通了》

繼續閱讀